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18三城路是平度通往萊州的主幹道,南北貫穿分局整個徵管區域--店子和大澤山鎮,是之前我們上下班、下鄉的必經之路。原本不寬且擁擠的公路,2013年3月份封閉施工,從此,我們上下班不得不改經一條曲折且略帶神奇色彩的路。
雙廟水庫
雙廟水庫大約有0.9平方公里水面積,根本算不得什麼風景名勝,但大家卻喜歡這個地方。或許因為水質還好的緣故,春末可見漁民們收穫著一船一船的花鰱、鯉魚,活蹦亂跳很是喜人。漁民們笑容滿面,鯉魚6元、花鰱8元明碼標價,大小魚販不用討價還價只管忙著挑選中意的魚。進入夏季,倒也吸引了不少游泳愛好者、垂釣者,倒也熱鬧一番。
從平度縣城往北到雙廟水庫,不到6公里的路程,因為通向茶山4A景區,這段路儘管不寬,卻也平坦,空氣也好。或許剛出發的緣故吧,大家精神頭還足,有說有笑,談論著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新聞”。
小河口
小河口,有的又叫小花口、小豁口,不過從這裡經過既沒有什麼河更沒有什麼花可供欣賞,單從地形上看稱其為“小豁口”倒更貼切。說是“小豁口”就是硬生生把兩道山樑劈開一個約六、七米寬的口子,路就這樣七歪八拐地從兩道山樑的豁口穿過。
繞過雙廟水庫,就進入小河口路段,車內說笑聲也嘎然而止。這段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車子走起來,就像坐船,一起一伏,夠不著地。一不小心,你會聽到地面刮擦車底板“嚓嚓”的聲音。顛簸不說,到了小河口近前,一個大上坡,一個大下坡,緊接著一個“S”形急轉彎,又一個大上坡,又一個大下坡。大家坐在車上,屏住呼吸,不由得你不心生緊張,生怕冷不丁從對面竄出一輛車或者一個人什麼的。
棘子嶂
過了小河口,班車在村村通的小水泥路上行駛約五分鐘,進入一個叫棘子嶂的村莊。清乾隆年間,一縣官路過此地被棘子扯破官衣,為除棘嶂,年年徵收棘子,遂將村名改為棘子嶂。棘子嶂三面環山,抗戰時期曾是大青楊戰鬥的前沿陣地。當時棘子嶂村駐有八路軍一個連的兵力,1938年10月16日凌晨,日軍秋山旅團發現棘子嶂村有八路軍在操練,隨即炮轟該村,八路軍迅速應戰,拉開了大青楊戰鬥的序幕。大青楊戰鬥,八路軍殲滅日偽軍230餘人,是抗戰初期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
班車轉了個九十度的彎兒進入了一條“弓”字形衚衕,衚衕很窄,也就是略大於一輛車的寬度吧,對面過來任何車輛都是絕無可能透過的。房子建在斜坡上,上家的房基會比下家的房基高出三十釐米的樣子,形成梯形路面,車子經過,地面刮擦車底護板亦不可避免。小衚衕、梯形路、外加五個九十度的大轉彎,絕對是對駕駛員技術和心理的考驗。班車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駛出村莊,往山坡上爬行。這時,我們也有幸近距離地觀看到風力發電機,七十多米高的圓柱塔架和三個四十米長的葉片組成的龐然大物矗立在眼前,坐在車上也能聽得到風力發電機“嗡嗡”的響聲。
店子橋
下坡路上,班車一路飛奔來到店子橋。早先的店子橋是一座雙孔石砌公路橋,長約50米,位於正在整修的S218省道店子鎮駐地南側,是從南向北進入店子的交通要道。原本一座橋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設計者們就是有創意,橋頭兩側建了五米多高的立柱,兩條“龍”形狀的弧形結構橫跨立柱,偏偏中間又嵌上一個很顯眼的大的圓的“DZ”拼音縮寫標識,路過的人常喜歡猜測它的含義。
如今原橋已拆除,為方便施工作業,施工單位在旁邊用土墊了一條輔路,算是臨時通道。過往車輛就在這坑窪不平的輔路上一輛挨一輛慢慢地爬過去。5月中一場大雨,輔路一側已積了不少水,原本坑坑窪窪的輔路更加泥濘難行,泥漿沒到了輪轂,大車還好些,小型車輛車身輕動力不足,走起來時不時打滑、側滑,眼看著一輛轎車向路邊滑過去,差點就滑下去。我們的司機鄭師傅已有二十多年的駕齡,技術可謂嫻熟,即便這樣要透過這短短的50米路段,他都是滿臉嚴肅,小心駕駛,我們坐在車上也都替他捏了把汗。
粗略算了一下,這一路上溝溝坎坎的七大八小三十三個彎兒。分局長孫巖經常告誡我們: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做好納稅服務,能夠電話解決的問題不要叫納稅人上門辦理,能一次辦完的事決不讓納稅人跑第二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