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祖爽)國慶黃金週落下了帷幕。七天的假期內,國內旅遊消費持續回暖,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遊客們出遊熱情高漲,景區客流量大幅增長,紅色旅遊、鄉村旅遊大受歡迎。與此同時,“輕旅遊”的方式也備受追捧。
旅遊消費穩步回暖
10月8日,中國商報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遊出遊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減少1.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同期的70.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890.61億元,同比減少4.7%,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59.9%。
攜程釋出的《2021年國慶假期出遊總結報告》顯示,在經歷了暑期旅遊高開低走後,國慶期間各地迎來了“補償式出遊”熱潮,全國多地知名景區連續多日入園量達到峰值。
攜程研究院高階研究員謝曉青表示,今年國慶出遊總體呈現周邊、長線兩開花的局面,城市微度假、周邊深度遊、省內長線遊、跨省長線遊等玩法多樣。攜程門票、租車、主題遊較2019年同期增長分別為19%、43%、47%。
國慶期間,由於壓抑了許久的旅遊熱情集中釋放,各類景區都迎來了人流量的近期新高。攜程資料顯示,平臺門票預訂在前兩日逐步攀升、於10月3日達到最高峰,符合長線出遊多的假期預訂特點。從景區類別來看,主題樂園、動物園、科普中心及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古鎮古村等景區最受歡迎。
酒店方面,攜程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高星酒店均價達到945元,環比節前一週提升超80%。
去哪兒資料顯示,與2020年國慶同期(9.30日—10.7日)相比,國內酒店預訂量增長近兩成、民宿預訂量增長兩成。北京、杭州、上海、黔東南地區的高階精品民宿一房難求,與2019年國慶同期相比,民宿收入增長近五成。
文化和旅遊部還表示,此次國慶假期是“雙減”政策實施之後首個長假,親子旅遊、研學旅遊需求集中釋放。各地立足本地資源,精心組織各類文旅公共教育活動,取得了“寓教於樂”的良好成效。以親子、家庭為主題的特色農莊、民宿、美術館、博物館等深受青睞。專項調查資料顯示,43.3%的遊客選擇和家人出行,從出遊動機看,親近自然和親子研學的比例分別為37.2%、19.8%。江蘇省鐘山風景區內博物館群推出四大研學活動、四大專題展覽;上海市推出“建築可閱讀”專線巴士,打造“觀光車+微旅遊”的全新體驗方式,為親子游家庭提供了漫步上海、閱讀城市的研學旅遊體驗;山東省東營市推出金秋秘境研學之旅精品線路。
紅色遊、鄉村遊火熱
今年正值建黨100週年,加之電影《長津湖》刷屏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相比往年,更多遊客將紅色景點作為必打卡內容。
文化和旅遊部表示,今年國慶假期期間紅色旅遊持續升溫。各地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紛紛推出系列活動,為遊客奉上一場場紅色文化盛宴。遊客重溫紅色記憶、參訪革命遺址、聆聽紅色故事,在旅遊中感受家國情懷。北京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江西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國家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場館是國慶假期熱門紅色地標。
同程旅遊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紅色旅遊出遊人次同比增長了230%。浙江省嘉興市、陝西省延安市、江西省井岡山市、湖南省湘潭市和山西省大同市紅色旅遊熱度較高。熱門影視劇也幫助紅色旅遊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成為國慶假期最熱門的紅色旅遊景點,合肥市的延喬路雖然並非旅遊景點,也被群眾自發獻上的鮮花包圍。
除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外,鄉村旅遊在今年國慶假期期間也大放異彩。驢媽媽旅遊網釋出的《2021國慶出遊總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江西景德鎮高嶺·中國村圍繞茶文化、陶瓷文化等地域特色IP,推出大型唐風演藝沉浸式表演、幸福花海等體驗,開園三天遊客即突破7萬人次;浙江衢州餘東村、碗窯村以特色農民畫為底色,描繪美麗鄉村未來時,同樣吸引了大批城市親子游客,研學及攝影、寫生採風遊客。報告也顯示,國慶期間,驢媽媽平臺鄉村相關產品預訂人次相比2020年國慶增長有超過42%。
隨著長假以家庭為單位的出遊人群增多,今年國慶節,主題遊、鄉村遊專案也不斷創新,遊客在周邊鄉村也能體驗沉浸、互動式的多樣玩法。一二線城市周邊,長三角地區,去安吉和莫干山登山戲水、遊船賞竹,去天目湖泡溫泉、賞竹海、住竹主題客棧成為熱點;廣深地區,去惠州泡私湯、去清遠玩水、山地越野、採摘水果受到歡迎;京津地區,去秦皇島、北戴河嘗海鮮、玩沙子,到木蘭圍場、烏蘭布統林海穿越、品嚐滿蒙特色餐備受熱捧。
同程旅行大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鄉村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41%。國內各大目的地也推出了多種形式的鄉村遊專案,收割水稻、抓稻田魚等農村體驗,民間習俗、非遺工藝等傳統文化,都讓習慣城市生活的遊客們流連忘返。
“輕旅遊”受追捧
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第二個國慶假期,與往年不同,2021年國慶假期,“輕旅遊”正當時。
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受天氣和區域性疫情反彈影響,中遠端旅遊需求未能充分釋放,假日旅遊客流主要集中在省內,本地遊、周邊遊、近郊遊是主流。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為特點的“輕旅遊”“微度假”“宅酒店”受到遊客青睞。
其中,一二線城市近郊的度假型酒店、高品質鄉村民宿及主題樂園周邊酒店預定火熱,房車露營、周邊自駕成為出遊熱點。專項調查資料顯示,49.1%的遊客選擇省內跨市遊,比去年提升4.1%;88.3%的遊客出遊距離在300公里以內;選擇自駕出行遊客達到了55.8%,比去年提升10%。
去哪兒大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遊客們機票預訂時間更晚、決策時間短,只待一至兩晚成為主流。遊客的目的地也不侷限於遠方的山河湖海,城郊民宿、房車露營都可以“放飛自我”。
同程旅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受區域性地區疫情影響,本地遊、短途遊為今年國慶假期主要出遊方式,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周邊遊訂單同比2020年增長56%。因此,消費能力和旅遊資源都有一定優勢的省(區、市),旅遊市場更為活躍。
受周邊遊熱度進一步提升、城市IP持續深化的影響,區域旅遊比以往更為火熱。攜程方面表示,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為代表的都市經濟圈旅遊出行繁榮,選擇城市休閒、宅度假和周邊深度遊的遊客增多。
受北京環球影城IP帶動的關注度提升,北京市超越上海市拔得今年國慶目的地頭籌,成都市再次回升至國慶目的地前三,重慶市近年首次進入國慶TOP 5城市行列。
驢媽媽旅遊網CEO鄒慶齡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消費者對旅遊的剛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沒變。從國慶整體出遊來看,在重視安全與文旅出遊同時,周邊遊時間變長、空間變廣,追求慢節奏、深入體驗,重視品質享受。而部分國內遊時間變短,追求說走就走、錯峰出行,行程也更自由。此外,中高檔次度假酒店、特色民宿,博物館、文化景點、網紅打卡點、非遺與民俗表演,景點線上講解與人工講解預約,追求個性化、深入體驗等,都是文旅消費升級下的需求重點,也是目的地、旅行社、酒店等最佳化供給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