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安線上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一首《義勇軍進行曲》,銘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從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策動九一八事變起,全體中華兒女前仆後繼,浴血抗爭14載,以巨大犧牲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戰爭,對於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而言,似乎有些縹緲。然而,回望中國百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戰爭是我們從弱小到強大的“磨刀石”,經歷了千難萬險的挑戰,凝聚了無堅不摧的精神,才能讓我們紮實地走好每一步,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東方最亮眼的明珠。戰爭,其實無處不在,只不過“有形”的戰場逐步變為了“無形”戰場,我們看不見硝煙的戰鬥,更加驚心動魄,挑戰更大、壓力更大,更需要我們深悟抗戰精神內涵,厚植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厚植愛國情懷,把“小我”融入國家“大我”之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字裡行間,我們都能夠讀出“國家”的分量,都能夠明白“國家”是我們最強大的底氣,也是最強大的靠山。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全體中華兒女主動為國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每一場戰爭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奮進中國的力量,看到一個不斷“站起來”的新中國。新徵程,新使命。要推動國家更好地發展,尤其需要我們把“小我”融入國家“大我”之中,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才能以“我”之力為國“添彩”。
厚植民族氣節,以“不死”的精神託舉“鮮活”的中國。生死考驗面前,無數革命英雄,以他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行動,詮釋了民族氣節。1938年抗戰期間,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在武漢街頭拍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民眾紛紛舉起旗幟,其中一面旗幟上醒目地寫著兩個字:“不死!”誰不怕死?但是在民族和大義的面前,革命者不懼死。他們與人民同甘苦、共生死的決心,讓我們看到的是革命者的品質,在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衡陽保衛戰等戰爭中,以“不死”的精神託舉“鮮活”的中國。今天的我們,要走好民族復興之路,也需要有這種民族氣節,才能同心協力,戰勝一切困難。
厚植英雄氣概,讓浩然正氣永存天地間。精神,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抗日戰爭中,無數抗戰烈士的英雄氣概,就是永不褪色的時代精神。“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貳的意志是不會動搖。”這是英雄的決絕,正是因為帶著這樣的決心和意志,正是始終對黨的忠誠、對國家忠誠、對人民忠誠,才能不懼日偽軍的強暴,以“血戰到底”的氣勢和行動,守衛著我們的家園。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抗日戰爭無比悲壯,他們用行動書寫了歷史奇蹟,讓他們的浩然正氣永存天地間,成為我們堅定前行的精氣神。
厚植必勝信念,以敢於勝利姿態迎來光明未來。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抗日戰爭是艱難的,但是面對外來的侵略,抗日戰士敢於犧牲、敢於勝利,正是有這種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才能讓我們在鬥爭中迎來光明未來。走過百年的中國,要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尤其需要厚植必勝信念,讓抗戰精神成為永不褪色的旗幟,指引我們前行,在一切的挑戰面前勇往直前,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
本文來自【中安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