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慕名去了趟承德,也是最難忘的一次旅行。
從北京乘高鐵不到1個小時就到承德南站了,很快。感覺還沒出北京城,只是從一個區到了另外一個區一般。列車即將到達承德南站前,聽到車上廣播:“承德南站就要到了,請下車的旅客做好準備”。我這才突然意識到馬上要下車了,心裡在想,是不是聽錯了,怎麼不見車窗外城市的高樓大廈,更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承德到了嗎?再仔細聽聽確認,是承德南站。當列車停穩後,隨著下車的人流來到了承德南站前廣場。這才四處張望,給我第一印象是:這裡沒有太多高大建築,遠處卻有綠油油的山巒;第二印象是:雖說是正值炎熱的八月,不時有一股股微風襲來,感覺涼爽易人,呼吸暢然,空氣是別樣的新鮮,像是天然的氧吧!這時,一位年輕女士熱情地說道:“請問,您是來旅遊的吧?”我趕忙點頭稱是。女士禮貌地說:“歡迎您來承德旅遊,請您乘坐承德旅遊專線大巴車。”我愉快的上了大巴車。
我們的車離開了承德南站,向市區方向駛去。與其說向市裡駛去,不如說是向城裡駛去更恰如其分,因為承德也是有“城”的城市。一般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都是有“城”的;一般新興的歷史較短的城市是沒有“城”的。我承德之行的第一站,是遊“避暑山莊”。在大巴車上,我一邊聽引導的介紹,一邊觀看車外的景色:沿路一面是街區,一面是寬寬的河流。我被河流所吸引,只見滿床清澈河水盪漾,泛著小小的浪花,像似條長長絲巾蜿蜒飄零在城市間,又好像天上的銀河灑落人間。河的一面有牛郎在忙碌,河的另一面有織女在穿梭。幾乎從整個城市穿過的河流有多座彩虹橋搭接相連,一道道彩虹將這座城市打扮地更加多彩,形成了多條靚麗的風景線,迎接川流不息的人們。這條河當地叫武烈河,是承德的“母親河”。車很快來到了避暑山莊門前。
走進承德內城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本地人多稱為“離宮”。它是承德的內城,是當年只有皇帝和身邊宮廷人員才可在內處理事務和生活的城域,是皇帝登朝理政、接待外國使節的場所。相當於北京的“紫禁城”。
一路來到熱河行宮門口時間才是上午8點左右。我身體毫無疲憊感,再加上進宮一覽心切,想盡快一飽眼福,抬頭仰望熱河行宮的正門---麗正門。麗正門是當年皇帝出入行宮之門,看到麗正門皇家氣派,莊重威嚴。我立刻買票走進了當年只有皇帝才可在此避暑的莊園。進門後,第一眼看到的是前方門匾上鑲有康熙皇帝提寫的“避暑山莊”四個大字。
行宮還有一座大於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城門,叫德匯門。此門也主要是供外地客人遊覽進出之門。承德本地人主要是走麗正門和德匯門之間的小門,叫城關門。
進入內城核心區
走過鑲有“避暑山莊”四個大字這道門坎,才正式領略到當年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與生活起居,同皇后及嬪妃們在一起的密聞趣事。這裡是園中園,是整個莊園的核心部分,是宮殿區,也叫避暑山莊博物館。前面幾座宮殿是皇帝上朝處理政務的場所,後面幾座宮殿是皇帝休息就寢,與娘娘、妃子們娛樂生活的場所。
在宮殿區,就可瞭解半個清朝史,是遊覽的重點部分。這裡我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加關注,看我往期文章《由城市發展來龍去脈 去探究城市發展真諦》裡由詳細描述。
山巒區景色易人
出了宮殿區,就到了園內乘車上山之行地點,我毫不猶豫坐上了山巒區觀光電瓶車。有朋友會問,為什麼要坐車上山?走路遊覽不就得了。要知道,避暑山莊很大,是頤和園的兩倍。山巒區面積約佔全園的五分之四,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為了更好地察看熱河行宮的全貌,也是為了節省時間而為之。
八月的承德,晴空萬里,豔陽高照,氣候宜人。遊覽車是敞篷式的,沒窗子和玻璃,車子行駛起來,涼風撲面而來,好爽快、好愜意。
觀光車順著蜿蜒的山路悠悠行駛,只見路兩側密草叢林幽深,古松佔比較多,不時看到古樹被幾根直杆支撐保護,樹幹上掛有標牌,記載久遠年代等字樣;不時出現古建房屋,每一座古屋都有其名稱和典故;看到路兩側樹木高大茂密,山巒起伏,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山泉飛濺。
車似在原始森林中爬行,我們來到了環山遊的第一個停留站點“四面雲山”,是一座別緻的涼亭,上懸康熙題的“四面雲山”大字牌匾。放眼望去,峰巒疊嶂,群山連綿不絕,綠色鮮嫩,景色怡人。
離開了四面雲山亭,車子向更高的山上攀爬,時常有九道十八彎的險要。不多時,遊覽車來到了第二站,是山莊北邊的圍牆。圍牆酷似秦長城,過去清兵走在城牆上巡邏。這也是環山遊覽車停留的又一個景點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個地方。在這裡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外八廟其中金碧輝煌的小布達拉宮、班禪行宮、普寧寺等全貌。
環山車停留的第三站是“青楓綠嶼”。是一組由門殿、正殿、轉角房、月臺組成的庭院。穿過月亮門,直達正殿,清帝康熙乾隆上山累了小憩的地方。此處遍植楓樹,鬱鬱蔥蔥。每年中秋佳節,乾隆皇帝策馬登山,臨此聽鳥觀山,登高賞月,吟詩誦賦。正殿匾為“風泉清聽” 。殿內有一套編鐘,室內西側有一穿著打扮酷為宮中侍女在演奏。東側有一些小桌凳,是觀眾席。院子的廊房,走累了可以在這裡休息。
這裡,還有一“冷宮”。據說當年,乾隆喜歡的一美女被封為妃,並十分寵幸於她。這位美女也時常與乾隆胡鬧致使過分。一次,乾隆大發雷霆,就把她關在了青楓綠嶼好好反省,每日管她伙食。但時間久了就忘了她,伊以為皇帝冷卻了她,心有不甘,就懸樑自盡,後青楓綠嶼正式成為了冷宮。
欣賞完青楓綠嶼,我們的觀光車子又啟動了,不再是上山,而是開始下山,很快就來到了下山平原區的萬樹園草坪區域。
平原區美不勝收
草坪有半人多深,樹木繁多,各種鳥類飛來飛去盡情嬉戲;時不時還會有三五成群梅花鹿出現。據說,當年皇上經常在此獵物。萬樹園不遠處就是永佑寺。
看到壯觀的永佑寺,我走了進去。永佑寺位於山莊內九處寺廟之中,是規模最大的一處,“永佑”取其永遠保佑安寧的意思。寺院位於萬樹園東側,座北朝南,沿中軸線依次排列山門、牌坊、天王殿、正殿、後殿、舍利塔及御容樓等建築。其中舍利塔又稱六和塔最突出,在當朝時耗資亦是巨大的。
湖泊區園林藝術精髓
我漫步走到湖泊區,站在金山寺最高處,向四周張望,進入眼簾的是大清朝原汁原味的園林藝術,堪稱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最高範例。一有仿西湖蘇堤而建的“芝雲堤”橫穿湖中心,連線湖中的三個島嶼。湖中蓮荷如蓋,沿岸柳綠花香,美極了。二有“熱河泉”水永注不斷,堪稱一絕。三是湖泊區濃縮了中國江南美景: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佈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湖中兩個島建築各異。一島上的“如意洲”,有假山、涼亭、殿堂、廟宇、水池等建築,佈局巧妙,是風景區的中心;另一島上的“月色江聲”,是一座精緻的四合院和幾座亭、堂組成。每當月上東山的夜晚,皎潔的月光,映照著平靜的湖水。
親臨在避暑山莊之中,如同穿越了歷史時空,回到了當時清朝的皇家園林。親臨其境,看不到城市的現代建築,聽不到車水馬龍的喧鬧聲;沒有任何仿古建築,全都是儲存下來難得的皇家園林歷史藝術寶藏。
園內建築風格特別
園內建築眾多,其規模都不大。殿宇宮頂多彩用藍色琉璃瓦,圍牆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金黃色琉璃瓦、紅牆,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區別。山莊的建築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避暑山莊不同於其它的皇家園林,融南北造園藝術的精華於一身。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享有“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和“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的盛譽。
整個莊園耗費了我一天的時間,也只能走馬觀花大致粗略看看,要想看全、看細,還需一兩日。
晚上走走承德的外城
承德外城。所謂外城,是指內城以外仍存在城池的區域,是當時王爺、達官顯宦居住地,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生活的區域。在內城外不遠處,可見殘存不多的城牆,是共人們鑑賞觀看的。小南門、火神廟、竹林寺、鐘鼓樓、佟王府也只剩其名了,並無其實存在。如今的南興隆街和北興隆街沒有了當時盛世熱鬧場面。當時的清朝西街和清朝東街還存在,據說也經過了修繕翻新。皇帝經過的御道--西大街還現存有三道牌樓、城隍廟、文廟,東大街還存在督統府,接近行宮的麗正門大街路旁關帝廟還存在。
著名的外八廟
吃過早飯,大巴車已在等侯,急忙上車,不再收車費。在承德旅遊乘坐大巴是20元,3天內不再付費,服務也很周到熱情。今天是第二天,我參觀了大佛寺、小布達拉宮、普樂寺。
普寧寺
車很快到了普寧寺景區。普寧寺景區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寧寺和普佑寺組成,兩座寺廟先後修建於1755年(乾隆二十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取普天之下安寧、保佑天下眾生之意。普寧寺當地俗稱“大佛寺”。內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普佑寺是喇嘛研習佛教理論典籍的經學院。這裡僧侶雲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聖地。大量遊客是奔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來的,值得一看,是全國僅承德獨有的。
普陀宗乘之廟
我們的車又來到了第二站,普陀宗乘之廟。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景區坐落於避暑山莊正北獅子嶺南麓。
景區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組成,兩座寺廟先後修建因仿拉薩布達拉宮和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而建,所以也稱小布達拉宮和班禪行宮。
沒到過西藏、沒去過拉薩的朋友,建議您來承德布達拉·行宮看看,仍然可領略藏族風土人情。承德小布達拉宮與拉薩布達拉宮只是大小區別,兩者均為藏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雄偉莊嚴。承德布達拉宮屋頂蓋瓦為含金黃瓦,金碧輝煌。
小布達拉宮,依山勢而建,氣勢宏偉,富麗堂皇,尤為壯觀。踏步臺階很多、很陡,走上去很累,上去之後,會有驚喜,別有洞天。
普樂寺
參觀的第三站是承德普樂寺。普樂寺俗稱“圓亭子”。主體建築旭光閣,重簷圓頂,與北京天壇祈年殿類似,閣內頂部圓形藻井,龍鳳圖案,中心雕金龍戲珠。
走進寺門,在門南側,有一棵大樹酷似倒立的男性;在門北側,有一棵大樹酷似倒立的女性。
此寺廟的修建,也與新疆有關。清朝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後,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一帶的哈薩克和蔥嶺以北的布魯克特每年都前來大清朝供,為表示對西北各民族宗教的尊重,加強中央政權統治,乾隆遂決定修建此廟,敕賜“普樂寺”。
閣中主體“曼陀羅”上供有一尊銅製藏傳佛教密宗佛像,稱“上樂王佛”。值得一提的是,“上樂王佛”亦稱“歡喜佛”。有兩個男女佛親密摟抱接觸。普樂寺內有大大小小成對“歡喜佛”共遊人參關。遊人可以買回做紀念品。
“歡喜佛”唯有在承德皇家寺院才出現,在全國其他寺廟是沒有的。
後記
在承德市兩天旅行結束了,收穫滿滿。棒槌山、蛤蟆石,雙塔山、鼎盛王朝等等眾多景點,沒有去、沒有看,是為了留有念想,好明年再來光顧。第三天,乘承德至塞罕壩旅遊專線車去領略了塞罕壩天然氧吧和大草原的美景。
感悟
一、承德不愧是第一批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純古建名勝多,名副其實。
二、承德空氣質量很好,環境整潔。兩天來均是在吸氧的感覺。
三、承德人好客熱情,禮貌待人,留下很深印象。
四、語音相近,親切感強。北京人說話兒話音多些,承德人更接近普通話。
五、生活習慣,兩城基本一致。承德人更悠閒自得一些。
六、體會來承德觀光旅遊乘坐高鐵更輕鬆快樂,比自駕來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