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自己出門遊玩時,發現某景區的男廁所裡,全都是女士,自家的男孩子只能憋尿,無奈之下,打了110找來警察幫忙。
涉事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國慶黃金週期間,景區一天要接待一萬多個遊客,人一下子多了起來,有的地方有點亂,也是沒有辦法的。
有人表示,女士去男士上廁所,涉嫌性騷擾,還有人將其上升到了男女性別對立的高度。其實這不是男女矛盾,而是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問題。
男性小便耗時較短,人多的時候,共用一個小便池也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女性不行,女性必須在隔間裡等上一個人出來,才能進去方便。這就意味著,同一時間段,男廁所能讓15個人解決問題,女廁所只能滿足5個遊客的需要。
另外,女士上廁所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單純解決“三急”問題,有的需要調整貼身衣物,有的需要梳妝打扮,有的生理期需要讓衛生用品“更新換代”,有的需要帶孩子上廁所。設立更多的女廁位,才能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女性遊客的平均如廁時間,要比男性多5到8倍,但是現實中,大多數景區男廁所的數量和女廁所的數量是差不多的,如果算上小便池的話,男廁所的廁位還有可能更多一些。這就導致了男廁所內寥寥數人,女廁所外排起長龍的情況。
有人說,男女廁所數量相同,才能體現出男女平等,這句話是毫無道理的,不尊重生理差異的平等,是沒有意義的。不然的話,在懷孕生子問題上,女方懷前半段,男方懷後半段,這可能嗎?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的調研結果顯示,公共廁所不足,會帶來諸多不便,很多人不敢離開自己家太遠,患有糖尿病、腸道疾病的人尤其如此,43%的患者不願意出門,56%的患者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機率,會故意少喝水,嚴重的時候,還會發生脫水的情況。
公共廁所不足,不僅會導致景區秩序混亂,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導致肥胖人群和老人久坐不動的機率大大增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英國政府加大了在公廁方面的投資,致力於讓男女廁所的比例達到1:2,北美地區人們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這被稱為“便壺平等”法案。國內的景區,也可以效仿國外的做法,增加女廁所的面積、容量,更好地為遊客提供服務。
同時,建設更多的無性別廁所也是很有必要的。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帶女寶寶出門、媽媽帶男寶寶出門、兒女帶著年事已高的異性父母出門,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該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無性別廁所的普及,能夠解決這些尷尬的問題。
有的人可能擔心,無性別廁所出現後,會與異性在私密空間內近距離接觸,這樣的話被偷窺、侵犯的機率就更高了,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實上,在人流量巨大的空間內,性侵案件的發生機率並不高,中國也不是印度,犯罪分子不至於那麼猖狂。
“男女廁所一定要絕對分開”的想法,是社會長期規訓的結果,改變的過程中,肯定伴隨著恐懼感和陣痛,但只要做好防火、通風設計,讓隔間封閉感更強,是可以獲得安全感,將好處放大,壞處縮小。
小小的廁所,其實也是大大的民生問題,最基本的人文關懷,就體現在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情上。景區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所有者,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讓人們能夠及時解決“內急”問題。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一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