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脾虛生百病,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教你一分鐘自測你是何種脾虛

脾胃為倉廩之官,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在五臟六腑之中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前輩講脾胃虛而百病生,正是這個道理。這也是許多老中醫一貫秉承治病先治脾思想的原因。

脾虛的四種分型

1、脾氣虛

脾虛生百病,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教你一分鐘自測你是何種脾虛

病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思慮過甚、久病不愈等

機制——脾胃運化能力失常,無法正常吸收與輸布水谷精微。

病症——腹脹,飯後更甚;食慾不振,身形消瘦;倦怠體乏,少氣懶言;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

舌象——舌頭顏色淡,舌苔薄白。

食療——黃芪黨參粥

2、脾陽虛

脾虛生百病,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教你一分鐘自測你是何種脾虛

病因——貪涼,吹空調,貪吃冷飲等等。

機制——中醫認為陽是代表有活力的溫暖的一切,脾陽虛就是指陽氣不足,缺乏活力。

病症——大便不成形,腹脹腹瀉,胃脘冷痛,惡寒喜暖,寒冷痛甚,溫暖痛減;常年手足不溫,食慾不振,面色慘淡。

舌象——舌頭顏色很,舌體胖大,舌周齒痕,舌頭水膩,舌苔白滑。

食療——溫陽化溼湯

3、脾氣下陷

脾虛生百病,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教你一分鐘自測你是何種脾虛

病因——同脾氣虛的病因一致

機制——脾氣虛進一步發展形成中氣下陷

病症——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很容易疲倦,頭暈目眩,食少納差,大便不成形,腹瀉等;嚴重者大便頻繁,肛門脫垂;甚至內臟、子宮下垂。

舌象——舌頭顏色很淡,舌苔白白一層

食療——黃芪黨參枸杞子燉乳鴿

4、脾不統血

脾虛生百病,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教你一分鐘自測你是何種脾虛

病因——久病不愈、過度勞累、思慮過多等

機制——中醫認為脾有控制血液在脈絡中執行而不溢位脈外的能力,脾氣虛則運化無力,繼而氣血兩虧。

病症——除了表現出脾氣虛的症狀以外,還常伴有便血、尿血以及女性月經過多、崩漏等出血症狀。

舌象——舌淡苔白

食療——薏仁蓮子粥、山楂薏仁粥、山藥薏仁粥

脾有“三怕”

1、怕溼

“三怕”之中,脾胃最怕的就是溼邪。溼邪是中醫公認的最難纏的外邪,因為它常常與其他外邪相互交織,共同作惡。遇暑則為暑溼,遇寒則為寒溼,遇熱則為溼熱。溼邪困脾,脾胃既不能升清,也不能降濁,於是內生痰溼,痰溼則又淤堵於體內加重脾虛,形成惡性迴圈

2、怕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化堅冰也絕非易事。寒邪侵體會不斷消耗我們體內的陽氣,特別是正值秋冬交替時節,萬物皆宜養收,消耗過多的陽氣,會使我們的脾臟變得虛弱,抗病力低下,極易生病。

3、怕怒

怒而傷肝,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很少人知道,肝不好的人脾胃也好不到哪兒去。中醫認為,天地萬物,五行相剋。肝屬木,脾屬土,而木能克土。

一個整日暴跳如雷的人,常常肝鬱氣滯,氣滯就會影響脾臟的正常運化, 從而引起脾胃虛弱。況且多數權威研究表明,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與長壽密切相關。平時,能少生氣就少生氣吧,對調養身體大有好處。

我是@全科醫生林浩帶你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飲食健康##健康解密##健康明星計劃##健康##養生#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10-05

相關文章

血瘀生百病,一張圖辨別自己是不是血瘀體質

血瘀生百病,一張圖辨別自己是不是血瘀體質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知道什麼時候磕著碰著了,身體就出現了淤青 血瘀是一種中醫術語,形成血瘀體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外傷.手術.生氣.氣虛.受寒.等等. 而如果本身屬於血瘀體質,就會出現多種不適 ...

脾胃乃後天之本,虛則百病生

脾胃乃後天之本,虛則百病生
脾胃在人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黃帝內經>中裡面講道:"脾胃者,倉凜之官,五味出焉." 有人說脾胃是人體的能量之源頭,和家電沒電什麼都幹不了如出一轍.此話不假,脾胃管著能 ...

百病生於痰!中醫“理痰”的專方,送給痰溼迷糊的你

百病生於痰!中醫“理痰”的專方,送給痰溼迷糊的你
本文理論和依據:<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小藥醫師. 我初學中醫的時候,聽基礎課老師講過一句話,叫做"百病生於痰". 他告訴我們,隨著學習的日漸深入,我們一定會發 ...

俗語“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是啥意思?不吃晚飯到底能不能瘦身?

俗語“晚飯不吃,餓治百病”是啥意思?不吃晚飯到底能不能瘦身?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減肥,為了保持身材,一些愛美人士可以說是花招百出,什麼:跑步減肥.抽脂減肥.打針減肥......等等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甚至有人還想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瘦身妙招:節食減肥法 ...

​生什麼病忌什麼口~天天亂吃,身體不壞才怪!

​生什麼病忌什麼口~天天亂吃,身體不壞才怪!
作為一個熱愛"吃"的國度,千百年來,我們除了琢磨怎麼吃得更好外,還會關注哪些情況下"不吃"更好. 因此,也就有了忌口的概念.早在<黃帝內經>中也有關 ...

“百病皆生於氣”,經常疲倦、乏力、氣短,需警惕是氣虛的表現

“百病皆生於氣”,經常疲倦、乏力、氣短,需警惕是氣虛的表現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氣不僅是人體執行所必需的一種存在,而且氣更是人體的固身之本. 在中醫看來,"百病皆生於氣",氣虛更是引發眾多疾病的主要原因,而氣虛作為中 ...

脾虛百病生!脾虛的幾大症狀,該如何破解?京城老中醫有話說

脾虛百病生!脾虛的幾大症狀,該如何破解?京城老中醫有話說
中醫常說"脾乃後天之本",也就是說人出生後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營養物質提供能量.脾對人體的營養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個是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經過脾的轉 ...

百病由痰生!民國中醫張錫純的一味理痰湯,可治痰之本,建議收藏

百病由痰生!民國中醫張錫純的一味理痰湯,可治痰之本,建議收藏
人體中,如果有痰涎,身體就會有各種不適,比如: 胸之橫膈部有痰,會阻住氣機執行,以致胸悶短氣. 肺中有痰,肺葉極力抵抗,引起喘促咳逆. 痰隨氣而行,阻住心神回家的路,以致驚悸不寐. 滯留於胃,則脹滿噦 ...

溼氣纏身,百病由生!中醫指出:只需這四物,健脾祛溼,大有好處

溼氣纏身,百病由生!中醫指出:只需這四物,健脾祛溼,大有好處
溼氣傷人,在上則頭重目黃,鼻塞聲重,在中則痞悶不舒,在下則足脛跗腫.--清·李用粹 溼氣的危害 如果一個人久居北方,初到江南,身體無法承受江南的水溼之氣,也會病倒.由此可見,溼氣過甚會嚴重威脅到我們的 ...

寒溼乃百病之源,中醫告訴你入伏後最全的“護陽”方法

寒溼乃百病之源,中醫告訴你入伏後最全的“護陽”方法
山西省中醫院腎病二科 張進珍 人生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自然界(大宇宙.宏觀整體)和人(小宇宙.微觀個體)是互相感應.互為反應.互為映照的.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 ...

對鏡查舌早知病!中醫教您如何透過舌頭快速識別疾病

對鏡查舌早知病!中醫教您如何透過舌頭快速識別疾病
西醫認為,人的舌頭裡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腺體,與消化.迴圈等系統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健康人的舌象呈淡紅色.不胖不瘦.活動自如,表面覆蓋有一層薄薄的白苔. 而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 ...

定12原穴,解全身百病

定12原穴,解全身百病
什麼是元氣?原穴? 元氣是發源於先天之本腎,透過三焦輸布全身,推動五臟六腑的運轉,是人體活動的原動力!是元氣在五臟六腑腧注.經過.留止的腧穴,可見原穴在人體的重要性!十二條正經在腕關節或踝關節處各有一 ...

秋燥易生口舌瘡,中醫教你食療方

秋燥易生口舌瘡,中醫教你食療方
金秋九月,秋燥來襲,部分人仍然喜歡一邊享用火鍋.小龍蝦.燒烤等重口味美食,一邊飲用冷飲等等,雖然過足"口癮",但極易誘發口腔潰瘍. 佛山市中醫院口腔醫療中心馮遠華副主任中醫師指出, ...

反酸、燒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看中醫教授有何良方

反酸、燒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看中醫教授有何良方
在中醫看來,胃食管反流病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胃腸疾病的共同表現,由於症狀複雜,涉及多個臟器,所以在中醫文獻中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病名,古醫書中的"反酸.燒心.胃咳.胸痺.噎膈.膽嘔(膽汁反流 ...

「健康養生」控制飲食,運動也沒少做,但體重卻遲遲不減?中醫教您如何科學減肥

「健康養生」控制飲食,運動也沒少做,但體重卻遲遲不減?中醫教您如何科學減肥
[點選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資訊不錯過] 本公眾號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選上方藍色"中國中醫"進行關注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 中國中醫科學院 ...

「中醫養生」氣虛體質分兩種,中醫教你如何調理

「中醫養生」氣虛體質分兩種,中醫教你如何調理
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比較容易氣血虛,光是注意食療調理.不運動,難免還會氣虛.氣虛就更不愛動,隨之氣虛症狀就會加重,形成惡性迴圈. 氣虛的表現症狀 氣虛其實並不單指身體某一個部位出現不舒服或者是疾病的情況 ...

總是出汗,面板很愛出油,很可能是溼熱體質!中醫教你一招滅溼

總是出汗,面板很愛出油,很可能是溼熱體質!中醫教你一招滅溼
你是否也存在這種情況,特別怕熱,吃飯時滿頭大汗,不動也出汗,稍微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精神緊張的時候汗如雨下. 除此之外,往往顏面部.頭髮也很愛出油,一兩天就必須得洗,而且大便不成形,黏膩粘馬桶,小便短 ...

月經不調潮熱汗出,失眠心悸?中醫教你一招,益氣健脾、養心安神

月經不調潮熱汗出,失眠心悸?中醫教你一招,益氣健脾、養心安神
說到"大姨媽",真是個不省心的主兒.來得太早不行,太晚不行,來得太頻繁也不行.只要身體有不適都可能會影響月經來潮,所以月經也被稱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 一.調 ...

除百病的神藥——松針
松針最早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細切,以水及面飲服之,或搗屑丸服,可斷谷及治惡疾(弘景)". 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松針的主治功能:"祛風活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