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珠海航展,中國軍迷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地方是看到中國軍隊一大批新裝備的問世,包括殲-16D和新銳的無人機裝備,盡顯解放軍技術進步。但有的地方也很明顯,那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轟-20仍然沒有問世,這令很多以為轟-20可以很快出現的同胞感到有些失望。值得注意的是,殲-20總師楊偉的一通發言,又透露出部分中國空軍未來發展的重要資訊,這番發言引發輿論的一片譁然。
據環球時報9月29日訊息報道,殲-20總師楊偉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殲-20在實戰化演練中表現卓越,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已有15架殲-20飛過天安門上空,但實際上天空中不止15架,地面上還有更多。同時,目前還在以殲-20為基礎,預研更好的裝備。從這番表態看,殲-20的數量恐怕比外界想象中多,而且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服役數量。不過,楊偉有關轟-6的說法則有些出人意料,他表示接下來,航空工業除去加速研發資訊戰略打擊武器研製之外,還將持續把提升轟-6系列飛機效能作為重要目標。顯然,看樣子大家期待已久的轟-20沒有那麼快出現,而轟-6系列還將繼續升級下去。對於很多中國軍迷來說,這個訊息聽起來可能不是那麼令人愉悅。
楊偉有關殲-20的發言,應該說是給了中國軍迷一個意料之內的好訊息。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一款五代機,殲-20的戰略意義怎麼說都不為過,軍演實際模擬已經表明,具備隱身效能和卓越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的五代機,戰力確實是其他空戰組合難以媲美的。過去曾認為靠著AESA雷達、電子戰飛機、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系統的協助,可以使用典型的四代機來對抗五代機,但軍事模擬對抗的結果表明這一套仍然不可行,五代機的能力仍然極為突出。在外部五代機數量大增,尤其是美國的F-35在亞太氾濫的趨勢之下,中國必須要有更多的五代機來維護自己的安全。殲-20的作戰能力,是中國空軍的戰略底牌,只要殲-20能夠在對抗F-35之類的飛機中取得一個不錯的交換比,那麼中國空軍就有底氣維持基本的國土防空任務,也就有機會執行其他目標。現役的所有戰機中,可能唯一能夠與美軍五代機對抗的,就只有殲-20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增加殲-20的數量,並依託其技術基礎進行改進,這是非常現實的策略。
但是中國軍隊將繼續升級轟-6系列轟炸機的抉擇,可能會讓部分軍迷不解,畢竟轟-6的升級潛力幾乎已經挖掘殆盡,要決定性地提升其載彈量和航程已經不太可能。而轟-6系列由於缺乏隱身效能,註定難以在遠洋地區活動,承擔在遠海地區打擊大型海上目標的任務。應該說,這些問題都是轟-6不可迴避的缺陷,也是中國要發展轟-20這類戰略轟炸機最根本的原因。然而,軍事裝備永遠要考慮成本方面的問題,中國目前仍然有超過100架的轟-6,按照每架攜帶4枚反艦導彈來算,解放軍的轟-6機隊若一次性出動一半,可以提供200枚鷹擊-12的打擊能力。過早地將現有的轟-6機隊退役,是對軍隊資源的一種浪費。可以預計在未來的十幾年內,解放軍的轟-20仍然不會大規模裝備,我們無法承擔全部退役轟-6帶來的戰力真空,因此繼續對轟6系列進行升級是有必要的。
除去成本方面的考慮之外,轟炸機裝備不像戰鬥機,即使技術存在差距,但數量仍然有很大的意義,只要擁有戰略轟炸機那就是60分合格。在世界範圍內,俄羅斯的圖-95、美國的B-52,在生存效能方面和轟-6沒有本質的差距,全部都淪為了遠端導彈的發射平臺。其優勢主要集中在載彈量和航程方面,但這兩款轟炸機都將繼續服役20年以上。對於中國這種有近海作戰需求的國家來說,用轟-6來執行對海作戰,以及對第一島鏈的打擊任務是完全合適的。事實上,如果中國要對第一島鏈的目標傾瀉大量火力,保留部分轟-6來執行此類任務,其價效比可能比動用轟-20還要高很多。因此繼續讓轟-6進行改進,不僅是現實的需要,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選擇,也許在10年之後,我們就會看到轟-20和轟-6共同出現在解放軍戰鬥序列中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