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日益強大的中國空軍無疑是世界發展最快的空軍,從殲5到殲20,中國空軍不但對周邊其他國家和地區擁有了巨大的優勢,三代戰機的數量也壓倒了正在縮水的美國空軍,在美俄國空軍眼裡,中國空軍的主力武器-戰鬥機到底外於什麼水平呢?
一: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空軍一代戰鬥機
在50年代中蘇友好期間,首先援助了米格17飛機,1957年9月6日,中國航空工業委員會主任的聶榮臻帶領中國工業代表團赴蘇聯談判引進飛機、火箭和導彈,經過20多天的曲折談判,中國引進了米格-19飛機和5種導彈,蘇聯在1957-1958兩年交付了相應的技術資料,實物樣品,派了技術專家來華。隨著中蘇關係日趨緊張有關,蘇聯不願意花氣力幫助中國了,中國仿製的殲6飛機出現了嚴重質量問題不得不重新試製,1961年2月,蘇聯突然又同意轉讓米格-21殲擊機生產特許權,歷時20幾天談判後,蘇聯無償地給予中國米格-21飛機和K13空空導彈全套生產技術資料,同時中國花了9032萬元人民幣購買了生產120架飛機所需的材料及附件,還有一架樣機和兩臺發動機,這也是蘇聯最後提供的殲擊機技術,
10年間中國花了4.2億美從蘇聯引進了設計、裝置、專家,實習費、技術資料費,仿製了米格-17(殲-5)、米格-19(殲-6)、米格-21(殲-7)等型戰鬥機,以及圖-16(轟-6)中程轟炸機,當然,蘇聯轉讓的是圖紙、技術資料和工藝裝備,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中國只是掌握了複製技術,所學到只是佔蘇聯航空技術含量很小的一部分,這些蘇援老本中國一直吃到八十年代,而且沒有任何重大進步。中國空軍的主力殲擊機是1962年投入使用的殲6飛機,一共有近4000架,蘇軍總參情報部發現中蘇邊境的殲6殲擊機很少作超低空飛行,主要是殲6殲擊機是晝間殲擊機,缺少機載雷達,缺乏導航系統,完全靠飛行員肉眼操縱,在大片雲層覆蓋的地區無法追逐目標,很長一段時期連紅外製導空空導彈也沒有,少量仿製前蘇聯的K-13紅外空空導彈根本不能在複雜氣象條件下使用,
蘇聯部署在遠東地區的圖一22M“逆火"遠端轟炸機讓北京乃至長江以北都處於其打擊半徑之內,如果在複雜氣象或夜間入侵,中國空軍根本指望不上殲6飛機攔截,只有紅旗2防空導彈和高射炮可用,即使在白天,殲6殲擊機也追不上圖一22M“逆火"遠端轟炸機,攔截時需要先轉彎到圖一22M“逆火"遠端轟炸機後面才有機會開火,而轉彎時就會被圖一22M“逆火"遠端轟炸機以超音速突防的甩開,毫無追上的希望。1979年4月,中國空軍一架殲6飛機在越南海防以南80公里的海後縣境內撞上了海拔1000米左右的陡峭山體,蘇聯駐越南軍事顧問小組勘查後發現和60年代初停產的米格19S型沒有多少區別,飛機上電臺毫無保密和抗干擾能力可言,沒有全天候飛行裝置,根本不能為空戰提供有效保障,
二: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空軍二代戰鬥機
中國急需可以攔截“逆火”等超音速轟炸機的殲擊機,1975年,中國代表團參觀了法國達索公司,對裝備有“西拉諾"II型雷達和馬特拉530中距空空導彈的幻影IIE戰鬥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試圖購買120架,雖然幻影I1E戰鬥機也不能攔截“逆火”超音速轟炸機,但是能從“逆火”超音速轟炸機側面發射導彈,無需追尾攻擊。最重要的是可以配備中國向義大利正在協商引進的“阿斯派德”中程半主動雷達空空導彈,能有效地攔截“逆火”,但中國軍方主動放棄了採購,因為這種60年代機型無法對付蘇聯即將裝備的米格29戰鬥機,法國人又推薦更為出色的幻影2000戰鬥機,中法之間的交往,不但使蘇聯感到不安,也引起了美國的關注,為阻止幻影2000進入中國,美國用外交行動勸說法國但失敗了,美國人於是向中國推銷他們自己的“大武器庫"計劃,
克林頓時代的國防部長威廉.佩裡開始想將中國拉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想從中蘇對抗中獲益,威廉.佩裡列了一份長長的武裝中國軍隊計劃單,包括無償向中國提供E-3早期空中預警機以監視蘇聯腹地500公里內的活動,這些資訊也隨時傳到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使美國偵察和預警指揮系統從日本,韓國前伸至中國的疆域內,同時美國在成都和昌河直升機生產基地建立一整套的F-16戰鬥機和AH-I“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的組裝生產線,條件是在在瀋陽、北京、太原、西安、武漢和上海等地建立儲備基地,爆發戰爭時美國就可以輕易地用運輸機把美軍運送到中國,駕駛著儲備的武器裝備投入對蘇作戰,在佩裡這套方案不但考慮利用中國的資源與力量,也考慮到限制中國的發展,中國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為美國做反蘇前哨的建議,
蘇聯非常清楚一旦加入西方,遠東的力量天平將被打破,蘇聯察覺到中國這一舉措後,對改善中蘇關係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1986年,經過20多年敵對之後,蘇聯開始削減駐蒙古軍隊和遠東的蘇軍叢集,對黑龍江劃界問題做出重大讓步,以最認真的態度與與中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1986年,準備採購幻影2000戰鬥機的中國空軍高階代表團訪問西歐後順道訪問了莫斯科,事先得知訊息的蘇聯派出馬羅科夫空軍中將接待,他主動提出同意出售圖-154客機和米-8直升機,馬羅科夫中將表示,蘇聯非常清楚中國從中東獲得了二手米格-2IMF和米格--23MS飛機,如果中國需要,完全可以透過正常渠道從蘇聯獲得米格-23MLD截擊機和新型的來格-29殲擊機,並願意幫助建立米格一29的配套生產線,並提供貸款協助中國改造早年的156項企業,幫助中國實現國防工業現代化,
馬羅科夫中將還邀請中國空軍高階代表團到莫斯科郊外50公里處的空軍航空技術裝備展示中心參觀米格-29殲擊機,甚至讓中國代表團坐進來格-29座艙,美國在獲知這個訊息後,由於擔心蘇聯和中國聯手,里根立即派國防部長溫伯格前往中國勸說中國不需要恢復與蘇聯的合作,並允諾與中國簽署了改進殲-8殲擊機的“和平典範”工程,這是“大武器庫"方案失敗後美國又一次主動提出的計劃,計劃包括50套編號為PRCF-8I1的AN/APG66機載雷達及火控系統和5套備份,裝在F-8B殲擊機上,可以發射美製中距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和空對地導彈,這正是中國空軍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能力,1988年,首架裝置有美製航電和雷達系統的F-8B殲擊機首飛成功,1989年美國單方面終止了“和平典範”計劃,中國花費了大筆的資金後一無所獲,對空軍現代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不過中國收穫了格魯曼公司改進的完整技術資料以及相關的航空電子系統的部分設計資料。培養了一批參照美國的軍事技術標準打造現代化飛機工程技術人才
三: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空軍三四代戰鬥機
海灣戰爭讓中國空軍認識到現有力量還不能打敗美軍強大的空中力量,為了應對下場現代化戰爭,90年代初中國空軍開始實施軍事變革提高空軍的進攻力,這場變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採購新型裝備,中國從國外採購裝備受到美國的重大影響,2000年,美國阻止以色列向中國出售費爾康預警機,使中國空軍預警機裝備時間延遲了6年,美國還向歐盟國家施壓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中國轉向採購俄羅斯武器,首先採購了蘇--27SM殲擊機,又採購了蘇-30MKK多用途殲擊機,使中國空軍迅速成為亞洲最強大的空中力量之一,空軍司令米哈伊洛夫.弗拉基米爾.謝爾蓋耶維奇大將發覺自己居然沒有與蘇-30MKK多用途殲擊機相媲美的型號,他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弗拉基米爾.魯沙伊洛說:“如果這些蘇-30MKK多用途殲擊機誤入我們的領空,您不要指望我有什麼手段去攔截得了,中國也獲得了蘇-27飛機的生產許可證,並生產了自己的殲-11戰鬥機。
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先進戰鬥機是殲-10“猛龍”,這種80年代開始研發的單發多用途戰鬥機為了取代殲-7戰鬥機和Q-5攻擊機,有傳聞與以色列IAI公司的“獅”的有關,事實上兩者在空氣動力設計差異巨大,J-10研發進度非常緩慢,從1986年開始直到1996年才首飛,主要原因是最初計劃使用的WP-15發動機問題不斷,後又換成進度又十分緩慢WS-10發動機,直到俄羅斯同意出售AL-31給中國後整個計劃才起死回生,第一架生產型殲-10從2004年開始服役,殲-10擁有玻璃化座艙,裝備有先進的航空電子裝置,J-10還有-種雙座教練型J-10AS和海軍型殲-10ASH,生產了三個批次後改進了座艙蓋,成為殲-10A一直生產到2014年,共生產了7個批次,共計224架單座型和48架雙座型,
然後改進為殲-10B,採用了固定式DSI進氣道和類似殲-11B的玻璃化座艙,最重要的改進是換裝了607所開發的X波段無源相控陣雷達,早期的J-10B裝備的是14所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問題很多,因此才改用效能略差的無源相控陣雷達,殲-10B於2013年初投產,2015年底停產,只生產了一個批次56架,隨後升級為殲-10C,殲-10C和殲-10B外形上幾乎完全相同,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80千米以上,並具備探測隱形目標的能力,2011年7月,配裝WS-10發動機的“1035"號殲-10B原型機開始測試,2019年以後新生產的殲-10C全部採用WS-10B發動機,殲-10C目前仍在生產,已經生產了04批次,最終裝備100架以上,這樣整個殲-10系列產量就突破了500架。
美國海軍情報局早在1997年就知道“J-XX"的存在,但對中國的“718工程"一無所知,直到2011年1月11日,編號為“2001"的殲-20技術驗證機試飛才醒覺這就是“J-XX",2013年,第三架驗證機“2013"號進行了大面積的進氣道、座艙蓋和垂尾修改,增加了隱身塗層和電子戰自衛系統,開始向原型機階段過渡,到2014年底共有4架原型機現身,2015年9月11日出現了第7架原型機“2016",2015年12月24日最後一架原型機“2017”號增加了類似F-35的分散式態勢感知系統和伸縮式空中加油管,發動機噴口不再是銀色金屬光澤而是深炭黑色,僅1個多月後的2016年1月18日,第00批次生產機就了首飛,隨即交付空軍鼎新基地試飛,2018年2月正式在滄州飛行訓練基地服役,
殲-20機體表面光滑,具備有效規避從L波段至Ku波段雷達的隱身效能,機體結構中複合材料佔29%,鈦合金佔20%,鋁合金佔51%,複合材料使用量遠高於F一22戰鬥機的25%,鈦合金少於F一22戰鬥機的39%,應該裝備了施力資料系統,進氣道兩側安裝了降低反射的燃料-空氣熱交換系統,座艙擁有全息型綠光廣角平顯,一個610毫米x229毫米觸控式螢幕大型顯示屏,還有3個彩色多功能顯示屏和飛行員雙腿之間的小液晶顯示屏,擁有類似F-35的語音命令控制系統和頭盔顯示器,火控雷達是14所的1475有源相控陣雷達,機頭兩側還安裝兩個側視陣列,在空戰中有更好的態勢感知和導彈制導能力,“2011”號原型機使用的是AL-31FN發動機,之後裝的L-31FN系列3發動機,配套的WS-15“峨眉"160千牛發動機要到2022--2024年才到堪用狀態,從2021號採用了國產140-145千牛的WS-10X發動機,2018年4月開始換上推力向量噴口,預計最終裝備200架左右
四:結語
在今天的中國空軍裝備體系中,殲-20隱形戰鬥機是頂尖裝備,其次就是雙重任務的殲-16戰鬥機,再其次是殲-11D、蘇-35、殲-10B/C戰鬥機,最後是蘇30、殲-11A/B、殲-10A、殲-8D/F、殲-7E/G等老舊型號,目前三百架J-7在服役,最老型號是J-7BH,還裝備有幾個二線團/旅用於訓練,J-7D是90年代末投入使用的全天候戰鬥機,僅生產了32架,目前已經全部退役。J-7E採用了雙三角翼和WP-13F發動機,共生產了263架,J-7的最終改進型是2002年6月首飛的J-7G,共交付了約80架,2013年5月J-7系列徹底停產。J-8和1J-8I已全部退役,目前主要裝備的是J-8II系列的J-8H、J-8F、J-8G和JZ-8F等機型。到2012年,J-8系列的潛力已經挖掘殆盡,退役只是時間問題,殲-10戰鬥機現在越來越多地掛載鐳射制導炸彈和制導吊艙用於現空對地支援,未來10年中國空軍將全部是殲-20隱形戰鬥機,殲-16雙重任務戰鬥機和殲-10C支援戰鬥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