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過往,我國新能源汽車從起步、高速發展到黃金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1982屆校友孫逢春都參與其中。曾經那個修過拖拉機、當過民辦教師、做過磚瓦工的孫逢春,帶著對中國汽車事業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奮鬥不輟,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諸多“第一”,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
孫逢春,1958年生,湖南臨澧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當選),湖南大學1982屆校友,長期從事車輛工程領域車輛電動化技術研究工作。開創了我國“電動車輛、充/換電站、遠端實時監控”電動商用車輛系統工程技術體系;建立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執行國家監管平臺;在電動車輛系統動力學、節能與再生制動控制、自動機械變速傳動控制、電池系統與能量管理、電池箱自動快速更換以及電動車輛執行安全監控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開發,取得了系列成果;主持研製出我國首輛超低地板電動客車,實現殘疾人輪椅無障礙上下車等。
從磚瓦工到大學生,結緣電動車
1977年秋,在湘西北臨澧縣九里鄉山腳下的一座磚瓦廠,滿身煙煤粉塵的孫逢春躺在磚窯頂上數天上的星星,對未來充滿了迷茫。直到那年冬天,全國各地自主命題、陸續組織高考,孫逢春和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高考考場,也正是這場考試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順利被湖南大學工程力學專業錄取後,孫逢春拿著家人湊的6塊錢,踏上了求學之路。進入湖大,孫逢春回憶自己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這麼高的樓,這麼寬的路,這讓從小到大見的不是大山就是小河的孫逢春興奮了好久。
更讓孫逢春興奮的是,自己讀的師資班是學校的“第一班”,一共40多名同學,全校高考分數靠前的幾十個人才能進這個班,而自己還是“第一班”裡的“第一宿舍”,周圍“高手雲集”。
“當時湖南大學的良好學風在全國都很出名,考取研究生的人數更是排在全國高校前列。”正是在這樣良好學風的薰陶下,孫逢春考取了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兩年後又考上博士研究生,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汽車夢。
放棄德國工作,毅然回國
1987年,作為首批中德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孫逢春前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深造。德國汽車工業的深厚積澱,讓孫逢春如飢似渴地吸收知識養分,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通常需要四五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論文。在德國學習期間,孫逢春的導師魏魯麥特教授提出要留他在德國工作。
1989年,孫逢春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在每月6千馬克(約兩萬八千八百元人民幣)與每月92塊人民幣之間,年輕的孫逢春意氣風發、毅然選擇回國。“從中學回鄉修拖拉機開始,我就與汽車結下了緣分,是國家的改革開放讓我有幸結緣電動車,有機會為國家、為中國的汽車事業建功立業。”
從零起步,白手起家。憑藉僅有的3萬元回國人員基金,孫逢春面對電動汽車高新技術含量高、製造難度大、投資風險高的困難,紮根祖國大地,發揚奮鬥精神,艱苦攻關,步步為營。1992年,他加入中美電動車專案,經過前期幾年的積累、研製與不斷完善,1994年,我國首部純電動公交車“遠望號”試車成功,得到原國防科工委、北京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年輕的孫逢春嶄露頭角。
1996年,香港的中華電力公司想購買這款電動客車,並付了200萬港幣的定金。但那時,提供動力系統等的美國公司卻出爾反爾,突然漲價,導致這次合作無法繼續。從那以後,孫逢春下定決心,自己研發電機和控制器。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成果終於做出來了。1997年,北京市正式立項,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機電控系統、自動變速傳動系統,而且原理上比國外要先進,能效比也比國外高,後來還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創下諸多“第一”,時刻心懷母校
多年來,從一片虛無到如今的生機勃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今非昔比。孫逢春幾十年堅守在這個領域,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諸多“第一”:製造出我國第一輛電動大型豪華客車、第一輛電動公交客車、第一輛低地板電動客車、第一輛燃料電池電動轎車,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及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第一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第一個國家大資料監測平臺……孫逢春表示,自己在科研領域的創新“基因”,在大學讀書期間就已“埋下種子”。
2018年6月29日,在湖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研討會上,孫逢春回到母校和其他十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從學科佈局、人才引進、本科生培養等多方面,對湖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和建議。
如今,每每憶起大學時光,孫逢春總是感慨萬千:“如果沒有學校、老師、同學的幫助,我完成不了學業。如果沒有當時在湖南大學打下的紮實基礎,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歡迎關注“湖南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南大學的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湖南大學本科招生網、湖南大學官微、中國汽車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