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關於美國中情局的研究當中,都覺得這個組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雞毛蒜皮的小事做了一大堆,卻在影響到世界程序方面的研判上水平一塌糊塗,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並沒有發揮出其作為一個情報機構的作用。
特別是在二戰以後,美國的情報系統也經常出現紕漏,比如連後來蘇聯會迅速解體沒有預料到。
由於新中國成立的時候迅速倒向了社會主義陣營,美國便一直將中國視為自己的敵人,在當年出兵朝鮮的時候,美國中情局做了不少努力,也搞不清楚中方到底會不會直接派兵干預朝鮮戰爭。
後來,在中情局的分析下,一則檔案還指出:中國軍隊不可能直接而公開進入朝鮮。他們分析的一則理由是,蘇聯人也會想要避免全面戰爭的爆發。結果呢,中國用實際行動打了中情局的臉,朝鮮戰爭的巨大成效足以說明一切。
由於美國一直採取封鎖中國的政策,擔心中國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崛起,因此中情局自然而然地把毛主席的一舉一動納入“特別關心”,可是,中情局這次又栽了大跟頭。曾經,因為毛主席一句戲言,竟然被美國當做了重大情報,這件事,還是從中情局檔案中提取的。
美國中情局的情報,到底是怎麼回事?
按道理說,美國人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科技水平,想要刺探一點情報也不算一件難事,可中情局一次又一次地栽跟頭,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馬上就開始了單方面的封鎖政策,和中國之間也壓根沒有正常的交流,兩個國家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所以經濟、文化等往來也是幾乎沒有的,再加上中國各方面的保密措施相當到位,美國想要搞到情報,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可他們也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在港澳等地區還設立了專門的情報部門,目的就是為了從各種遊客、商人或者瞭解中國的人那裡收集資訊,順便買幾份報紙,從上面的內容來分析中國當下究竟有什麼樣的政策。
這麼一來,這些中情局的特工們沒有多少是真正搞情報的,反而都是在做“閱讀理解”。中國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成功在朝鮮戰場上逼退了美國人,這件事也搞得美國人半天都喘不過來氣。
到了六七十年代,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主要關注點就是在於毛主席到底啥時候退休,他們當年還有個專門的“波羅系列”,這些檔案在進入新世紀以後才被披露,其中記錄了不少中情局情報專家對於毛主席接班人的種種推測。
1962年,中情局製作了一份機密檔案,裡面有不少關於毛主席公開講話和接受採訪的訊息,他們對這些訊息進行了分析,還作了一個推測:
注意到毛主席在近期公開露面中狀態不是很好,而且寫作的內容也漸漸減少,很有可能是在為退休做準備,毛主席也很有可能在八屆十中全會上宣佈退休。
這些捕風捉影的推測,中情局的人可是深信不疑,他們還順著這個邏輯繼續推測下去,覺得一旦毛主席退休的話,那麼頂替位置的人極有可能是劉少奇,還覺得如果劉少奇上臺以後,則會非常有可能改變毛主席在過去的一些政策。
咱們知道,在中情局這份絕密調查報告出爐的一年前,毛主席在北京接見了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他們倆這次談話中,毛主席非常隨意地談到了自己的生死觀,並且還說了接班人的問題。
中情局的專家馬上把這些話給無限放大,他們覺得毛主席突然說出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是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所以開始考慮將來交給誰去接班。
可這次事件的另一位當事人蒙哥馬利都覺得,毛主席的身體看上去非常硬朗,而他所談論的這些問題也是一種豁達的表現,這也說明毛主席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可美國中情局這會已經是油鹽不進了,無論聽到什麼其他的內容都不相信,就非要一門心思去研究毛主席的身體問題和接班人的問題。這樣一來,這樣簡單的幾句聊天就被美國人當成重要情報,並且開始了長篇大論的分析。
中情局經過更加細緻的調查後發現,毛主席和劉少奇的年齡僅僅差了五歲,可真的要考慮接班人,那麼這個年齡差距還是有點小了,為了保障連續性,那麼中共當時很有可能再找一個“第三人”。
而這個“第三人”,才是中情局想要研究的真正重點,他們先研究了一批老一代中共革命元勳,發現他們的年齡都有點大了,比如朱德元帥、董必武等人,然後他們又排除掉了陳毅、李先念這些年齡並不算很大的人。
一陣搗鼓,他們最終又定下了兩個人選:周總理和鄧小平。
可是,中情局內部又接著進行了激烈討論,他們排除周總理最後要接任劉少奇的打算,他們覺得周總理屬於“溫和派”,他在毛主席旁邊起到輔佐作用還是很大的,真要上去佔據主導地位似乎不太可能,於是他們最終將目光鎖定在鄧小平身上。
不過,讓中情局這些專家們尷尬的是,沒過多久以後,中國內部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也導致他們的預測完全落了空。
中情局屢屢出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美國人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情報的龍頭大哥,他們也確實有著很多傲人的戰績,可判斷錯誤的情況也依然不少,這些原因也多個方面造成的。
舉個例子,在1958年的時候,中情局作了一份報告,裡面提到“中國肯定將會和蘇聯建立起牢固的同盟關係”,還會“一直承認莫斯科作為世界共產主義的領袖”,這話說了並沒有多久,中蘇之間便開始出現了摩擦。
這些在當時也並沒有影響到美國人的決策,他們還覺得,中蘇之間的摩擦也僅僅只是暫時的,因為這兩個國家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報團取暖也是一個必然現象。分歧也是因為雙方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有一些衝突。
不過在接下來,他們都會採用較為溫和的方式來給彼此留下一些餘地。
結果就是,二十年過去了,美國依舊沒有看到中蘇重新和好。
這些結論的錯誤,也都源於中情局偵查工作的誤判。
在冷戰年間,美國想要獲取情報,通常都是基於空中偵查、諜報和無線電偵查等方式,中國也採取了各種各樣的隱蔽措施,所以這些看似高科技的手段,在實際行動中並沒有特別的效果,所收穫的情報內容甚至還不如直接找人花錢上街買一份報紙。
情報戰的核心在於“人”,美國此前扶持的是國民黨政府,不過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國民黨部隊四散而逃,也完全喪失了捲土重來的能力,那些最初隱秘在各個角落裡的情報人員也基本都被挖出,這些也讓美國的情報工作基本上得重頭再來。
時間一長,中情局對於中國的情報就連真假都分不清了,所分析出來的結論可信度又能有多高呢?
當年毛主席和蒙哥馬利的談話中,甚至還提到了“自己隨時準備滅亡”,還開玩笑提到了五種“死法”,如果中情局稍微瞭解一下中國的人文環境,就不會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
後來,另一則傳聞顯示,毛主席在1966年於上海做了一場手術,後來又有訊息傳來,說“毛主席已不能連貫說話,並且經常找不到自己的思路”。這些訊息竟然是從阿爾巴尼亞來的,這也正好說明了中情局在那個年代僅僅只能透過間接途徑來獲取中國領導人的相關狀況。
他們非常關心中國的政治舞臺,這背後的邏輯很好理解,可他們竟然會天真將毛主席的身體狀況視為重點而大肆調查,所謂的情報也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猜測,根本找不到確切的證據可循。
此後的歷史也直接說明了,毛主席不僅沒有和中國中情局預料的那樣,反而繼續了十幾年的執政生涯,一直到了1976年病逝,這十幾年間,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也搞得中情局的官員們面對各種各樣的情報摸不著頭腦,不過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始終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他們沒有辦法理解毛主席玩笑話中的幽默,反而調查了半天后卻發現一切都是徒勞的。
那會,世界上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正在借鑑毛主席思想掀起了反帝反殖民地的運動高潮,這也充分說明了歷史唯物主義在世界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中情局的一次次失敗,也是他們總是用西方的政治框架去考慮著中國的問題,帶著有色的眼睛去檢視眼前發生的一切,拿回來的情報,甚至有很多連字面意思都沒能理解。
不過,對於美國的情報工作,還是不能小看,在1964年的時候,他們便已經猜到了鄧小平將會成為繼承人,並且給出的理由頭頭是道,只不過鄧小平接任的時間比他們想象的晚了十幾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