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初,一位已經退役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軍官,在加拿大阿爾伯達省埃德蒙頓市附近的一座小城中,偶然遇到了一位開餐館的美國老闆。
一番交談後,初次謀面的二人,竟然有相見恨晚之感。這位操著美國東部口音的老闆,名字叫約翰,早年曾是美軍步兵第7師32團的一名少尉排長,參加過慘烈的長津湖戰役。
而退役的中國軍官曾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當年也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
約翰邀請一見如故的中國軍官到自己的家裡做客,盛情招待。
白駒過隙,歲月如梭,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在朝鮮戰場上兵刃相見、生死相向的兩人,卻坐在了同一張飯桌上,再次回憶起了51年前那個奇冷無比的冬天以及那場無比慘烈的血戰。
約翰開始向客人講述起他那段難忘的故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朝鮮北部一個叫新興裡的小山村。
那是1950年11月下旬,約翰所在的步7師32團某營被臨時劃撥到麥克萊恩指揮的31團。約翰他們跟隨31團一起,已經打到了離鴨綠江只有幾十公里遠的地方。
美步7師31團,就是鼎鼎大名的“北極熊團”。
“北極熊團”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其參加過1918年至1920年的對俄干涉作戰,從而獲得了“北極熊團”的綽號。該團的團旗上繡有北極熊的標誌,以彰顯其悠久的歷史與赫赫的功績。
第二次大戰期間,“北極熊團”參加過太平洋戰場阿留申群島、馬紹爾群島和沖繩島的戰役戰鬥,是美國陸軍中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從其孤軍突入鴨綠江的冒險舉動便可窺其一斑。
約翰說:“麥克阿瑟將軍告訴我們,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可以回家過聖誕節了。”
在約翰的記憶裡,朝鮮北部的冬天實在冷得太可怕,山裡的風非常大,夾著飛舞的鵝毛大雪,整天不停地下,冰霧瀰漫,整個世界都被凍住了。
下午4點多的時候,天就黑了,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霧氣。這些霧氣可不是水微粒形成的霧氣,而是冰微粒凝聚成的冰霧。氣溫一旦低於零下三十度,空氣中的水分子就會凝結成冰粒,從而形成“冰霧”。
在濃濃的冰霧中,約翰和他的戰友們全副武裝,乘坐卡車向著鴨綠江挺進行軍。卡車上罩著厚厚的篷布,只有少數擔任觀察任務計程車兵擠坐在坦克上面,其餘人都捲縮在卡車裡。
那天晚上,約翰他們在一個叫新興裡的小村莊撘起帳篷過夜,宿營地就在一塊平坦的壩子上,周圍都是大山,附近還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已經凍得像玻璃一樣晶瑩剔透,湖面可以直接過部隊。
連續幾天,他們的飛機都已經偵察過了,說這一帶山區裡沒有發現敵人。不過,即便是有,如此的風雪嚴寒,早就把野外的人全都凍死了!
所以,約翰和他的弟兄們放心大膽地在帳篷裡烤著火,吃著罐頭喝著咖啡。有的,已經鑽進了鴨絨睡袋裡。這該死的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時不時有人這樣抱怨道。
約翰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這時候,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的四個團,正靜靜地趴在新興裡東、南、北三個方向的雪窩子裡,等待著總攻訊號。
分別是:志願軍80師238團、239團、240團和81師242團。
從昔日對手口中說出的朝鮮北部的寒冷程度,更讓人感到震撼和揪心。
美軍士兵有全套的保暖措施,從頭到腳、從裡到外一點都沒落下,還有鴨絨睡袋、汽油火爐等。就單說美軍士兵腳上穿的鞋子,那是美國國防部花了數百萬美元專門研製出來的針對高寒地區作戰的防護鞋。
在如此全方位的保護之下,美軍士兵依舊叫苦不迭,而我們的志願軍呢?穿著1斤半棉花的單薄衣服和黃膠鞋,趴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坑裡。他們做到了所有美軍都認為不可能的事。
躺下沒一會兒,屋外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
約翰撕開用鴨絨被堵住的窗戶向外看去,天上有照明彈,他驚恐萬狀地看到前面有中國士兵模糊的身影在衝鋒。
只見中國士兵從濃濃的冰霧中不斷顯現出來,每個人的背上披著一塊用來在雪地上隱蔽自己的白布,衝鋒時白布飄飄欲飛,更增添了一種令他們感到神秘恐怖的飄逸感。
約翰的聲音開始有些哆嗦地繼續說道。
他們一群群地從樹林裡衝出來,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他們在林子裡躲藏了多長時間。宿營地的前面有條10多米寬的小河,河水不深,河面上的冰層被我們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著水汽在流淌。
你們計程車兵蹚水過河,上岸後,兩條腿褲就被凍住了,因而他們跑的很慢,而且奔跑的時候還不斷髮出“咔嚓咔嚓”的脆響。
他們的火力很弱,沒有炮火掩護,他們的槍好像也被凍住了。這樣一來,他們衝鋒的時候看上去不再快速靈活,就像無數根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說到這裡,約翰不斷向客人重複解釋什麼是原木!客人沒有回答,心中如翻騰的大海,無法平靜,眼裡噙滿了哀傷與無奈。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將士們吃盡了沒有火炮支援的苦楚。我們不是沒有炮兵部隊,第一批入朝的部隊裡就有三個炮兵師;9兵團也不是沒有炮兵部隊,他們甚至還有少量的坦克。
可是,因為我們的運輸技術實在太差,再加上美軍飛機的封鎖,重炮無法運輸過去。攻擊部隊只帶了便於攜帶的迫擊炮和擲彈筒,因而在炮火支援上,就差了太多。
約翰繼續著他的講述著他的人生軌跡。
我們的火力很猛,坦克、火炮、輕重機槍全都向他們射擊,就像無數的火蛇在原木中穿行,他們一排排地倒下。可是,緊接著從樹林裡又湧出來,他們大聲呼喊著,嘴裡冒著長長的白汽,不斷地衝過河來。
在我們強大火力的打擊下,原木仍然在衝鋒,我們根本無法阻止他們。我的槍管都打紅了,但原木仍在我的準星前移動,越來越多,越來越近,我已經不知道向哪個目標射擊了。
他們僵硬地移動著,一撥一撥的,像潮水一般。很多人倒在了雪地上,倒在小河中,但他們不斷地湧過小河,衝上岸,撲向我們。小河裡,河岸上,躺滿了一片又一片的屍體,像原木一樣,凍得僵硬。
冰與火交織的新興裡,殺聲震天,血光一片。
無論倒下多少,可是仍然有更多像僵硬的原木一樣的中國士兵在向前移動。。。我記不清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多長時間,我被這樣難以置信的場景驚呆了。
約翰的眼神發直,手在顫抖,兩眼緊緊地盯著客人。那是一張扭曲而僵硬,充滿恐怖的臉。儘管已經過去51年了,再次想起那個冰火交織的夜晚,那些悍不畏死的原木,約翰忍還是不住內心的恐懼。
約翰說不下去了,他低下頭,好一會兒沒有說話。他抬起頭,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客人,須臾,喝了好大一口酒後,他繼續說道:
那天晚上,我被那些不畏死亡的靈魂震撼到了。。。太可怕了!他們倒下一批,緊跟著又衝上來一批,我們根本阻止不了他們前進。。。
約翰說,後來,他們被包圍了;再後來,他們就逃出去了。一個連,只逃出來十幾個人,他們和趕來救援的美軍陸戰1師一起,衝破了中國軍隊的圍追堵截,穿過冰雪世界,一直逃到朝鮮東海岸的咸興港。
那天晚上,約翰被凍掉了7個腳趾。後來,他被飛機送到了東京,再後來,他又被送回了美國。
十萬志願軍將士,用語言難以描述的忍耐力與殊死搏殺,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同為軍人的對手的尊重,更為新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1950年11月27日,志願軍四個團隱蔽進入了新興裡地區,等待總攻時間的到來。指揮這次戰鬥的是第27軍副軍長詹大南。
深夜,隨著一顆顆訊號彈劃破雪夜的天空,從雪坑中躍起的志願軍各部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向新興裡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美軍憑藉強大的火力開始反擊。
激戰一夜,美軍傷痕累累,志願軍傷亡也很大。28日拂曉,進攻的志願軍部隊遭到了敵人來自空中的猛烈打擊,凝固汽油彈如同雨點般落下來,很多人被活活燒死。
志願軍和美軍在新興裡打成了拉鋸戰,雖然重創了美軍,但始終沒能將其全部殲滅。不是部隊不夠勇敢,也不是指揮有問題,而是雙方的火力差距實在太大。
新興裡的美軍手裡有一百多門火炮,一個坦克分隊,輕重機槍更多,重火力方面比志願軍的一個軍還要多。而且還有上千架飛機在長津湖上空輪番支援。
志願軍的兵力看似有四個團,但在戰鬥發起前,就已因凍、餓減員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嚴酷的自然環境,也大大影響了作戰。
敵人夜間丟失的陣地,白天在空中強大的火力支援下,又奪了回去。志願軍則是反著來,夜裡攻白天守。
美軍也很快明白過來,志願軍的夜襲不管有多大破壞,只要堅守到天亮,他們就能得救。能見度一恢復,美軍的飛機和地面炮兵部隊就會立刻輪番轟擊進攻的志願軍部隊。志願軍只能被迫隱蔽起來。
而且,美軍不怕彈藥的消耗,他們可以從空中得到源源不斷地物資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雖然損失慘重,但進攻的志願軍往往遭受的損失更大。到了29日的時候,27軍的參戰部隊因凍和戰鬥減員已達三分之二。
11月30日晚上11點,志願軍對新興裡之敵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激戰至12月1日拂曉,各部先後突破前沿,與敵人展開逐屋逐壕的爭奪。敵我雙方混戰在了一起,盤旋在戰場上空的美軍飛機難以識別目標,只能袖手旁觀。
詹大南見狀,果斷下令部隊白天繼續攻擊,和敵人壓在一起,務求全殲。天黑以後,約有400餘敵人乘數十輛汽車、坦克逃到了一處窪地,被242團全部殲滅。
激戰至12月2日下午4時,槍炮聲才平息了下來。這一仗,志願軍殲滅了守敵31團加32團一個營共3000餘人,只有極少數敵人在陸戰1師的接應下逃到了下碣隅裡。
新興裡之戰,志願軍創造了在朝鮮戰場上,整編制全殲美軍一個團的唯一記錄。
由於裝備上的巨大差距,敵人空中的火力支援,以及對敵人兵力的預估不足,這場戰鬥沒能打成迅速的殲滅戰,反而打成了拉鋸戰。
當然,還有惡劣的自然條件的影響。儘管風雪嚴寒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一樣,但美軍有全套的禦寒裝備,有源源不斷地後勤供給,因而,同樣的惡劣氣候對雙方的影響也就完全不同。
當志願軍四個團在27日晚對新興裡發起進攻的時候,已經因為寒冷和飢餓,減員超過了百分之二十。而此時的美軍還沒有因為凍出現減員的情況,依然保持著全部的戰鬥力。
除了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如裝備技術火力差距、後勤保障供給等外,也有其他的原因。至少,當時對美陸戰1師的戰鬥力是有些低估的,這從制定全殲該師的作戰方案和26軍的缺戰就能看出來。
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與美軍的交手並不多,主要打的是南朝鮮軍隊,因而對完全現代化裝備的美軍瞭解不夠。
同時,在長津湖戰役中,美軍陸戰1師打得也很頑強。在幾乎是絕望的不利態勢下,美陸戰1師苦戰突圍,與志願軍展開了激烈的搏殺;新興裡之戰,困守小村莊的美軍也與志願軍展開了逐屋逐壕的爭奪戰。
而在幾乎是一無所有的後勤補給下,缺衣少食凍餓交加的志願軍將士,完全靠著意志和精神,與鋼鐵、烈火以及冰天雪地的惡劣天氣搏殺,以自己堪稱典範的行為,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長津湖戰役的精神,才是最值得我們討論和傳承的!
曾幾何時,幾十個洋人端著破槍,就能追著一大群中國軍隊跑;但凡有長津湖的精神,哪怕手裡沒有武器,就是衝上去用牙齒撕咬,也能把敵人撕碎。可是沒有,所以屈辱,所以任人宰割!
71年前的朝鮮半島北部,十萬衣著單薄的志願軍將士,迎著零下四十度的風雪,吃著煮土豆,端著刺刀,不畏生死地向完全現代化的美軍發起衝鋒,倒下一批,再衝上去一批。他們用手裡的輕武器,戰勝了敵人的坦克、火炮、飛機。。。靠的就是鐵血的意志和精神。
從此,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支部隊膽敢小瞧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