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低熱
低熱:一般體溫在37.2℃-38℃之間,多為氣血陰虧,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內傷發熱。中醫辨證有:營衛不和、風熱內溫、溼鬱發熱、氣鬱低燒、氣虛低燒、血瘀低燒、血虛低燒、陰虛低燒、陽虛低燒等證型。
6.血瘀低燒 與血府逐瘀湯
血瘀低燒 症狀:午後或夜晚發熱,或自覺身體某些部位發熱,口燥嚥下,但不多飲,肢體或軀幹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血府逐瘀
組成:當歸、 生地各9克,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 赤芍各6克, 柴胡、甘草各3克 ,桔梗、川芎各4.5克 ,牛膝10克。
服法:水煎服。
7.血虛低燒 與歸脾湯
症狀:發熱,熱勢多為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白少華,唇甲色淡,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歸脾湯
組成:白朮 、茯神(去木)、黃耆(去蘆)、龍眼肉、 酸棗仁(炒、去殼)各30克 ,人參 、木香(不見火)各15克, 甘草(炙)7.5克。
服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5片,棗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