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誕辰110週年,明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也將迎來百歲壽辰 。9月15日,南開大學省身樓報告廳裡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講座。83歲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葛墨林教授,面向200餘名南開師生講述了陳省身與楊振寧的深厚友誼,回憶了兩位先生不平凡的學術道路。
一位是公認的偉大數學家,一位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兩位先生均與南開淵源深厚,他們二人之間,有著70多年的深厚情誼。
“楊振寧先生的父親楊武之是陳省身先生的老師,而楊振寧先生又是陳省身先生的門生。他們之間有著雙重的師生之情,他們的感情和理解之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葛墨林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到陳省身先生去世前,楊先生幾乎每年都會來探望,兩人之間亦師亦友,其深厚情誼也傳為一段佳話。”
講座中,葛墨林透過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講述了陳省身和楊振寧在南開園的點滴過往,梳理了兩位先生為國家發展、為南開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南開大學原校長侯自新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張偉平,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尤建功、唐梓洲等專家學者也到現場聆聽了講座。
“陳先生是公認的偉大數學家,他發展了Gauss—Bonnet(高斯一博內)公式,被命名為‘Gauss-Bonnet-陳省身公式’,提出了‘陳氏示性類(Chern Class)’,成為經典傑作。他是傑出的愛國者,為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數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的一生,經歷創辦了原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南開數學研究所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數學家。”葛墨林講道。
1985年,陳省身建立了南開數學研究所(現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考慮到數學與理論物理密切結合的特點,1986 年秋,陳省身邀請楊振寧在南開數學研究所籌建理論物理研究室。楊振寧提議葛墨林加入南開數學研究所,籌建理論物理研究室。經過三十年切實的工作,該研究室在量子可積系統,楊---巴克斯特方程、量子群、紐結理論等及其物理應用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
葛墨林回憶,“理論物理研究室沿著楊振寧先生的指導和研究方向,在陳先生支援下,迅速踏入國際行列。我們招收的研究生多數來自東北師大、蘭州大學、湖南師大等,他們的特點是愛國、愛物理、為人厚道。在二十幾位博士生畢業生中,現有六位成為長江、傑青,其中一位當選中科院院士,三位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這些是我們學術體制改革的成果,可以說,陳先生創立的學術特區,以全新管理模式,促進了學術發展。”
在葛墨林看來,“陳先生的睿智、深邃、幽默,對後輩的關懷,一生銘記。他辦研究所的原則是九個字:‘少開會,無計劃,多做事’。問起理論物理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他回答得很簡練:‘就做振寧的方向,誰不做,誰就走’。”
而自1977年便與楊振寧先生認識、共事的葛墨林,對楊先生在物理領域做出的傑出成就充滿了肯定與敬意。
“他提出的楊-密爾斯(YM)規範場,開創了非阿貝爾規範場新天地,在數學方面引發SDYM方程求解與幾何結構的熱潮,促進了物理與拓撲的聯絡。在物理方面,顛覆了人們對原有侷限於電磁場(U(1)規範場)的認知,引發了標準模型、漸進自由,非阿貝爾場的重整化,動力學QCD等,使基本粒子理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他提出了楊-Baxter方程,其後被擴充套件成數學物理巨大領域,形成用Bethe Ansatz求解非線性可積模型的基礎。他引發了孤子量子化理論,導致spinor被預言並觀測到;他在數學方面促進了辮子群、量子群(包括Yangian)的出現……這些都是物理的寶貴財富!”
學生的成績離不開老師的培養。葛墨林表示,“陳先生常常有獨到見解。比如我們同他談話時常說‘培養學生’‘教好學生’。他說:‘學生不是靠教出來的,好學生是學出來的。’教師幫助學生成長,好學生要自己好學,努力學,有悟性。同陳先生談多了,我們總結出他有關成才的‘公式’:興趣—勤奮—悟性—創造—機遇—成才。”
“楊振寧先生是一位十分忠厚的長者,什麼事都可以和他辯論。我們那時候同學們上課,互相‘爭吵’、質疑、討論是常態。”一談起兩位先生,葛墨林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這場特別的講座,是為了祝賀楊振寧先生即將到來的百歲華誕,更想以誠摯的敬意感謝陳省身和楊振寧兩位先生對中國數學、中國物理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張國權教授說。
“無論是陳先生還是楊先生,他們一生在做學問過程中,都始終嚴行嚴律。”葛墨林語重心長道,“‘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是陳先生在創辦南開(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時提出的辦所方針,三十多年來,一代代南開人始終堅守著這十二字方針。希望現在剛剛步入南開園的你們,能夠繼續沿著前輩們的腳步,緊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真正為國家發展作出你們這一代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