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詐立,多謀者勝”。詭詐制敵,是指戰役謀劃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透過隱蔽己方真實意圖,欺騙、引誘敵人,造成敵方認識混亂、判斷錯誤和決策失誤,創造出利於己而不利於敵的形勢,進而達成小戰或巧戰而屈人之兵。
深度偽裝“隱”。克勞塞維茨說,詭詐是以隱蔽自己的企圖作為前提的。指揮員實施詭詐之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自己“無形”,令對手“看不清”“識不破”,達成“形人而我無形”的目標。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要整體設計、全域性協調,巧妙地將“顯形”和“隱形”相結合,實現以深度偽裝隱真示假。據外媒稱,在介入敘利亞的行動中,俄軍戰機透過尾隨大型民用飛機組成密集編隊,偽裝成民用目標,成功地規避他國雷達探測,悄無聲息地抵達敘利亞。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戰爭中偽裝發生了質的變化,傳統單一的電磁干擾、兵力佯動、虛假目標等都極易被識破,在物理偽裝的基礎上,更多的是電子、光學、虛擬現實、網路等技術偽裝,唯有充分運用並不斷拓展“深度偽裝”技術,實現在海量級的迭代變化中隱匿真意,方可使敵始終處於混沌與迷霧之中。
順應敵意“誘”。無論詭詐方式是示假、佯動或欺騙,其目的都是迷惑對方,引導其作出錯誤的判斷。然而,敵指揮員是具有洞察、邏輯和經驗的個體,採取一廂情願、機械生硬、強加於人的方法,很容易被識破。只有準確瞄準對方的企圖和心理預期,“投其所好”,給對方造成一種邏輯上的合理性,使其對自己的錯誤判斷感到順理成章,相信我方的“假招數”,進而順著意圖去構想,才能達成誘敵上鉤的目的。正如《兵經百篇》中提到:“敵欲進,羸柔示弱以致之進;敵欲退,解散開生以縱之退;敵倚強,遠鋒固守以觀其驕;敵仗威,虛恭圖實以俟其惰。”未來作戰,程序極大縮短,節奏明顯加快,環境高度緊張,指揮決策愈發強調時效性,極易引發指揮員“急於求成”的心理狀態,如能精準料敵,顯形佈勢,實施詭詐,就可實現“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奪得戰場主動權。
反向示意“騙”。《孫子兵法》中講到,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勝,不可先傳也。對立的兩極,反差最為明顯,如:虛實、強弱、動靜、進退、攻守、遠近、智愚等,而人的思維方式習慣於對兩極對立的問題“較為輕率地”作直線式思考。因此,在用詐示形時,應充分利用反向效應,將與自身真實意圖相反的資訊在敵意向的關鍵點上示之以形,達成隱形、欺騙之效,造成敵方指揮員誤判,實現致人而不致於人。未來作戰,空間更加一體、戰場更加透明、力量更加多元、手段更加靈活,傳統單一的急緩、強弱、遠近等反示方法極易被敵所識破,更加強調依靠多法並舉、體系聯動、整體配合來增強複雜度、隱匿度,實現己方出其不意的作戰意圖。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