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曾有位烈士遺孤住在粟裕大將的家裡。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位烈士遺孤軍校畢業,到粟裕家探望粟裕大將,粟裕大將問了他一個問題:“為什麼到現在我們的軍隊還叫‘解放軍’而不叫‘國防軍’?”
這個問題想必大多數人一時都無從回答。我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突出工農革命的宗旨。
國共合作抗戰後,1937年8月22日,我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11日,又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粟裕大將
同一時期,八省十五個游擊區的紅軍、游擊隊,按國共合作的協議,改稱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我軍正式加入國民政府抗日部隊的序列。
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8月20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央軍委的高階幹部會議上提出:“正規軍、游擊隊合起來叫解放軍,或加之為國民革命軍解放軍。”這是我軍第一次在檔案中,有了“解放軍”的名稱。
當時我軍改稱謂的意向應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光復日佔區,二是強化我軍的獨立性。為了繼續維持和國民黨的合作關係,當時使用解放軍的稱謂,前面都會加上地域名稱的限定。
重慶談判期間,我黨為表示和平的誠意,對我軍沒有再使用解放軍的名稱。直到1946年6月內戰爆發後,解放軍的稱謂才再度出現。其間“解放日報”、新華社和毛主席的文章,都開始使用解放軍的名稱。
粟裕將軍
1946年10月3日,解放軍的名稱,正式出現在“解放日報”發表的“為實現一月停戰協議及政協決議而鬥爭”的社論中。
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為我軍起草“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我軍全面改稱解放軍。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釋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我軍團以上的部隊,至此全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毫無疑問,這時期我軍叫解放軍,就是要解放國統區的民眾。粟裕問這個問題時,臺灣還在國民黨的統治下,那位烈士遺孤思考了一下回答說:因為臺灣還沒有解放。
這個回答讓粟裕感到很欣慰,他很高興這位烈士遺孤瞭解軍人的職責。軍人除了國防,還要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
1949年7月20日,粟裕受命成為解放臺灣的總指揮,可是準備工作還沒有完成,朝鮮戰爭的爆發,解放臺灣就被無限期延後,這成了粟裕大將的一大遺憾。
粟裕的大兒子粟戎生講,粟裕直到去世,房間裡仍然掛著臺灣省的地圖。解放軍登陸臺灣,是粟裕終生未了的心願,這就讓他對登陸作戰特別關注。
1970年,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粟裕,率我國軍事代表團結束對剛果訪問,回國途徑法國到諾曼底登陸遺址參觀。
正在諾曼底海灘上極目遠眺,和段蘇權少將、韓開合副武官交談的粟裕大將,突然叫來隨行的的法國導遊,提出了三個問題:
——諾曼底登陸建造的人工港為什麼能漂浮?
——人工港水泥墩的體積是多少?是不是都一樣大?
——人工港可以漂浮,又怎麼固定?
那位法國導遊直接被問懵,完全回答不上來。也難怪,絕大多數遊客不會問這些問題,那位法國導遊,又怎麼能想到會遇上一位對登陸作戰難以釋懷的中國大將。
粟裕途徑法國,對浪漫之都巴黎,度假勝地戛納,以及紅酒之鄉波爾多了無興趣,只對諾曼底情有獨鍾。
抱著登陸臺灣的情結,粟裕對諾曼底登陸作戰自然早有比較詳細的瞭解,向法國導遊提出的問題,不過是想在實地能得到一些更為細節的資訊。
見導遊無法回答,粟裕帶著隨行人員直接下到海灘,沿著海邊尋找當年人工港的痕跡。
在北京的時候,粟裕就曾提出要到法國參觀諾曼底遺址,真的到了諾曼底,像普通遊客一樣走馬觀花,怎麼能讓他滿意。
沿海邊走了兩三公里,粟裕找到了當年人工港遺留下來的一些殘破水泥墩,他馬上對水泥墩進行了測量、計算,實地印證資料上對人工港的記載,回首那場世界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反登陸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大海,以當時的德國軍隊的實力,憑藉英吉利海峽的天險,集中力量防守一點,盟軍登陸很難成功。
1942年8月,在斯大林的一再要求下,本來認為登陸必敗的丘吉爾,不得不以加拿大第二步兵師為主,在法國北部小城迪厄普,發起了一場六千人兵力的小規模登陸作戰。
這次試探性登陸作戰,本來就不準備投入重兵,選擇的登陸點也不適合大規模兵力展開。登陸部隊上岸即遭到德軍圍攻,鎩羽而回,不過也積累了一些登陸作戰的經驗。
諾曼底登陸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役,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欺騙德軍重兵遠離諾曼底,就成了戰役至關重要的一步。
大規模登陸開闢第二戰場,配合蘇聯對德國東西夾擊,要達到這樣的戰略目標,當時有兩個各具優勢的登陸點可以選擇。
法國西北部的加萊,有深水港可供登陸成功後,後續大部隊和海量軍用裝備、物資的運輸。到英國的直線距離最短,也有利於運輸。又接近巴黎和德國的重工業區,便於登陸部隊直插要害。
這些優勢德軍當然也知道,早就在加萊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並派駐重兵防守。如果強攻加萊,即使登陸成功,盟軍也會遭受慘重損失,後續的進攻能力會將大為削弱。
諾曼底搶灘登陸
而諾曼底離英國本土直線距離稍微遠一些,從英國港口到登陸點的距離卻比加萊還近。從潮汐情況看,海水落差也比較適合登陸,對登陸作戰的延續性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而且諾曼底有寬闊的登陸場,很適合超大規模的部隊展開。更關鍵的是,德軍在諾曼底防守薄弱,如果德軍在諾曼底維持現狀,盟軍登陸作戰的勝算就會相當大。
粟裕在向法國導遊提出三個問題前,還對隨行人員評論:“行軍作戰必須出其不意,用兵有時需違背常理。諾曼底所在的塞納灣,其實並不適合登陸作戰,因為這裡沒有可供應的港口,海面也極不平靜。因此,希特勒才會輕易上當,因為盟軍將在水文、港口條件更好的加萊港登陸。”
要讓德軍始終相信盟軍的主要登陸點選擇在加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諾曼底對登陸的有利條件,德軍不會視而不見。粟裕還評論說:
“但是兵不厭詐,雖然有種種不利的條件,但是塞納灣卻在盟軍空軍的作戰半徑之內,而且盟軍還具有絕對的海軍優勢,因此有利因素遠遠大於不利因素。
而且盟軍登陸當天,是6月6日,是當時能見度最好、潮水最大,最便於登陸艇停靠和清除障礙物的時間。
由於各地段漲潮時間不一,登陸時間也因而有異,即從西側的6點30分到東側的7點45分,相差1小時15分鐘,這是作戰計劃與實戰情況很可能匯出入的正常現象,需要指揮員隨機應變。”
諾曼底登陸把粟裕所說的兵不厭詐,發揮到了極致。諾曼底登陸成了史上最著名的大騙局之一。在中立國,英國人買下了所有的加萊地圖,盟軍之間的無線電通訊,也大密度指向加萊地區。
粟裕
英美的電影公司受盟軍之託,做了大量的登陸艇等道具,停在指向加萊的英國港口附近的河流裡。
一個旅的橡皮充氣坦克,被擺在曠野中,位置可以斷定將運往加萊。更逼真的是,一個佔地三平方英里、以假亂真的巨型油船塢,出現在多佛港的海灘上。
船塢的防波堤、防空炮、儲油罐等一應俱全。這個由英國著名設計師設計的“贗品”,不深入其中,一定會誤以為真。
英國在東南部偽造了一個五十個師,共一百萬兵力的集團軍群,由巴頓將軍指揮。而諾曼底的登陸的陸軍司令蒙哥馬利元帥,則由替身招搖在與諾曼底無關的地方。
代號“堅毅行動”的諜戰也同步展開。一名南斯拉夫的德國間諜,其實又是英國軍情五處的特工。
他曾十四次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去給德國人送盟軍登陸作戰的假情報,英國特工一般都用無線電傳送情報,只有這個代號“三輪車”雙面間諜,被軍情五處允許冒險當面送情報。
招募“三輪車”的雙面間諜“藝術家”,引起德國人懷疑,被從西班牙綁架到德國。他在嚴刑逼供下,堅守秘密,後因越獄被擊斃,為“堅毅行動”付出了生命。
諾曼底登陸這樣超大規模的作戰,不可能完全不露痕跡,盟軍只是要德國人以為,諾曼底登陸是佯攻,真正的登陸方向在加萊。
諾曼底登陸已經開始,盟軍的欺騙仍然沒有停止。丘吉爾、羅斯福、艾森豪威爾在登陸當天的講話中,都在暗示還有更大規模的登陸,搞得加萊的德軍繼續嚴陣以待,沒有迅速增援諾曼底。
欺騙成功,就要解決港口問題。盟軍最終有二百八十八萬人,17萬各類車輛,以及六十餘萬噸軍需物資,透過諾曼底投送到歐洲大陸戰場,沒有足夠吞吐量的港口,這一切將無法完成。
諾曼底搶灘登陸
1944年6月6日,盟軍出奇兵在諾曼底搶灘登陸成功,而德軍並沒有因此崩潰,抵抗仍然頑強,反攻也很猛烈。盟軍就是靠有人工港的支撐,才能讓後續部隊源源不斷開來,從登陸場向外挺進。粟裕也因此對人工港特別感興趣。
人工港當然不可能在戰火中修建,只能在英國做好模組,運到諾曼底快速組裝。人工港的主體是防波堤,由146個混凝土沉箱組成。
沉箱中空,裡面可以住士兵,用船從英國拖到登陸點。沉箱的尺寸有8種,大小根據沉沒點海水的深度而定,最大排水量6044噸,最小排水量為1672噸。防波堤圍成的港口大約五平方公里,能停泊七艘大型軍艦,小艇一千多艘,其他中小型艦船四百多艘。
粟裕問的人工港浮動,是指港口內直碼頭以及連線碼頭和岸上的舟橋。直碼頭的鋼製浮箱長61米,寬17米,高18米多,固定在打入海底的樁子上連線成碼頭,能夠隨海浪上下浮動,裡面還有船員的居住房和儲藏室、發電機。
更巧妙的是,浮動碼頭設有側斜式跳板,登陸艇艇首板放下,可以和跳板對接,士兵、車輛不沾水就直接上碼頭,沿舟橋抵達海灘。
從登陸的第一天,人工港就開始組裝,不到十天即開始使用。人工港使用投入前,登陸艇坐灘解除安裝要花10到12小時,用人工港只需要一個多小時。
車輛解除安裝速度達到三十八分鐘解除安裝七十八輛。使用人工港後,物資的解除安裝速度也從每天六百噸提高到一千五百噸,充沛的後勤補給,大大提高了盟軍的戰鬥力。
登陸半個月後,諾曼底遭遇罕見大風暴,一個人工港基本被毀,失去作用。另一個也被損壞,作用減小。
而人工港耗費了三萬多噸鋼材,以及大量的人力、財力,盟軍有人認為人工港的價值遠低於其成本,甚至說人工港在登陸戰役中的價值,只有百分之十五。
而專門負責人工港的英國將軍拉齊姆說:“在登陸作戰尚未決定勝負的情況下,正是‘桑樹’人工港挽救了敗局。”
諾曼底登陸的三軍統帥艾森豪威爾,也為人工港的作用表示了肯定,他說:“就算‘桑樹’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價值,那也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百分之十五。在盟軍登陸初期沒有大港口的情況下,人工港對於解決初期物資上陸,穩定軍心、鼓舞士氣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粟裕大將和這兩位肯定人工港的盟軍將領英雄所見略同。曾經粟裕麾下三野的部隊,在攻打金門的登陸作戰中,就因後續部隊被阻斷而遭受慘敗。
1949年10月25日,解放軍三野十兵團二十八軍,三個團九千餘人,對金門島發起登陸作戰。國民黨在金門的守軍大概有兩萬餘人,因被解放軍一路追打,守軍大多是剛補充的新兵,戰力遠不如奪島的解放軍。
解放軍本來準備投入六個團的兵力奪島,可是三個團登島,船隻就被國民黨海空軍摧毀,島上三個團的解放軍失去後援,國民黨守軍又在蔣介石的督促下,全力死戰,最終登島解放軍全軍覆沒,被俘五千多人,陣亡三千八百多人。
這一戰,直接指揮的三野十兵團首長嚴重輕敵,準備不充分就貿然發起登陸作戰,對登陸作戰和陸戰的區別,沒有足夠的認識。
粟裕對金門登陸戰提出過三不打原則:沒有一次能夠運轉6個團的船隻不打;敵軍有了增援不打;沒有6000名久經考驗的船工不打。
為了保證金門登陸戰的勝利,粟裕已安排在江浙、山東沿海招募有經驗的船工,並要求至少徵集五百艘船隻用於登陸作戰。
可以看出,粟裕雖然以前打的仗都是純粹的陸戰,但對登陸作戰後續跟進的關鍵作用,還有有較深刻的認知。
十兵團卻沒有拿登陸作戰當回事,解放軍一路高歌猛進,拿下有湯恩伯重兵防守的廈門島也輕而易去,根本就沒有把只有兩萬守軍的小小金門島放在眼裡。
負責攻島的二十八軍,軍長、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全都不在軍中,任務由副軍長肖鋒一人負責。
兵團司令葉飛給肖鋒下任務時,說得跟吃頓飯一樣簡單:“不會有什麼大仗打了,你們28軍掃個尾吧”
可是十兵團忘了廈門三面被大陸包圍,距陸地只有一兩公里,國民黨的重兵也無心死守,和解放軍一接觸馬上撤離,力求儲存有生力量。
而小金門離大陸有六公里,大金門離大陸將近十公里,這個距離差別,就讓金門奪島有了真正的登陸戰難度。
而且蔣介石為留下距大陸最近的反攻基地,下達了死守的命令,不把打金門當回事,十兵團已經犯了驕兵必敗的大忌。
粟裕的三不打沒有引起重視,十兵團不等粟裕的安排到位,僅徵集到三百艘船隻就下令奪島,計劃三百艘船先送三個團上島,再返回運送剩下的三個團,完全沒有考慮可能出現的變數。
更要命的是,三個團不是一個師,各自為戰不能統一指揮,登島後也沒人組織船隻返回,結果落潮船隻擱淺,全部被國民黨海空軍炸燬。
島上守軍的增援部隊也趕到,兩萬人兵力增加到五萬,對岸的解放軍大軍,只能含淚遠眺金門,眼睜睜望著戰友覆滅也無能為力。
在粟裕“三不打”的情況都出現時,十兵團打了,結果敗了。毛主席沒有因為金門的失敗,動搖對粟裕擔任攻臺總指揮的信心,毛主席仍然認為:“解放臺灣,你們不行,我也不行,還得靠粟裕。”
毛主席的信任來自於對粟裕的瞭解。粟裕是我軍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頂尖將才,他打仗胃口很大,但不打無把握的仗。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急於發動內戰,毛主席想把蔣介石打回談判桌,提出三路大軍向國統區進攻。
粟裕認為當時還不具備大舉向外線發展的條件,向毛主席建議還是把國民黨的軍隊,引到我方根據地來打。
毛主席採納了他的建議,事實證明這種戰術對我軍更為有利。
我軍反攻初期,毛主席提出華野挺進江南,直搗蔣介石老巢。粟裕又建議,華野不適應在江南水網地區作戰,而且江南的民眾基礎也不如中原地區,和國民黨軍隊作戰的主戰場,還是在中原地區為宜。
這個建議被採納,就埋下了淮海戰役的勝利伏筆。
粟裕與陳賡
濟南戰役粟裕比較傾向攻城打援,當時粟裕的兵力超過了濟南和徐州地區國民黨部隊,條件具備粟裕的胃口就不會小。
起初粟裕提出絕大部分兵力用於打援,少部分兵力攻擊濟南機場引出徐州的援軍,打援後再回師全力攻佔濟南。
毛主席基本同意這個計劃,只是提出佯攻可能引不出援軍,還是攻城和打援兩頭並重為好。粟裕對毛主席指示很信服,隨即部署十八萬兵力打援,十四萬兵力攻城。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粟裕用兵的穩重和果決,他把十八萬兵力擺開,等著國民黨援軍,並沒有誘敵用巧,作戰目的調整為威懾國民黨援軍,為攻佔濟南爭取足夠時間。
這一戰沒有打援,但我軍首次攻佔了有重兵防守的大城市。先求不敗是粟裕的一貫作風,孟良崮和淮海戰役都是如此。
濟南戰役戰略圖
充分準備,善於判斷形勢、捕捉時機,是毛主席信任粟裕的基礎。臺灣登陸戰,準備工作繁浩費時,戰機把握也是成敗的關鍵,粟裕擔任總指揮很合適。
粟裕擔任攻臺總指揮,算得很精細。針對國民黨在臺灣的兵力有四十萬,他計劃我軍兵力不能少於五十萬。
五十萬作戰部隊的調動,以及運送五十萬兵力所需的艦船,還有海空軍的配合,都不是三野能夠承擔,需要由中央統籌,舉傾國之力才能完成,粟裕謙虛地提出應該由劉伯承或林彪來擔任總指揮。
中央同意增兵增船,還準備用三億美元來進口飛機等武器裝備用於攻臺,但不同意粟裕換攻臺總指揮的請求,粟裕就全身心投入到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中。
遺憾的是,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解放臺灣的計劃擱淺。粟裕大將多年後,只能在諾曼底海灘,揮灑著解放臺灣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