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中,女主歷經千難萬險進入中國空間站之後,發現控制檯全是中文介面,最後靠蒙猜返回地球。這是神一樣預言啊,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全面建成,並且需要航天員操作的介面都使用中文!各國航天員來中國空間站前必須先學會中文,因為這是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未來很長時間內將是人類唯一空間站。
中文符合未來宇宙文的要求標準
中文在誕生之時的甲骨文就不是為了記錄語音而生,而是為了祭祀或者說是與祖先或神溝通的工具,天生就是表意而不是表音。音義分離,這是中文的一大創舉,是統一文字的基礎。
未來人類將使用一種以中文呈現為主字母標註發音為輔的混合語言,因為中文比字母文更具有優勢。中文因有封裝繼承和多型性(1)相比其他字母文字,能讓客觀事物更容易透過漢字平滑對映到主觀世界:日,月,山,人,馬,鳥,爪,犭,艹,木…等象形字或會意字就是客觀世界反映在中文世界裡基本元素,無論在地球還是某星球上這些基本物件不會改變,這也是中文字形穩定並能成為星際間交流文字的基礎。掌握了一個字就能觸類旁通學會相關的一簇詞,符合宇宙文的要求標準:構詞成本低,以記錄資訊爆炸般的新事物;學習成本低,在有限生命週期內能讓人掌握更多的知識,即學少而知多。
英文等字母文不能成為宇宙文,因顯而易見的缺點:字母文字是為記錄發音而生,拼寫必須吻合口語發音導致讀寫不分離,發音無法統一導致拼寫無法統一;沒有字級拼寫單位,由無任何實際意義的字母直接成詞,雖有詞根一說,但詞根只是某幾個字母約定成俗的組合,這和漢字部首完全不同,即不象形又非指事,缺少由詞根聯想到事物的功能,而且詞根多變形,甚至新詞出現後才往某詞根上做牽強附會的解釋(2);必須源源不斷創造或從其他文字裡借用出新詞,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詞彙數量不斷膨脹(3)。字母記錄聲音成本低,殖民擴充套件加速了英語國際化,以至於任何一門語言都可以輕鬆用其創造本族文字,又幫助了英語本地化,大量外來詞和新詞潮水般湧入時導致英語雜交化和複雜化(4),越來越多的新詞彙將會被創造出來而不堪負重,已走進了進化的死路,字母使各族文字更加無法統一,它原先一切優勢變成了劣勢,必然造成溝通上的更加混亂。因為記錄發音和只能一線直線方式書寫等弊端導致無法重構,隨著未來的科技爆發,已無法應對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新事物。
中文最高效
中文經過幾千年的改進沉澱,拋棄冗餘,沒有時態,單複數,字詞變形,男女之分(口語)以及主格賓格,化繁為簡,很多術語都是簡單明瞭的普通字組成,所見即所得,相比英文單詞的各種變形省去很多麻煩。中文的效率最高,從影響文字效率的幾個因素來比較,中文領先英文55%,領先日文65%。同樣大小面積上書寫文字,中文包含的資訊密度最大,一個漢字平均熵值為9.65位元,而英文字母的平均熵值才4.03位元,即漢字傳遞的資訊要比英文高兩倍以上;這在沒有一寸空間是多餘的空間站裡太重要了。字母文在同面積上傳遞同樣資訊時要麼一行寫不下要麼只能用小一格字型,於是只能使用全大寫並夾雜著縮寫,而縮寫太能產生歧義(5),這在緊急時刻非常致命!
中文抗操性強,同等距離下視覺解析度也最大。生活中的公告牌,路牌等上面的英文標識超過20米就模糊不清,但中文標識可以在50米外甚至100米外照看不誤。中文識別度高,可以橫寫豎寫從左到右寫從右到左寫,這在失重環境下更容易被識別;在宇航探險中反應快一秒有時候就決定生死成敗!
可以橫/豎/左右/右左排列,並超遠距離也能識別
而英文只能從左到右的橫寫,豎寫不利於書寫連線也不便於構成單詞和不易識別。上圖裡的中文依然可以分辨而下邊字母文字已模糊不清了,並且必須歪頭看才能識辯出豎寫的字母文,更不用說在失重環境下的識別了。
中文已做好了成為宇宙文的準備
現在的空間裡已不再是單純文字顯示時代,而是文字圖片影片多種形式顯示在螢幕上。在影片上使用字幕和彈幕的只有使用漢字的中文和日文,其他文字無法使用因而體會不到字幕和彈幕帶來的樂趣,以及更高的社交舒適度和更多的資訊獲取量,因為在同樣的符號長度下,漢字所負載的資訊量明顯高於其他語言,這也就使得言簡意賅、內涵豐富的彈幕出現在螢幕而不影響資訊的獲取。雖然英文裡也有許多縮寫詞彙,但螢幕上單位面積內能呈現的資訊量遠低於漢字的,當滿螢幕英文彈幕鋪滿時,因為掃讀困難和視讀效率低,導致很難快速從中抓取到相應的資訊,反而很容易看得頭暈眼花。
影片上的彈幕,觀看影片的同時完成社交資訊的獲取
這種彈幕不正是未來登陸外星時在宇航服頭罩上或眼鏡上視線合成展示的必備工具麼?中文做好了成為宇宙文的準備。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中文是實現目標的翅膀。我們已經在太空揮斥方遒!
擴充套件描述說明
(1) 中文具有封裝繼承和多型性:從程式設計視角來總結一下中文,對漢字優勢科學分析,從底層邏輯徹底發掘展現漢字之美,詳情請閱讀《中文有封裝繼承和多型性將成為世界文》,頭條裡可搜尋到 https://www.toutiao.com/a6981706663505953284
(2) 新詞出現後才往某詞根上做牽強附會的解釋:比如《邏輯英語》裡解釋如下:propose v.求婚 。 pro字首“向前”,pose詞根“放”。 把戒指向前放是“求婚”.....完全牽強附會的解釋,pro為啥是“向前”,“向前”不是forward麼? progress(進步)的詞根pro是向前的話,procrastinate(拖延)裡的pro又做何解釋,proabortionist (贊成墮胎者)呢。會發現英文毫無邏輯,越學越糊塗。為了記憶這個單詞把它們當做助記詞倒是可以,但不能把它們當做普遍規律。《邏輯英語》一點也不邏輯,牽強附會之英語。
(3) (英文)詞彙數量不斷膨脹:英語新詞增長速度約為每年1萬個,讓英語變得越來越臃腫,來源於出現的新事物或其它語言中引入詞彙,比如從中文引入的fengshui風水、kongfu功夫、tuhao土豪等,從日語引入的ninja忍者、Okuni藝伎、Sumo相撲,英文單詞已經超過一百多萬,而且還在持續高速增長。英文,已踏上詞彙增長不歸路;而中文則以不變應萬變!要麼借鑑漢字思想,要麼消亡。
(4) 導致英語雜交化和複雜化:英語的歷史就是一部被入侵史或入侵史,大部分時間裡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都不說同一種語言,所以英語吸收了大量外來詞,這就是英語詞彙間關係為何如此混亂的原因。比如:lung(肺),inflammation(炎) ,pneumonia(肺炎)卻是與肺和炎都無關聯的詞,tooth(牙齒),doctor(醫生) ,dentist(牙醫)卻是另外一來源的詞。容易記錄語音,這既是字母文字的特點,也是它們的最大缺點:很容易本地化,比如英語傳入印度,已有詞彙結合了本地語言口音產生了變音,新詞也大量無規律的創造出來並倒灌入宗主國英語,一股咖哩味;傳入韓國,一股泡菜味;這才多少年,就有了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使得人們陷入學習新詞彙痛苦中而出不來,這和《孔乙己》里老秀才到死還在研究茴香豆的茴有七種寫法沒啥兩樣。幾百年後的人們將不能閱讀現在我們寫的字母文字,正如我們現在已不能完全閱讀幾百年前莎士比亞寫的劇本。
(5) 縮寫太能產生歧義:字母文因為只能一維直線式從左到右的書寫,無“字”級單位,無法模仿使用中文創詞規則,比如:火fire,車vehicle,火車將是fireVehiche,火車乘務員將是fireVehicheAttendant,計算機將是computationalMachine,這種造詞方式導致單詞越來越長,所以只能是創造出一個長度較短的新詞,比如train(火車),station(火車站),rocke火箭……並且單詞間並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絡,相互之間根本無法做到融會貫通;但適合發音的短詞畢竟數量有限;減少單詞長度的一個辦法是使用縮寫,但縮寫又帶來另一個嚴重問題:縮寫本身不包含任何資訊,只有學習了才知道縮寫所包含的意思。英語單詞本身就多,如果再有幾萬個“縮寫詞彙”那將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另外縮寫的重複率太高並且本身沒有含義導致更加難認,比如TNT,BTW、AIDS、WHO常見的意思就有幾十種,隨著這些無規律的新詞和縮寫越來越多,使得英語越來越複雜,不僅限制了學習速度,而且加重了學習難度。這也是英文閱讀障礙症產生的另一大主因。#空間站# #中國航天# #太空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