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指出,“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指出,該時節應合理安排衣食住行,做到與氣候變化相適應。
“秋天肺金當令,其氣為燥。燥氣過盛,則易傷肺。故此時當養陰潤肺,以防秋燥。”李金輝表示,寒露過後,氣溫下降,雨水減少,北風一起,天氣明顯變涼乾燥。乾燥涼爽的秋風容易耗傷津液,損傷嬌肺,導致人們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乾及大便秘結、面板乾裂等症狀,甚至引起燥咳,經久不愈。
“此時應該調飲食,適度飲水,多吃當季新鮮水果蔬菜等,保持室內溼度,以避涼燥。如覺有‘燥症’,可服些滋陰潤肺的藥膳或藥粥。如百合、沙參、麥冬、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李金輝說。
在飲食方面,寒露時節應遵守“滋陰潤肺,少辛增酸”的原則。“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肺燥,秋季肺部脆弱,不宜吃辣,而酸味具有收斂和生津的作用,適當吃點酸,可防止氣散,收斂補肺,生津止渴,以防秋燥。”李金輝指出,酸味水果有橘子、葡萄、山楂等,儘管適量食酸有益,但不可多吃,以防傷胃。
李金輝還建議,可以適當多食甘淡滋潤食品,以補脾胃,潤肺腸,防秋燥;常吃多汁水果蔬菜如梨子、香蕉、胡蘿蔔、蓮藕、銀耳等;早餐宜喝粥,粳米、糯米粥可健脾胃、補中氣,酌加玉竹、沙參、生地、黃精等,可滋補肺脾腎;老年人、慢病患者可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等健脾胃食品。另外,李金輝提醒人們謹慎“貼秋膘”。“現在生活條件非常好,不存在營養缺乏的問題,秋涼以後,食慾大開,貼秋膘應適度,以清淡營養為主,切忌過於油膩,以免進補過度引起肥胖。”他解釋道。
寒露過後,天氣明顯轉涼,李金輝表示,此時人們應以保暖為主,不宜“秋凍”。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尤其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可以厚薄搭配。俗話說,“寒露腳不露”。防寒要從足部開始,尤其是容易手腳冰冷的人群,應避免寒邪乘虛而入,誘發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李金輝提醒,寒露時節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注意勞逸結合。“睡前用熱水泡泡腳,可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驅除寒冷、促進代謝、預防陽虛、調節經絡,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儘管深秋寒氣襲人,在避免涼風直吹身體的同時,也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秋季氣候乾燥時,應注意室內保溼,可種植綠植花卉,淨化空氣,保持溼度,如綠蘿、富貴竹、萬年青等。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