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從長津湖走出來的司法行政人,慘烈戰場上的一幕幕讓他們至今難以忘懷——
零下40攝氏度,凍僵的戰士無法直腿,依然在衝鋒;
呼嘯而至的炮彈瞬間就將朝夕相處的戰友撕成碎片;
雪拌炒麵吃光了,用美軍吃剩的罐頭煮草根,終於能嚐出一口鹹味;
戰友腹背被敵機機槍子彈打穿,悲憤之下同仇敵愾,一口氣打落三架敵機;
轟炸後,發現巨大的彈片距離自己的頭部只有10公分……
71年過去了,老人們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依然眼含熱淚,渾身止不住地顫抖。他們的上半生在戎馬生涯中度過,下半生,全都獻給了新中國的司法行政事業。
致敬!
抗美援朝的英雄戰士!
蔣時忠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留影。
2020年,蔣時忠在家中接受採訪。
蔣時忠,今年90歲,1931年8月出生於杭州,祖籍浙江紹興,1949年9月入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多次;1956年轉業到浙江省蔣堂農場(現為浙江省金華監獄)工作直至退休。
在殘酷的長津湖戰場,他所在的機槍連成功完成了任務,可是一百二十個人的連隊,最後只有十幾個人走下戰場。
蔣時忠1956年退伍轉業後,從事汽車駕駛和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他始終以天道酬勤的價值取向、耐心細緻的工作原則、清正廉潔的處事作風,全身心投入監獄事業中。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基層一線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和得失。對罪犯因人施教,對症下藥,用心做好教育轉化工作,竭盡全力把餘生奉獻給祖國的監獄事業。
楊蘭亭年輕時照片。
2021年,楊蘭亭老人在家中。
楊蘭亭,今年92歲,1929年生,河北南宮縣人,1947年參軍,雲南省第二監獄離休幹部。
1950年,參加完解放戰爭的他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26軍76師政治部,作為通訊兵入朝參戰,親身經歷了最為慘烈的長津湖戰役,並在朝鮮戰場兩次榮立二等功。
1961年,楊蘭亭支援邊疆建設,分配到了雲南省第二監獄。他把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帶到了這裡,積極投身於監獄建設,研究罪犯改造手段、幫助制定完善管理制度。離休後,依然活躍在省二監的講臺上,講述真實歷史故事,鼓勵幹事創業,他的熱血始終沸騰。
吳茂和年輕時的照片。
2021年,吳茂和莊嚴敬禮。
吳茂和,今年101歲,1920年6月出生,江西豐城人。1946年參軍,1951年11月入朝,任志願軍第20軍高炮營副排長,在長津湖戰場上屢建奇功。1973年轉業至浙江省蔣堂勞改支隊,1986年離休。
吳茂和1973年轉業至浙江省蔣堂勞改支隊(後更名為浙江省金華監獄)從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他把“罪犯”當成“學生”,以戰爭年代的親身經歷為主題,向罪犯講述革命軍人的戰鬥故事、烈士事蹟,在罪犯心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使他們迷途知返,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戰爭年代的王德雲。
2015年,王德雲在醫院接受治療。
王德雲,原名王傳榮,今年102歲,1919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浙江省長湖監獄離休幹部。他23歲隨新四軍北上抗日,1945年6月被編入華野一縱三師八團二十軍六十師一七九團機炮連。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在嚴酷的長津湖戰場,他被嚴寒奪去了十個腳趾,是一名三等甲級傷殘軍人。
1951年特批覆員,1960年轉調至三天門農場(浙江省長湖監獄前身)工作,燒過鍋爐,住過防空洞,幾十年一直堅守在最平凡的倉庫保管員崗位,雖然雙腳不利索,卻什麼活都幹,從來不向組織提要求。1981年獲評監獄系統先進工作者,1983年8月25日辦理離休,1993年被司法部授予一級金星榮譽章。
袁津溪年輕時的照片。
2021年,袁津溪在家中。
袁津溪,今年88歲,1933年6月出生,山東壽光人,濰坊市司法局離休幹部。
1949年3月參軍。1950年3月,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司令部擔任報務員工作。同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剛滿17歲的他參加了長津湖戰役,榮立三等功。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3月,袁津溪轉業至濰坊市司法局,任黨組成員、副局長。1993年8月離休。離休後,他依然不忘發揮餘熱,以戰爭年代的親身經歷為主題,講述真實歷史故事,讓更多人瞭解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