很長一段時間,讓貓咪洗澡簡直比登天還難,經常是:幫洗澡的那個怒氣沖天、被洗澡的那個鬼哭狼嚎。某天,貓咪依舊是不願意洗澡,滿屋子亂跑,被爸爸一把抓住給提溜進了浴室。
在浴室裡,她趴我懷裡:“媽媽,我好難過呀!”
“你為什麼會難過呢?”
“因為我不想洗澡。”
“你為什麼不想洗澡?”
“我就是不想洗澡!”
眼看要進入無解的死迴圈,忽然想起不久前看過的科恩寫的《遊戲力》這本書,趕緊現學現賣:
“可是,你不洗澡,沐浴露都生氣了。”我邊說邊拿起她的沐浴露,然後假裝是沐浴露在講話:“哼,小朋友,你不洗澡,身上臭烘烘的,都燻到我了,我生氣了!”
貓咪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轉移了:“媽媽,給我,給我,我也要玩。”
趁她把玩沐浴露的時候,我繼續用手點了一下她的鼻子:“哎呀,你的鼻子也生氣啦,她說我要洗澡,我想幹乾淨淨的。”
又抓了一下她的頭髮:“哎呀,你的頭髮也生氣了,她說快給我洗澡,我不要臭臭的。”
貓咪被逗得咯咯笑:“媽媽,快給我洗澡吧!”
“不想洗澡”這個老大難竟然就這樣被一個小遊戲輕鬆愉快地解決了。
說起遊戲,我們大部分人腦中浮起的可能是:瘋跑、打鬧、過家家、搭積木……可是《遊戲力》中是這樣說的:
“遊戲力”的方式並不只限於傳統的遊戲時間。實際上,它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遊戲力”源於遊戲,但其內涵要比遊戲更為豐富:從枕頭大戰,到一起逛商場;從安慰哭泣的孩子,到一起修理腳踏車;從討論規則,到準備上學;從運動受傷時幫他克服沮喪,到在床前聆聽孩子講述他的恐懼和夢想,都可以進行“遊戲力”。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用他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他的心聲,我們讚賞他的努力,我們相信他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