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軍入朝參加長津湖戰役簡況
20軍在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率領的9兵團編成內,奉命從集安緊急入朝,在長津湖地區參加東線作戰。20軍下轄4個師5萬餘人,和美軍的王牌陸戰1師進行了硬碰硬的殊死較量。
陸戰1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建軍已達百年。太平洋戰爭期間奪瓜島(瓜達卡納爾島,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島嶼,美日曾在此進行了7個多月的血戰,為太平洋戰場重要分水嶺)、戰沖繩,被譽為“美利堅之劍”“常勝師”,兵力達2.5萬人,大口徑火炮54門,30噸以上的坦克70輛,還有1個航空兵編隊。該師師長史密斯,外號“史密斯博士”,意思是足智多謀,非常有作戰經驗,像個“老狐狸”。
反觀我們20軍,武器裝備比較落後,大多繳自敵人,種類繁多,口徑不一,特別是缺乏防空和反坦克武器,通訊器材更為匱乏,一個軍僅有幾部電臺,運輸基本是靠人扛馬拉騾馱。相比於武器裝備、後勤保障上的差距更是觸目驚心。美軍單兵有鴨絨睡袋,班排配有帶火爐的野戰帳篷,零下30多度依然可以吃上火雞、巧克力,喝上熱咖啡,睡上熱乎覺。長津湖屬高寒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在零下30度左右,最冷的時候零下40多度,從雪寒嶺、荒山嶺、黃草嶺、死鷹嶺這些地名,就可以看出當地自然環境的惡劣程度。據朝鮮老百姓講,雪寒嶺終年積雪,荒山嶺荒無人煙,黃草嶺上夏天剛剛萌芽的青草轉眼間就會枯黃,死鷹嶺是老鷹也飛不過去的絕地,飛到一半就凍僵了,拖著翅膀往下掉,一隻只摔死在山嶺上。
由於20軍是緊急入朝,打亂了補給計劃,部隊穿的還是華東軍區規格的夾衣、大簷帽。晚上行軍,白天隱蔽,戰士們形象地稱為“趕兩頭黑”。因為當時的美國空軍很強大,他們在朝鮮上空橫行霸道。白天休息時,部隊無法生火取暖做飯,只能吃凍土豆、喝雪水。戰士們風趣地講,過去是“小米加步槍”打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現在連“小米”也沒有了,只剩下“步槍”,卻要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王牌部隊展開搏鬥。儘管敵我裝備如此懸殊,20軍的老前輩們仍然憑藉“寧肯向前一步死,不肯後退半步生”的英雄氣概,在長津湖周邊的柳潭裡、下碣隅裡、社倉裡等地與敵激戰13天,最後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共斃傷敵人6000多人,俘虜敵人600多名,繳獲火炮136門、坦克汽車159輛,戰果輝煌。
當然,由於武器裝備等差距太大,20軍雖然包圍了陸戰第1師,卻沒能完全殲滅,敵人用坦克組成環形防禦圈,志願軍根本無法靠近,難以形成有效殺傷。另外,美軍後勤保障能力很強,可以直接在陣地中修建野戰機場,空運傷員和物資彈藥。20軍雖然在地面上完成包圍,但敵人在空中還是可以來去自如。古土裡以北6公里處有座水門橋,處在美軍南逃的必經之路,60師前前後後炸燬了3次,但每次美軍都能快速修好,甚至直接從日本空運來全鋼結構的車轍橋進行修復。即便如此,陸戰1師也基本被打殘了,阿爾蒙德授權史密斯“可以炸燬一切影響撤退的裝備”,最後丟棄了所有重灌備,每天動用300多架次飛機,從咸興乘軍艦狼狽逃竄回釜山和日本,整個朝鮮戰爭再也沒有在前線露過面,麥克阿瑟的“聖誕攻勢”也被徹底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