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少演員能夠在熒幕活躍幾十年,但是王馥荔這位老藝術家做到了。
曾經一部《金光大道》讓她聞名整個中國,當年與龔雪、劉曉慶、潘虹並稱為"四大名旦"
可是如今除了劉曉慶,也就只有王馥荔還活躍在熒幕前。
不過王馥荔還是幸運的,她這麼多年的演藝生涯都可以說是穩紮穩打一步步走向輝煌,並且在巔峰之後她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演戲。
雖然劉曉慶作為"四大花旦"之一還活躍在演藝圈,但是這也永遠掩蓋不了她眾多的黑料和曾經入獄的醜聞。
而王馥荔也一度被稱為"天下第一嫂",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她如今的生活也是羨煞旁人。
她的兒子王驍如今也躋身為黃金配角,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流金歲月》,王驍也成功繼承了母親的衣缽。
一、
王馥荔1949年出生在江蘇徐州,
雖然祖籍在天津,在南方長大,王馥荔骨子裡充滿了江南女子的溫婉與柔情。
王馥荔算得上是出生在京劇世家,她的父親是一位京胡老師,不僅教學生唱戲,自己也痴迷於戲曲,王馥荔受到父親的影響,京劇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裡生根發芽。
四五歲的時候,她一大清早就跟著父親一起去練習唱戲曲,吊嗓子、走臺步是她那個年紀最容易學會的基本功。
後來為了進一步學習京劇,十二歲的王馥荔便被父親送到了江蘇戲曲學院,為了能夠讓她得到專業地訓練父親也是煞費苦心。
因為過人的天賦再加上小時候父親的教導,王馥荔學起戲曲來總是非常地快,她逐漸成為班上最有潛力的學生。
但這時候的王馥荔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計劃好的戲曲之路最後卻把她帶向了演藝圈。
1967年王馥荔從學校畢業,卻剛好趕上了那個特殊的十年,文化藝術一度蕭條,王馥荔也隨之被下放到農村種棉花,好在同年她就被調回了省城,並且加入了江蘇上的京劇團作為一名京劇演員。
而她在京劇史上一戰成名還是在七十年代,那一年柬埔寨國王應邀來南京觀看《沙家浜》,誰知道主角演員卻突發緊急情況唱不出聲,沒辦法只好找王馥荔頂替完成演出,也正是因為這場演出王馥荔一戰成名。
但是成功的道路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唱京劇最費勁的就是嗓子,每天各種吊嗓子練習稍不注意保護,演員的嗓子就會出現問題,像之前的演員一樣會突發失聲。
在京劇團裡奮戰多年的王馥荔也少不了會受傷,後來為了治療嗓子她也暫時告別京劇舞臺 一段時間。
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機遇就是來得那麼突然,去治療嗓子的王馥荔卻意外進入了演藝圈。
1973年,電影《水上游擊隊》開拍,當時演員都定得差不多了,唯獨就是一個充滿水鄉氣息的江南女子的角色還沒找到演員。
巧就巧在之前去治療嗓子,王馥荔遇見了張勇手等著名演員,他們覺得唱京劇的王馥荔氣質非常好,所以就推薦他去扮演那個江南女子,這也成為了王馥荔進入演藝圈的第一個作品。
好事多磨,這部電影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得到上映的機會。
雖然處女作慘遭冷板凳,但是這並沒有打擊王馥荔的信心。
雖然電影沒有上映,但是王馥荔過硬的專業能力還是得到了很多演員和導演的賞識,這也為她後來的成名奠定了基礎。
雖然是京劇演員,但是拍攝《水上游擊隊》時王馥荔就像是觸了電,這彷彿是一種來自血液裡的覺醒,她對演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出演電影電視劇與表演京劇不同,但是萬事萬物都是相同的,王馥荔後來的表現也讓所有人耳目一新。
終於在1975年,二十五歲的王馥荔等來了一戰成名的機會——《金光大道》。
在京劇裡一直表演花旦的王馥荔在這部劇中卻出演了淳樸、老實的農村婦女"呂瑞芬",
脫下了華麗的衣裝,王馥荔用精湛的演技證明自己的實力。
《金光大道》也成功讓王馥荔一炮而紅,也正是因為"呂瑞芬"這個角色,讓她獲得了"天下第一嫂"的稱號。
三、
"呂瑞芬"打開了王馥荔演繹的大門,一炮而紅之後,越來越多的導演關注到這位唱京劇的新人。
1980年是各大影視界的"小花旦"崛起的年代,演藝圈的女明星們百花齊放、爭奇鬥豔,想要在這火熱的影視界掙一口飯吃實屬不易。
1980年的王馥荔竟然等來了著名導演謝晉的邀約。
《天雲山傳奇》是導演謝晉十分看好的一部作品,女主角"宋薇"的人選一直不好確定,"宋薇"是一個清純可人的女學生,但是在劇裡宋薇年齡跨度大,並且性格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難確定演員人選。
不過導演謝晉卻一眼發現了充滿靈氣的王馥荔,這也是她第一次面臨角色上的挑戰,很顯然,王馥荔的演出很成功,"宋薇"這個角色也成功助她的演技更上一層樓。
出演了幾部影視作品之後,王馥荔就逐漸有了感覺,之後的幾年也是出演了各大電影電視劇,收穫各項獎項不說,王馥荔本身也成為了票房和收視率的保證。
從百花金雞雙料影后到初代金鷹女神,王馥荔的名字在演藝圈一直是天花板一樣的存在。
從純情少女到鄉里婦人,從樸實的農村姑娘到受盡凌辱的苦命女人,不管是大人物小人物,正派還是反派,王馥荔的表現總是給人驚喜。
演藝圈見證了從少女到老婦人的王馥荔,什麼年齡接什麼戲是王馥荔演戲的原則,所以每次她表演的角色都能讓觀眾印象深刻,這背後是她能吃苦、不抱怨、專業能力過硬的表現。
為了追求效果逼真,王馥荔會捱打到臉部腫起來以保證劇情的引人入勝,為了能夠深入瞭解角色性格,王馥荔會徹夜研究劇本做筆記,只為在觀眾面前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
她的名氣和努力是完全分不開的。
四、
在演藝事業上風生水起的王馥荔卻是"英年早婚",她與丈夫的愛情故事至今仍是娛樂圈的一段佳話。
古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佳人一笑,李隆基"一騎紅塵妃子笑"差點葬送了大唐百年基業,自古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但是我們卻沒見過多少英雄會為了美人而放棄江山。
不過王馥荔現在的丈夫卻是為了愛情,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滾滾紅塵,一生得這一人也足矣。
王馥荔的丈夫是導演王群,二人至今相伴四十餘年,一直夫妻恩愛,都說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全心全意支援她的男人 ,王群就是那個心甘情願為了妻子放棄一切的男人。
都說愛情始於顏值、忠於人品,王馥荔和王群的愛情故事還要從那部電影《水上游擊隊》說起。
當時王群也是和王馥荔一樣,是去試鏡的演員,王馥荔當時已經是名冠京城的著名花旦,但是王群還是一個黑黢黢的無名小卒,二人沒什麼交集不說,光從那個時候的情況來看,這樣身份地位懸殊的兩個人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但是緣分十分玄妙,沒到最後誰又知道抱得美人歸的是誰家少年郎呢?
當時的王馥荔其實是有物件的,中國的婚姻講究一個門當戶對,雖然當時她的男朋友也是搞藝術的,但是兩家家庭懸殊太大,縱然結婚了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所以在父母的阻撓下,王馥荔與男朋友分手了。
而王群這邊也不清淨,他雖然沒有女朋友,但是他周圍的朋友包括他的領導到處給他張羅找物件,但是王群這個時候已經對王馥荔一見鍾情,哪裡還有心思與其他姑娘相親呢?
於是他都選擇一一回絕。
五、
說起來王群的領導也是一個熱心腸,屢次給下屬介紹物件都慘遭拒絕。
他便去問王群原因,誰知道這個憨厚靦腆的小夥子竟然看上的是王馥荔,領導大腿一拍,便是要給這兩個年輕人牽紅線。
不過由於王群當時實在是太靦腆你,也不怎麼說話,所以當時他剛進劇組的時候,王馥荔對他的印象並不是特別友好,她好長一段時間都認為王群是一個非常冷漠的男人。
不過人是需要慢慢了解的,在劇組拍戲的那段時間,正好促進王群與王馥荔交流感情,隨著相處的久了,王馥荔才發現,王群冷漠的外表下是一顆柔軟的心,他不僅做事拍戲十分認真負責,對自己也非常照顧,是個實打實的暖男。
只是此時的王馥荔還不知道,王群對她早就情根深種。
拍戲總是要結束的,二人的關係僅僅發展到了友誼《水上游擊戰》的拍攝就結束了,但是二人的緣分並沒有隨著劇組的解散而解散。
二人都到了適婚年齡,自然也是少不了親朋好友的催婚,王群拒絕了所有的相親介紹,軍人出生的王群也十分耿直,但是他的領導可不能看著手底下的兵打光棍啊,於是便化身月老撮合王群與王馥荔。
二人結合最大的障礙卻恰恰是身份的問題。
因為當時還處在特殊時期,王馥荔的父親因為政治原因受了處分,而恰巧王群又是軍人的身份,與王馥荔在一起就以為他可能會失去軍人的榮譽,甚至被開除D籍。
知道了這件事,王群的領導也極力勸他放下這段感情,但是執拗的王群愣是不聽勸。
六、
在王群看來,王馥荔就是他這輩子要娶的女人,哪怕領導找他談話談了幾十次,王群也絲毫不動搖要娶王馥荔的心,然而自己的事業卻面臨全面崩盤甚至前途不保。
為了娶王馥荔,王群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部隊,一個男人為了迎娶真愛放棄事業和追求的例子真的不多見,而王馥荔得知了王群的犧牲,也十分感激.
他們夫妻也風風雨雨走過了四十多年,雖然王馥荔只是一句"知道了,謝謝你",最簡單的話往往是最真摯的情感的表達。
雖然他們二人的結合一直是不被看好的婚姻,但是就是這段不被看好的婚姻卻走過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並且他們二人依舊恩愛如初。
結婚後,王群一直是王馥荔背後默默支援她的男人,不管事業上再多的委屈憋悶,只要回到家,王群的一個擁抱都足以給她安慰。
王群為了娶王馥荔放棄事業,王馥荔也曾為了生下兒子王驍面臨事業危機。
1978年,王馥荔的演藝事業正漸入佳境,不管是父母還是朋友,都勸王馥荔要堅持事業,千萬不要再這個節骨眼生孩子,
並且團裡也規定了女演員必須要在三十五歲之後生孩子。
但是王馥荔不願意,二十九歲懷孕之後她就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哪怕會影響演藝事業她也絕對不會放棄孩子和家庭。
他的丈夫為了她連事業都可以放棄,她為了王群生一個兒子又有何不可呢?
於是王馥荔冒著被團裡開除的風險生下了兒子王驍,也正是現在我們十分熟悉的青年演員王驍。
七、
如今的王馥荔真正算得上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丈夫是圈內導演,兒子是事業漸入佳境的演員,現在七十多歲的她真正可以享清福了。
而她的兒子王驍選擇走演藝的道路是她沒有想到的,雖然當初她也極力反對,但是也實在是不忍心阻攔兒子追尋自己的夢想。
身為演藝圈的老前輩,她也完全可以動用自己的人脈讓兒子少走一些彎路,但是她沒有,她說在家他是我兒子,在外面他就是演員王驍,自己的路要自己闖。
現如今王驍也在演藝的道路上逐漸風生水起,作為老母親,王馥荔也是可以完全放寬心,任憑兒子闖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