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珂)
德國著名漢學家羅梅君(梅希特希爾德·洛伊特納)近日接受《參考訊息》記者專訪時表示,西方智庫和媒體等力量在背後推動汙名化中國形象。中國應該仔細研究西方輿論的特點,用更巧妙的方式將真實的中國介紹給外國受眾。
羅梅君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漢學家,現任柏林自由大學孔子學院德方院長。2020年11月18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就所謂中國人權問題舉行聽證會,一些境外反華勢力代表和所謂的專家在會上汙衊中國,羅梅君在聽證會上用具體的資料和事實駁斥了不實觀點。
蓄意“塑造”中國新形象
羅梅君認為,過去幾年裡,德國輿論中的中國形象有所惡化,這與中國在美國輿論中的形象密切相關,兩者的依存關係在過去幾年中變得更加明顯。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對德國有一定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媒體上有關中國的觀點在過去幾年中有些變化,原因之一是美國公司透過投資獲得了影響德國媒體的力量。例如德國的一些主流媒體,如《圖片報》和《世界報》,屬於德國出版業巨頭阿克塞爾·施普林格集團,該集團由紐約上市投資公司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持有47.6%的股份。
羅梅君還發現,相比5年前甚至10年前,現在一個顯著的趨勢是,中國在德國主流媒體上的形象更加統一。幾乎每篇報紙都在談論中國,無論關於中國的新聞是什麼,這些媒體總會將其與一些主要問題聯絡起來,包括新冠疫情及其溯源,以及有關新疆、西藏、臺灣、南海和香港等話題。
新疆是當前西方媒體上最熱門的涉華議題之一。羅梅君說,從2016年開始,西方媒體逐漸將其作為一個新目標。最初只是幾個智庫在推動,而在美國工作的德國人鄭國恩(阿德里安·岑茨)是建立這種中國形象的始作俑者。鄭國恩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資助,對新疆做一些所謂的“研究”。
“這些人從不同的角度‘塑造’中國的新形象,首先從新疆開始,當然還有南海,之後又是香港和新冠疫情。他們都把這些問題糅到了一起。”羅梅君說。
在歐洲煽動“中國威脅論”
羅梅君認為,一些歐洲智庫為汙名化中國形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同媒體為此很可能有一些協調的行動。
羅梅君給記者介紹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是2020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兩位中國問題學者在牛津大學《中國國際政治期刊》上發表的,以兩家德國智庫墨卡託中國研究所和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為例,分析了它們如何汙名化中國在歐洲的正常經濟活動,抹黑“一帶一路”倡議,塑造“中國威脅論”。
這篇論文認為,這兩家智庫汙名化中國的手段主要有三方面:降低或否認中國在歐機構分散決策的事實,認為它們都受中國政府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將中國投資政治化;聲稱中國的介入破壞了歐盟成員國間的團結和統一;將中國行為者及其“推動者”異化為敵對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秩序代理人。這三點將中國在歐洲的存在徹底政治化,從而將中國塑造成一種現實的威脅,並呼籲歐盟採取措施予以應對。
論文寫道,雖然智庫沒有決策權,但它們形成觀點,傳播觀點,並以此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這些智庫將有關中國的分析文章分發給一些政治人物,包括歐洲議會的所有議員,從而影響他們的看法。論文發現,對於中歐關係,這些智庫和政治人物的觀點越來越趨同。
“這種論調符合美國的總體遏制戰略。有些政治人物認為,他們可以用這些觀點來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向西方資本更加開放。也可能,他們中的一些人希望利用這些輿論顛覆中國的政權。”羅梅君說。
羅梅君認為,這種有關中國的論調,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這些智庫本身帶有觀點,它們在訪問一些人時也故意帶著觀點去問,因此並不一定反映德國人的真實看法。她也聽不少人說過,對中國戰勝貧困和發展成就印象非常深刻。
“看看中國一方面在做什麼,再看看中國的外部輿論形象,我們會發現有很大的落差。20年前,西方和德國媒體主要批評中國的政治體制,但經濟形勢和國家發展的形象卻是正面的。但現在它們把政治和經濟混在一起批評了。”她說。
外宣應考慮文化差異
羅梅君認為,向外界宣介自己是每個人和每個國家都應該做的事情。而如今國際媒體上所展現的中國,完全不能體現中國的真實情況,因此對外傳播和公共關係對中國尤其重要。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受眾的語境,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我想指出文化傳播的一個普遍問題。這也涉及德國對中國立場和觀點的傳達,以及相反的中國對德國立場和觀點的傳達。”羅梅君說,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地溝通兩種不同的文化和語境。
“你可以只說自己想說的,這樣的風險是受眾不會明白是什麼意思。或者我們在傳播之前思考,我怎樣才能引起另一個國家、另一種文化的注意,我如何彌合文化/社會之間的這些差異。”羅梅君說。
為此,羅梅君認為有必要了解不同的文化、社會、政治以及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在這方面,來自傳播物件國家的專家,也就是外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可以扮演“橋樑建設者”,傳達有關對方國家的知識和對雙方的瞭解,這其實是一種文化翻譯工作。但這跟做語言翻譯一樣,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譯,而是要考慮到文化、政治和歷史語境。
“每個國家都應該開展自己的公共關係工作。中國有很多值得向外界講述的故事,尤其是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但我們必須將其轉移到其他文化和政治背景中。”羅梅君說。
羅梅君還認為,對外宣介應該更加客觀。一件事情可能有七分是好的,三分是有問題的。如果說成完全是好的,外國受眾不會相信。而且還應該用比較客觀平實的語言,不帶偏見地提供資訊,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困難的情況下,應該讓外界獲得更多關於中國發展的資訊,讓外國公眾能夠對中國有一個差異化的、基於事實的瞭解。
“我們漢學家的力量太弱小。中國要嘗試如何巧妙向外國媒體展示自己,提供真實的資訊,介紹中國正在做的事情。我認為在這方面中國可以做得更好。”羅梅君說。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