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演員張新成,代表作《你好,舊時光》《以家人之名》《百鍊成鋼》等影視劇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革命文物,記錄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故事、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是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最好的見證。
建黨百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推出《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3月22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之聲正式開播,同步在總檯央視新聞、央廣網、雲聽等新媒體平臺上線。100位講述人,用“最美聲音”燒錄百年記憶。
用聲音燒錄百年記憶,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演員張新成。我要講述的文物是一枚聯合國和平勳章,勳章分為勳帶和銅製徽章兩部分。勳帶顏色鮮豔,正中間的深藍色條紋,象徵國際安全;右側的白色代表和平,而左側的紅黃綠三色線條,是馬裡共和國國旗的顏色。勳章的主人――維和戰士申亮亮,將生命留在了距離祖國萬里之遙的非洲馬裡。如今它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向人們無聲地講述著中國軍隊為維護世界和平所作出的貢獻與犧牲。
馬裡地處西非內陸,多年來戰亂不息,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應聯合國請求,中國向馬裡派出維和部隊。2016年3月,29歲的申亮亮成為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的一員。他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當得知團裡要組建第四批赴馬裡維和工程兵大隊時,我興奮得一夜未睡,我志願加入維和大隊,這是使命在召喚。”
為了能在考核之前快速提升自己五公里越野速度,申亮亮偷偷在作訓服裡面穿上了10多公斤的負重衣。考核終於透過,5月18日,申亮亮和戰友們一起踏上了前往馬裡的維和之路。
申亮亮在馬裡巴馬科機場留影
中國維和部隊的營地坐落在馬裡的東部重鎮加奧市,這裡地處衝突各方的中間地帶,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崗哨是營區的最後一道防線,馬裡時間5月31日晚上,申亮亮和戰友司崇昶在維和營區2號門崗執勤,遠處開來了一輛白色皮卡車,司崇昶覺得不對勁。
司崇昶:我第一時間感覺這個車很可疑,我說亮亮注意,這輛車很有問題。車一加速,我們就採取了措施,亮亮報告,我這邊就裝上子彈,朝皮卡車射擊。
皮卡車撞上防護牆,前翻落地,燃燒起來。情況不妙,是自殺式汽車炸彈!崗哨再往前50米,就是維和官兵的居住區。
司崇昶:亮亮說我是主哨,快撤!“啪”就給我推出去了,在他推出我的一瞬間,爆炸了。我讓衝擊波衝出去幾十米遠,當時就昏迷了。
至死都堅守哨位,至死都手握鋼槍,第七批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裝備助理卞龍回憶,申亮亮最後的姿勢詮釋著中國維和軍人的職責。
卞龍:他的身體都已經被沙箱埋住了,挖到最後發現他的身體下面還壓著那隻燒焦了的九五式自動步槍的槍管,(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拿著自己的武器,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申亮亮(中)和戰友們合影
出生於河南溫縣溫泉鎮西南王村的申亮亮是一個留著寸頭、國字臉的男孩,他從小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申亮亮的父親申天國說,自打兒子高中畢業後當兵的11年裡,在家的日子加起來不過一百七八十天。
申天國:我問他苦不苦,他說不苦,我喜歡。部隊在東北雪地裡拉練,他就不說苦。
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組織應急反恐演練
奔赴馬裡後,申亮亮們每天5點多起床,每個小分隊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務――搭建板房、排汙水、清理生活垃圾……他們在槍林彈雨中搶救生命,在恐襲威脅下堅持施工,在衝突邊緣執勤巡邏。但申亮亮從不向父母訴說危險和艱苦的真相。
“爸爸媽媽你們好,我們這一切都很好,住的都是集裝箱房子,我們吃的穿的,包括一切用品都是國家的,什麼東西都很好。”這是申亮亮犧牲前給父母留下的最後一條資訊。他是中國維和部隊的第17名烈士,用生命中最後37秒,獨自面對500多公斤炸藥襲擊,換回了營區上百名戰友的平安。
幾天後,他的靈柩跨越11個國家、飛行上萬公里回到祖國。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這枚聯合國和平勳章。
申亮亮魂歸故里
戰友評價1:他就是什麼事都先想著別人,然後平常戰友有啥困難了他心裡邊都記著,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
戰友評價2:把生的希望給我了,他自己留在崗哨裡,有時候我也在想,這事要是個夢多好……
在戰友們眼中,申亮亮是個熱心的大男孩。悲痛之餘,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跑那麼遠,到那麼危險的地方去維和?一位中國維和戰士曾說,因為我們要維護人類文明的底線。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劉中剛還講了另一層原因:“中國軍隊走出去是有風險的,但是這種風險也是值得的,更是必須的。因為它不僅給當地的和平安寧帶來了福音,更主要的是為中國的和平發展拓展了空間,真正發揮了捍衛的作用。”
2019年9月25日,申亮亮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自1990年4月,聯合國維和行動簡報上第一次出現中國軍人的訊息開始,31年以來,我國已經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多人次,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第一大出兵國。國防大學副教授張兢這樣評價中國維和部隊的表現:“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軍人走向世界,他們真誠、善良、友好的和平形象也逐步深入人心。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大愛與胸懷。”
2017年3月,中國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部隊參與失事客機救援工作
此刻,在申亮亮烈士曾經的崗位上,中國“藍盔”們依然堅守著職責。就在不久前的6月16日,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的410名中國官兵被授予了聯合國和平勳章。勳章正中的圖案,是整個世界正被象徵著和平的橄欖枝緊緊環繞。
姚靜:我是申亮亮紀念館講解員姚靜,出生於1991年。人民英雄申亮亮,始終堅守哨位履行職責,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他的事蹟讓我肅然起敬。這個世界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無數像申亮亮一樣的英雄在為我們負重前行。作為一名講解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講好英雄的故事,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這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總監製:劉曉龍 顧玉才
監製:高巖
總策劃:樊新徵 崔欣
策劃:丁飛 孫魯晉
協調:馮爍 朱敏 李昊 劉夢雅 趙初楠 韓雪瑩
記者:朱梁文軒 丁飛 張晴
編輯:劉夢雅
講述人:張新成
製作:劉逸飛
新媒體:杜希萌 王遠 江曉晨
音響資料整理:方媛
顧問: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徐鵬堂
鳴謝:中國人民軍事革命博物館 河南省溫縣申亮亮紅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