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百年百人》系列報道
為您講述“活烈士”井玉琢英雄故事
在作家魏巍的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有這樣一位被作者誤以為犧牲而寫進文中的戰鬥英雄。他面龐樸實,1米67的個頭,操著一口濃重的遼東口音,但面容卻佈滿疤痕,嘴巴的閉合、眼皮的眨動等基本動作也受到限制。因為燒傷嚴重,左手嚴重萎縮。這就是作家筆下的13位烈士之一,一位忠誠的共產黨員、一名勇敢的志願軍戰士,他就是被後人稱為“活烈士”的井玉琢。
井玉琢,1918年出生,祖籍遼寧省鳳城縣,九歲便跟隨家人闖關東,14歲給地主家扛活,受盡了欺辱和折磨。20歲跟隨家人逃荒到了黑龍江省七臺河市。1948年,30歲的井玉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解放全中國,毅然參軍入伍,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戰爭中,井玉琢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廣西剿匪等戰役,立下了11次赫赫戰功。1950年10月,井玉琢跟隨志願軍38軍加入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鬥中,並擔任112師335團3連副班長。在著名的松骨峰戰役,井玉琢同戰友們堅守陣地,血染沙場,出色地完成了阻擊任務,所在連隊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攻守兼備連”的光榮稱號。
松骨峰戰鬥結束後,重傷昏迷的井玉琢被兄弟部隊所救,幾經輾轉回到祖國養傷,卻與原部隊失去了聯絡。1952年,傷愈的井玉琢決定不給國家和部隊增添負擔,拖著高度殘疾的身體回到老家務農。回鄉40餘年,井玉琢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他立功的事情,一直兢兢業業,為家鄉的生產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他說:我是保證書上按過手指頭,向黨和人民保證過的,再困難也不能佔國家便宜。
如今井玉琢老人已經離我們遠去,他的錚錚鐵骨和愛國主義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