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秋天抒豪情
——劉禹錫詠秋詩賞析(上)
王傳學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千古之前,落葉撲簌而下的那個尋常秋天,宋玉的一聲悲慨,讓草木的搖落一直搖到我們肺腑裡。關於離別、相思、生命倉促、年華凋零……這樣的感慨從宋玉而下,一路悲歌,蔓延千古。以至於杜甫去尋訪宋玉故宅的時候還續上那聲嘆息:“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詠懷古蹟五首》其二)每到秋風又起,草木搖落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宋玉的悲傷。
在我國古代文學中,常將“秋”與“悲”、“愁”等同起來。特別是在眾多詠秋的詩詞中,悲秋儼然成為永久的主題。
當然,在詠秋詩中,也有一些詩人,面對蕭瑟的秋景,引發出心中的豪情。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這是三國政治家、詩人曹操《觀滄海》中的著名詩句。迎著蕭瑟秋風,詩人眼中的大海,波濤洶湧,氣象恢宏,有種震撼人心的壯美。
而被稱作“詩豪”的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他的詠秋詩中,常常流露出欣賞秋天美景、抒發內心豪情的樂觀情緒。其中最突出的當屬《秋詞》二首。
這兩首寫秋的詩爽朗明快,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歷來他人悲秋的情調,以奔放的熱情,生動的畫面,熱情讚美秋日風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揚奮發的勵志之歌。
這兩首詩是劉禹錫第一次被貶郎州(今湖南常德)時寫的。他雖被貶謫,卻並不悲觀消沉。在詩中,詩人透過歌頌秋天的壯美,表達了他的樂觀情緒和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
先看《秋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的前兩句是議論,直接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看法;後兩句借晴空中排雲而上的白鶴形象,把詩人的豪邁樂觀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自古逢秋悲寂寥”,詩一開頭就直言千古悲秋的老調,毫不隱諱。“我言秋日勝春朝”,同千古悲調相反,詩人卻讚美秋天勝過春天,並以第一人稱表明態度,顯示詩人同腐朽勢力絕不妥協的韌勁兒。
“晴空一鶴排雲上”,“晴空”二字即描繪出秋高氣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風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詩人被貶的背景下,一隻孤鶴直衝雲霄,博擊長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這一意象是全詩的精華。使人感到詩人那種被貶、壓抑的情感自然隨著仙鶴飛向雲天,展翅飛翔!詩人那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堅定信念已是“便引詩情到碧霄”了。
這是一隻奮爭的孤鶴,它不苟生於沼澤湖泊之間,偏要博擊長空,一展雄姿。顯然,獨立寒秋,傲然騰空的孤鶴,是詩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這樣的鶴,才敢說“秋日勝春朝”。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隻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隻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隻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
再看《秋詞》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詩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山明水淨,明麗清白;樹木染霜,有紅有黃,色澤深沉。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清肅的風度,令人敬肅。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詩人進一步強凋秋色的清爽雅緻,並說如果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豔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詩人對秋色的喜愛。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意蘊深厚。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讚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豔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
這是兩首抒發議論的即興詩。詩人透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蘊,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這兩首《秋詞》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劉禹錫的《始聞秋風》,流露出壯心不已的豪情: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這首詩不同於一般文人的“悲秋”之作,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了獨特的美學觀點和藝術創新的精神。
首聯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徵。當她重返人間,就去尋找久別的“君”──也就是詩人。她深情地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候與詩人分別,而此刻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在這裡詩人採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準確地點明瞭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
頷聯是詩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寫。詩人說:五更時分,涼風颼颼,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麼勁疾肅爽,而我那衰老的顏狀卻在鏡中顯現出來。這前一句是正面點出“始聞秋風”,後一句是寫由此而生髮的感慨;和上兩句連讀,彷彿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
讀到這裡,頗有點兒秋風依舊人非舊的味道,然而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用力一轉,奮發精神頓時生髮。戰馬雖老,仍思念邊關的草料,拳毛不時抖動,似要衝鋒陷陣;雕鷹看到青天白雲,眯著的眼睛馬上睜開了,隨時準備搏擊藍天。一幅壯心不已的神態躍然紙上。
到了尾聯,“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由於有頸聯“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為比興,這裡的迎秋風上高臺,翹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為君”二字照應開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扶病”二字暗釦第四句,寫出一年顏狀衰變的原因。但是,儘管如此,詩人豪情不減,猶上高臺,這就更表現出他對秋的愛,更反映了詩人自強不息的意志。可見前言“一年顏狀鏡中來”,是欲揚先抑,是為了襯托出顏狀雖衰、心如砥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