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番征戰終獲出海口,到沙俄海軍“沙場飲恨”;從蘇聯海軍空前強大,到俄羅斯海軍重新起航,重視發展海上力量、不斷拓展海洋利益,一直是俄羅斯海軍建設的目標。
17世紀末彼得大帝上臺後,堅定學習西方“海權立國”模式,建立了沙俄海軍,於1714年在漢科角海戰中大敗瑞典,為長達21年的“北方戰爭”奠定勝局,打開了波羅的海出海口。1791年,沙俄海軍在卡利阿克里雅海角戰役中殲滅土耳其艦隊,又奪下黑海出海口。隨著烏沙科夫等海軍名將多次揮師遠征地中海,沙俄隨之上升為東歐霸主。
不料,不過半個世紀,制度滯後的沙俄,就因海軍戰敗而從高處重重跌落。1853年,沙俄海軍將領納西莫夫率黑海艦隊在錫諾普灣海戰中幾乎全殲土耳其艦隊,眼看就要越過黑海海峽前出地中海,卻遭到英法土聯軍的強大反擊。克里米亞一戰,沙俄海軍的木殼帆船根本無法同英法的蒸汽鐵甲艦匹敵,軍事技術上的代差令沙俄不得不忍辱在巴黎簽訂和約。20世紀初,日暮途窮的沙俄海軍又在日俄戰爭中兵敗旅順口和對馬海峽,很快就同沒落的沙皇專制制度一起歸為歷史陳跡。
1917年俄水兵積極投身“十月革命”,“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大炮催生了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二戰中,仍在恢復中的蘇聯海軍,作為一支以陸上作戰為主的“海陸兩棲軍”,為衛國戰爭勝利作出巨大貢獻。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沒有強大艦隊掩護的蘇軍運輸船被美國航母編隊逼退,戰略武器也只能撤離古巴,這空前刺激了蘇聯加速發展海軍的決心。
此後,蘇聯海軍依託雄厚的重工業特別是核工業基礎,突出發展核潛艇和潛射導彈,並在航母、核動力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領域一再取得突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終於成為空前強大的遠洋海軍。極盛時期,蘇聯海軍除北方、波羅的海、黑海和太平洋四大艦隊外,還有印度洋和地中海分艦隊。140餘艘核潛艇、60餘艘大型水面艦艇和1100餘架飛機的規模,使蘇聯海軍實力穩居世界第二。
雖然蘇聯憑藉舉國體制把握住技術進步的脈搏,一度實現了後發海軍國家的“彎道超車”,卻未能建立起海外利益與海軍建設的正迴圈,其海軍乃至軍力與財力關係嚴重失衡。戰略運籌一再失誤、不堪軍備競賽之苦的蘇聯大廈於1991年轟然崩塌,蘇聯海軍以“不戰而敗”的慘劇匆匆謝幕。
俄羅斯獨立之初,雖繼承了蘇聯海軍的主體部分,卻受制於軍費嚴重不足、本土港口和基地大幅減少的困境。進入21世紀,俄羅斯將海軍戰略適時務實地調整為“近海防禦、遠洋存在”。經過多輪特別是“新面貌”軍事改革,俄海軍建設有序前行、穩中求進,取得了諸多有目共睹的新成就。
一方面,俄海軍裝備更新不斷加速。“北風之神”級和“亞森”級核潛艇、“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布拉瓦”戰略導彈系統等已陸續下水或服役,“光榮”級核動力巡洋艦等大型艦艇進行了新一輪現代化改裝,新一代“領袖”級驅逐艦也進入設計研發階段,從而增強了俄海軍的底牌。
另一方面,俄海軍在紮根周邊海域的同時,重新加強遠洋戰備訓練和執勤活動,逐步恢復在各大洋及重要海域的軍事存在。烏克蘭危機後,俄迅速明確北極和黑海為海軍的兩大優先戰略方向。克里米亞入俄後,俄黑海艦隊很快重組完畢,再次確保了對黑海的軍力覆蓋。敘利亞危機的關鍵時刻,俄海軍地中海分艦隊迅速介入,在執行對陸打擊和海上運輸任務中亮點頻出。
近年來,俄海軍不斷提升遠洋部署規模和實戰化訓練水平,在黑海、北極和遠東海域組織多場演習;根據新版軍事訓練大綱,著眼現代戰爭不斷創新戰法訓法;尖端技術領域也不斷取得新突破。(倪海寧)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