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直穿蒼穹,劃破萬里雲層,在大地之上凌空翱翔;有的深潛水底,於水草怪石間隨意穿梭,自在遨遊;還有的則在茫茫草原飛速狂奔,揚起陣陣塵土。動物種群之間有所差異,不同種群又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也就有了等級高低之分。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腔腸動物在水裡悠閒地過著還不錯的小日子,每天想吃就吃,飽了後要麼隨波逐流,要麼乾脆就立在某個地方一動不動。看,一隻水螅就依附在水草上!水螅有內外兩個胚層,兩層細胞中間填充著一層膠狀物質,他的體形呈輻射對稱,便於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這有利於他捕獵和防禦,但這也讓他成為了搭訕高手:“嘿,夥計,你知道我這觸手上的刺細胞有多厲害嗎,湊近點瞧瞧。”“聽上去不錯,這刺絲怎麼彈到我身上了?好睏…”水螅的體表有刺細胞,尤其在觸手上特別多,能迅速彈出細長而中空的刺絲,並透過刺絲注射毒液。水螅用觸手纏住獵物,它們看起來非常靈活,這是因為上面有很多的神經細胞,觸手直接把獵物投入口裡,獵物進入消化腔,經腺細胞消化後的食物殘渣又從口排出,一套流程比工廠流水線還熟練,這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其他腔腸動物在身體結構,捕食,防禦的方面與水螅類似,他們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可是問題來了,雖然輻射對稱便於他們感知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但這樣的體形因為感覺器官並不集中,所以反應不夠迅速,不能立刻做出有效的行動。所以透過進化,出現了一種新的體形—兩側對稱。
絕大多數動物都是兩側對稱,扁形動物也是如此。兩側對稱的動物可以分出前後,左右,背腹,他們前端的感覺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的刺激,迅速做出反應,身體定向運動,這樣使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有利於動物的運動,捕食和防禦。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其中自由生活的極少,像渦蟲,他三角形的前端有兩個感光眼點,甚至口內還有一個管狀的咽。但大部分都是寄生生活,他們的消化器官簡單,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但他們的生殖器官卻出奇的發達,這是寄生動物常見的特徵,代表動物有日本血吸蟲。一對生活在人體的血吸蟲夫婦到了傷心日子,他們必須把他們還在卵裡的孩子們送走,卵會隨著糞便排出人體,怕是再也不會相見了,“願他們不會到乾淨的馬桶。”糞便緩緩離去,惟留下血吸蟲夫婦孤獨的背影。所幸,他們來到了一片水田,卵在水中孵化為毛蚴,之後會進入釘螺體內進一步發育,變成了尾蚴,這時他們都還屬於幼蟲。再從釘螺體內逸出後,他們會密集在水面。當有人赤腳來水田幹活,正好在他們附近時,“喲喲,我們有機會了!”尾蚴們迅速鑽入人體面板,會在人體內發育為成蟲,並交配產卵。這是大多數寄生動物的標準生活方式。所以,為了不被感染,我們要遠離疫水,儘量不吃釘螺和生魚片等食物,並且妥善管理糞便,農民伯伯在下田時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不給寄生蟲有乘之機。經過進化,他們更適應寄生環境了。
而在寄生生活這一塊,蛔蟲算是寄生蟲中的老大哥了,扁形動物估計就是他的祖宗。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裡,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消化器官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成。生殖能力卻很強。蛔蟲是線形動物,線形動物因身體細長如線而得名,體形都呈圓柱形。到了線形動物,終於覺得把消化完的食物殘渣再從口裡吐出來不大體面,於是就進化出了肛門。線形動物中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麗隱杆線蟲,還有的則是寄生生活,幾位寄生高手都出自線形動物,除了蛔蟲,還有蟯蟲、鉤蟲、絲蟲和線蟲,他們之所以能在複雜的人體內混得風生水起,是因為線形動物的體表有角質層,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比扁形動物更適應寄生環境。兒童常染上蛔蟲病,是因為他們不講衛生,喜歡吃手。為了不染上蛔蟲病,我們不能喝生水,不吃沒清洗過的蔬菜水果,飯前便後要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還要妥善管理糞便。但是線形動物並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地蠕動,像極了老奶奶翻身翻不起來的樣子,這使他們運動時極為困難。
等到了環節動物,運動困難這個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線形動物透過進化,終於告別了寄人籬下的生活,成為了環節動物,也讓自己的運動變得更加輕鬆。環節動物如名所說,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便於改變方向,運動時更加靈活,身體呈圓筒形,還可以靠剛毛和疣足來輔助運動,再配合體壁上發達的肌肉蠕動,這不比以前的老奶奶翻身強多了?如果你抓到了一條蚯蚓,可以看出他的身上有許多有規律的分節,可見他是環節動物,但有一個體節不僅顏色與眾不同,還非常的厚,那是他的生殖器官環帶。現在請你想想抓到他的地方有什麼特點?沒錯!蚯蚓喜歡潮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的體壁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只有使體表上保持溼潤,氧氣才可以溶於體表分泌的黏液,再進入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二氧化碳同樣也可以經體壁的毛細血管排出。當蚯蚓運動時,體壁的肌肉收縮,剛毛協助蠕動,看起來彷彿是水面上翻騰的波浪。蚯蚓不僅是結構有趣,用處也有很多!他不僅可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的無機物,還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和藥材。不過,環節動物還是過於弱小,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但軟體動物就不一樣了。
軟體動物是動物界的第二類群,因為身體非常的柔軟而得名,那麼他們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呢?原來,他們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而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可以形成貝殼,比起之前裸露的環節動物,擁有貝殼保護的他們似乎更勝一籌,而珍珠也是外套膜的產物。當然,並非所有的軟體動物都有貝殼,烏賊、魷魚等軟體動物的身體外就沒有,也就只有體內退化了的貝殼 ,不過他們柔軟的身體表面依舊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也就是外套膜。比起環節動物,他們的高等還遠不止於此,如果你是一隻環節動物,你必須有一身強健的肌肉,這樣你運動起來才會稍微輕鬆點,因為你還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但如果你是-只軟體動物就不一樣了,因為你有足啦!你不用再賣力的蠕動和伸展了,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事呢,不過你可別指望你能有多快,但如果和運動起來像老奶奶翻身比的話,倒也無傷大雅。說到軟體動物,想必吃貨們早已垂涎三尺了吧,軟體動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也是可以用來藥用的,並且他們所產的珍珠受到了世界各地的人們青睞。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兩面,軟體動物雖然好處頗多,但同時他們也會傳染疾病,就像上文所說的釘螺是血吸蟲病的中間寄主一樣。雖然軟體動物身上的貝殼能對自身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你總還是會有裸露在外的部分。更何況揹著這麼大個殼也不算靈活,若是遇上捕獵者,逃跑你是不可能的,也只能乖乖躲到殼裡祈禱他抓不到你。
而作為第一大類群的節肢動物在保護自己這方面都有一個共同的方法,比起軟體動物似乎更勝一籌。節肢動物的身體和附肢都分節,他們外面的體表上都有堅韌的外骨骼,外骨骼包裹全身,這比一些整日揹著貝殼的軟體動物好多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讓他們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不會過多的妨礙自己的運動,同時也可以防止自己體內水分的蒸發,像一個身披鎧甲的騎士。不過這副鎧甲並非有利無害,因為節肢動物是會成長的,如果節肢動物長大了,外骨骼可不會變大,這會阻礙它的發育,所以昆蟲才會常常蛻皮,通常發育為成蟲後就不再蛻皮了。而節肢動物中也有分類,種類最多的是昆蟲,其中蝗蟲是有害的昆蟲之一,如果一鬧蝗災,蝗蟲就會把田裡的莊稼都吃了,當地就可能發生饑荒。這討厭的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而他的呼吸則是空氣透過氣門,進入氣管再進行氣體交換。而昆蟲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都有兩對翅,等等。節肢動物在生物圈裡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不僅為其他動物提供了動物蛋白,同時也是傳播花粉的媒介,並且有些節肢動物還可以入藥,治療疾病,甚至有的還是經典的實驗材料。不過,如上文所說,他們也會帶來災難,還可以傳播疾病,給大家帶來諸多困擾。
現在我們討論的都是無脊椎動物,關於動物們的描述還只是剛剛入門,之後關於脊椎動物的故事將會更加精彩,當然,這精妙絕倫的動物世界豈是我寥寥數字就能概括的?這一切難以言喻,只能細細體會,我們要用心去認識他們,瞭解他們,一步步的走近他們,你一定會被眼下這個奇妙的動物世界所吸引。如果你出去走走,多多留意大自然的每個角落,就會發現動物的學問無處不在。“穿花峽蝶深深見,點水靖蜒款款飛。”動物之美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