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久失修的小平房,到蘇式筒子樓,到高層塔樓,再到裝配式板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住宅建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人不僅人均居住面積越來越大,居住品質也得到了根本改善。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讓更多的人實現了安居夢。
(1)上世紀50年代學蘇聯蓋筒子樓
新中國剛成立時,北京城市住宅不足,七八口人擠住一間房屋的現象隨處可見。甚至有人住在蓆棚、走廊和破舊的三輪車裡。城區很多居民住宅還是修建於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的四合院和大雜院,因年久失修已陳舊不堪,漏雨嚴重。
北京市把解決群眾的住房問題列入了主要工作之一,政府出資搶建了一批平房住宅,並學習蘇聯模式設計建造筒子樓。
曾被譽為“首都第一住宅區”的百萬莊住宅區動工於1953年,是由我國著名設計大師張開濟先生主持設計的國家第一批公務員宿舍。
北京日報 (以下稱本報)1953年8月23日2版《西郊百萬莊住宅區工程開工》一文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在西郊百萬莊一大片荒地上,一項規模巨大的新型住宅區建築工程開工了。這座工程是給中央重工業部等5個單位建造的3層宿舍樓,能容納6000多人居住。
設計人員們借鑑了蘇聯的先進經驗,只用了一個多月的工夫就完成了設計。
當時蓋樓,條件艱苦。工程的主要材料有20多萬噸。為了將這些材料及時運到現場,大批馬車、卡車日夜不斷地駛入工地。
1955至1956年,百萬莊住宅區的第一代居民入住。他們被從全國各地抽調到北京,操著天南海北的口音,組成了新中國重工業發展的骨幹力量。
1959年的百萬莊住宅區。李士民/攝
據本報1957年7月24日6版《全市房屋建築面積》報道,新中國成立以後,本市建設了百萬莊、三里河、幸福村、和平里等成片的住宅區。城區新建各種房屋的建築面積總和,超過了解放前舊有房屋面積的總數。1956年全市房屋建築面積已經比1948年增加了90%(包括郊區)。
1957年7月24日,《北京日報》6版
(2)上世紀70年代 抓緊興建多層大板樓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北京市的建築技術有了較大發展,多層住宅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建築形式。一些初級的工業化住宅開始研發建設。
1976年,團結湖住宅區開建。一期工程共有住宅樓60棟,可住4900戶人。住宅樓基本上都是用大板裝配的。這種新的施工方法打破了之前一直以來“一塊磚加一勺灰”的笨重手工操作辦法,用機械吊裝預製樓板等構件,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1978年12月22日,《北京日報》1版
雖然建築公司加緊建設,但仍遠遠滿足不了當時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建築公司很快就開始了團結湖住宅區二期工程的施工。(1978年12月22日《北京日報》1版,《團結湖住宅區第一批居民樓交付使用》)
1980年,建設中的團結湖住宅區。胡敦志/攝
當時還算是北京東南郊的勁松住宅區以及北邊的左家莊住宅區裡也是差不多的場景,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北京市在安排基本建設計劃時,把住宅建設放在優先地位。1979年全市建成住宅280多萬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64%。
(3)上世紀80年代 首個現代化住宅區開建
雖然北京為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投入了巨大財力、物力,但是,迅速增加的人口還在給住房難問題加碼。
1979年,北京的住房困難戶有40萬。靜謐的四合院變得擁擠而嘈雜,幽深的衚衕更加狹小,各色自建小房也見縫插針地蓋起來。
據本報1982年2月5日1版《本市三十多處住宅區正加緊建設》報道,本市加大住房建設力度,城近郊區已經或正在形成的住宅區達30餘處,已有5萬多戶、18萬市民入住。與此同時,還有幾百萬平方米住宅正在興建中。
市委、市政府還下定決心走綜合開發建設的路子。方莊成為北京住宅建設改革的“試驗田”。方莊住宅區建設不用國家掏一分錢,由建設公司和銀行聯合開發。開發售樓,回收資金,再投入開發,用這樣“滾雪球”式的建設方式,解決資金問題。
當時的方莊,除了一塊塊菜地,便是一排排低矮的住房。開發建設方莊的方案寫明:要把方莊建成北京規模最大、現代化設施標準最高的城市住宅區。(1988年11月12日《北京日報》3版,《萬戶千門入畫圖》)
1986年9月15日,方莊住宅區奠基開工。方莊的建築打破傳統的行列式、周邊式,樓房高低錯落,配套設施齊全。廚房、廁所面積比當時住宅標準大一些,電話進樓,基本可適應上世紀末小康家庭生活的需要。到2000年時,方莊住宅面積達225萬平方米、居民近10萬人,一度成為北京最大住宅區。
1987年10月1日,《北京日報》1版
根據本報1987年10月1日1版《改革近九年北京城市建設成就顯著建房總面積相當於三個舊北京》報道,和方莊同時建設的還有五路居、塔院等住宅小區。9年裡,本市共建成住宅近4000萬平方米,已先後建成10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50餘個。
1990年,建設中的方莊小區。葉用才/攝
總的來說,以方莊為代表的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小區,住宅樓整體“長個兒”,高層住宅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住宅標準和設計水平進一步提高,居住功能、室內外環境設計更受關注,人們住得更舒服了。
(4)上世紀90年代 超大型住宅區出現
1998年,房改大幕拉開。次年,回龍觀、天通苑等19個地區獲批建設本市首批經濟適用房。一棟棟樓房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據本報1999年9月21日9版《本市一批經濟適用房成為銷售熱點》報道,經濟適用住房是深化房改的重要內容,是停止實物分房以後,建立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的主要層面。
各處經適房一開盤便成了房地產市場的熱點。天通苑無疑是其中的一處明星樓盤。報紙上記錄,“天通苑創造了種種銷售奇蹟:一期1500套短期之內全部售完;二期開盤時,又出現了排隊、拿號的場面。”
歐式風格的天通苑經濟適用房。拍攝於2007年。孫戉/攝
以天通苑為代表的經適房為何這麼受歡迎?首先源於低廉的價格。當時,市政府採取許多優惠措施,把經濟適用房價格一般限定在4000元以下。例如,天通苑每平方米售價2650元,這個價格讓中低收入家庭夠得著。另外,經適房也拿出了高質量:回龍觀有當時全國最大的小區大型綠地;天通苑則建起了氣派的歐式花園;望京A4區被建設部評為優秀住宅小區;北潞苑坐上了全國第一個生態小區的交椅。
天通苑歐式風格的下沉式廣場。攝於1999年。
一位已入住天通苑的居民告訴記者:他和愛人都是教師,一直租房,每個月一兩千塊錢租金。孩子大了,他們一直想買房。但距離合適的商品房太貴,根本買不起。來天通苑一看,歐式大花園,交通也方便,全家人喜歡得不得了。算了算,價格也承受得起。於是買了80多平方米的一套兩居室,總價20多萬元,公積金貸款,首付不到3萬元,每月還2000元左右,比租房強多了。(2000年1月18日《北京日報》12版,《天通苑為什麼賣得火》
第一批經適房推出後一年,市政府又批准第二批5片經濟適用住房啟動。
不過,作為城市化程序中形成的大型居住社群,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人口集中,交通擁堵、職住失衡等問題逐漸顯現。破解大型社群治理難題,市委市政府將“迴天”地區作為樣本,2018年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投資200億元,補齊公共服務短板。
在大規模建設經濟適用房的同時,北京還在進行另一項重要工作——危改。
菊兒衚衕,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鑼鼓巷,全長438米。上世紀80年代末,衚衕裡低矮的民宅破舊不堪,雨天水入宅,熱天似蒸籠。居民提筆給市政府寫了一封信,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這條衚衕被列入北京首批危舊房改建規劃。經前後三期工程,菊兒衚衕環境大為改善,人均住房面積從5.3平方米增加到了10多平方米,同時還兼顧了舊城風貌保護。
2004年,危改工程後的菊兒衚衕兼顧舊城風貌保護。
由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主持設計的菊兒衚衕古典式四合院改造工程,獲得亞洲建築師協會優秀建築設計金牌獎。1992年聯合國授予菊兒衚衕危舊房改造工程“世界人居獎”。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0年到1999年,全市共注資400億元,改造危舊房430萬平方米,動遷居民近20萬戶。2000年以後,北京也未停止危改的步伐。金魚池社群、德外社群的危房改造同樣堪稱典範。
與此同時,在京郊大地上,農民住宅也發生著巨大變化。據本報1994年3月15日1版《京郊農民住宅向小康型邁進》報道,京郊農民在經歷了“紅磚包角、方磚到頂”的“瓦房時代”後,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向小康型的單體小樓和城鎮式多層住宅樓發展。到1993年底,京郊農民樓房住宅面積已達237萬平方米,3萬戶農民住進樓房。伴隨著新村鎮規劃、建設的程序,昌平踩河村和馬池口村、平谷嶽各莊村、懷柔一渡河村、大興留民營村、房山韓村河村和竇店村等近百個村成了“樓房村”。
隨著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韓村河村民住居條件不斷改善,別墅式住宅樓分批興建。圖片拍攝於1993年。
(5)新世紀保障性住房走在全國前列
進入新世紀,北京大力發展保障房。
2001年11月15日晚,本市廉租住房首次搖號配租活動進行,電視臺現場直播。
孫寶信一家一直擠在一間10.7平方米的平房小屋裡。六年級的女兒連床都沒有,只能睡沙發。靠低保生活的他實在沒能力換房。直到參加了這次廉租房搖號,全家改善住房條件的夢終於可以實現了。當晚,包括孫寶信家在內的98個家庭幸運地被搖中,成為本市第一批廉租房住戶。《北京市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的出臺,無疑給了社會最低收入家庭極大的鼓舞。(2001年11月16日《北京日報》9版,《首批廉租房住戶搖出》)
此後,北京又推出了常營廉租房及經濟適用房、亦莊拆遷安置房、宋家莊保障房等眾多公租房、兩限房、定向安置房等保障房專案。
北京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率先推行標準設計,推廣應用綠色節能環保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產業化、工業化建造水平進一步提升,走在了全國前列。
2009年,北京市還啟動了棚戶區改造試點,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17.5萬戶。
2018年北京城鄉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經從1978年的6.7和9.2平方米增長到了33和46平方米,提高了約4倍。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磚一瓦,為百姓築起遮風擋雨的房子,托起了人們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侯莎莎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