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想成為一名運動員,因為我想打贏別人,想得第一名。”5歲的陳思楊,用她稚嫩的聲音面對著鏡頭說道。
前些日,這位小女孩打乒乓球的影片曾火爆全網,而她的媽媽則與中新網記者分享了小思楊與乒乓球的故事。
在之前的影片中,乒乓球檯的一端上擺有9個一次性紙杯,而5歲的小女孩左手持拍,僅用時31秒便將紙杯全部擊倒,力度和準度頗高。此影片一經播出,便受到熱議。
其實在東京奧運會期間,“5歲女童練乒乓球全年無休”的話題便獲得廣泛關注。而“5歲女孩用乒乓球精準打紙杯”的話題在之後也迅速登上熱搜,截止到目前,閱讀量已經達到了1.3億。
陳思楊來自江西新餘,記者在與陳思楊媽媽的對話中得知,去年疫情期間,作為乒乓球愛好者的爺爺在家中搭建了一個球檯。那時的小思楊只有3歲半,但她很快對乒乓球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愛。
不過由於年齡過小,陳思楊和乒乓球結緣的過程,初期並不算一帆風順。“三歲多的時候送她去體育館,教練說她年齡太小,沒有收(一般是五歲以上)。”陳媽媽這樣說道。
在爺爺的陪練下,小思楊進一步展現了自己在乒乓球專案上的天賦。“差不多四歲的時候,再帶過去詢問,展示給教練看,於是他們給寶寶安排了一個啟蒙教練。”就這樣,陳思楊開始接受專業訓練。
那時的陳思楊身材還略顯矮小,需要站在臺上打球。而在撤掉臺板的過渡階段,孩子的胳膊肘經常會在揮拍時碰到乒乓球檯。
“會碰得很痛,會有淤青。我們會及時處理,擦點藥膏,按摩。”字裡行間,看得出陳媽媽很是心疼。談到訓練中的受傷情況,她也表示,“乒乓球這項運動相對安全,這也是我們支援的一個原因。”
此次的“紙杯挑戰”只是陳思楊日常訓練的一個縮影。成功的背後,是用汗水鑄造而成的。
這個5歲的小女孩,在一年中每一天都保持著訓練。“暑假期間是每天6個小時,平時的話是上午半天幼兒園,下午2個小時、晚上2個小時訓練,中途也會休息。”陳媽媽介紹了孩子的訓練計劃。
在大部分時間裡,小思楊都在和心愛的乒乓作伴。
對於小選手而言,掌握乒乓球基本知識、訓練基本功或許是更加重要的任務。從固定位置的正、反手擊球訓練,到在移動中進行擊球練習,經過不斷的訓練,陳思楊在擊球速率和精準度等方面,已經有了明顯進步。
“訓練很累,我從來沒說過要放棄。”這句話幾乎成為了陳思楊在乒乓球訓練中的縮影。在日常的乒乓球基本功練習之外,她還需要進行體能和力量訓練,在影片中便有臺階練習、跳繩練習、啞鈴訓練等。
“打球累了也會哭一下,我們會鼓勵她,然後休息一下繼續打。但大部分哭的原因是球沒有打好,寶寶對自己要求比較高。”陳媽媽的話語間,流露著對女兒的驕傲,也讓大家看到了成績背後的辛苦。
即使有時會忍不住大哭,但很快,那個步伐靈活、擊球精準的陳思楊便會再次出現。一揮一動之間,她對於乒乓球的熱愛展露無遺。那份熱愛,不曾動搖。
陳思楊是一個不服輸的女孩。陳媽媽透露:“有一次跟她啟蒙教練的兒子(9歲)打球,輸給對方,她當時就哭了。回到家裡要爺爺陪她練球,一直練到很晚。”
其實在一起訓練的同年齡段選手中,已幾乎沒有人可以與陳思楊抗衡。
也正是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下,陳思楊相較其他孩子在身體上有了更多消耗,於是家裡為她制定了細緻的作息和飲食手冊。每天保證10-11個小時睡眠,早餐一碗肉餅湯、一個雞蛋、一盒奶,中晚餐也以肉食為主……她的每一天都這樣度過。
經過一年半的練習,5歲的陳思楊在打球時展現出了與她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當網友們看到如此精湛的球技時,直呼“指哪打哪”、“國家隊在等著你”。大家也不禁會問,為何中國孩子乒乓球天賦如此之高?
其實在東京奧運會後,前世界冠軍、大滿貫獲得者鄧亞萍便在採訪中談到過,“我們基層教練的水平太高了,他們如果拿出來去比,很有可能是人家國家隊教練的水平。”在這之中,是國乒一代代人的傳承,更是中國乒乓球的濃厚底蘊。
乒乓球作為“國球”,在國內的普及率無需多言。而當孩子在小的時候接觸到了乒乓球運動,接受高水平教練的啟蒙訓練後,她們有望快速提升,從而在未來走上職業道路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便形成了良性迴圈。國乒的出色成績,也離不開“從娃娃抓起”。
為了讓小思楊更好地感受比賽氣氛,教練安排她參加了新餘市兒童7歲組比賽。在年齡比自己大的一眾好手中,她勇奪第一。
至於未來是否會讓女兒走職業選手的道路,陳媽媽表示,“目前先當一個愛好來培養,但貴在堅持,今後看她的情況再做打算。”
“長大後我想成為一名運動員,因為我想打贏別人,想得第一名。”陳思楊說。國乒的榮耀,也在這一個個夢想中延續著。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