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亭區西集鎮有一條蜿蜒西流的龍河,在龍河中段北岸坐落著一個村莊叫馬莊村。馬莊,南依龍河,北與東莊相連,東與東集為鄰,西與西集相連,村莊以姓氏命名,明初由山西遷於此地。村內的老西集糧所,是當地有名的褚家大院——褚三害的老宅。這個院落曾是麓水縣機關所在地。
中共麓水縣委機關舊址 沙朝佩攝
1945年12月13日,在解放滕縣的戰鬥中,山東軍區第8師師長王麓水不幸光榮犧牲。1946年1月為紀念王麓水,黎玉批准,滕縣易名麓水縣。1946年4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麓水縣複名滕縣,將雙山縣更名為麓水縣,雙山縣縣委書記孫振華繼任麓水縣縣委書記。
王麓水犧牲地(滕縣東關房家坑)
雙山縣位於滕縣東部山亭一帶,東臨費縣,西接泗水縣,南至嶧縣,北與蒙陰縣、新泰交界。1943年8月,中共魯南區黨委確定費滕邊實驗縣和邊西縣合併建立費滕嶧中心縣委,集中有效力量開展與敵92軍和地方土頑的鬥爭。1944年4月,區黨委及軍區為集中力量主動抗擊敵頑,開闢新區工作,決定將費滕嶧中心縣委改為雙山縣委,至1946年年底,全縣共有2069名黨員,下轄11個區委和區公所、一個鎮和鎮公所。先後隸屬魯南三地委、魯中五地委,建國後隸屬臺棗地委。機關先後駐山亭、徐莊、西集。1950年5月撤銷,其轄區劃入滕縣、鄒縣、平邑三縣。
王麓水
王麓水(1913--1945)原名王崧斌,又名王培嶽。江西萍鄉蘆溪縣長豐鄉宗裡村人。南溪高等小學學生,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回鄉參加農民運動。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秘密地下鬥爭。1928年冬曾任蓮花基層蘇維埃政府秘書。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入紅4軍隨營學校學習。1930年後在紅4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紅1軍團先後任政治指導員、團黨支部書記、團特派員。1933年6月部隊縮編後任紅1軍團第2師5團特派員,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10月到達陝北,參加東征、西征戰役。1937年初任紅1軍團第2師5團政治委員。全國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處主任,參加平型關戰役,身負重傷。1938年春任343旅補充團政治委員,同年12月任115師晉西獨立支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參加開闢晉東南抗日民主根據地。
1940年夏,王麓水率部挺進魯西地區,同年秋調任115師教導第2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夏,改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1旅政治委員,8月,第1旅改稱為115師教導第1旅,仍任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魯西、濱海等地抗日遊擊戰爭。1943年,調任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兼魯南軍區政治委員。在根據地腹背受敵、春荒嚴重的困難形勢下,他主持區黨委和軍區深入發動全區軍民堅持抗日反“掃蕩”,組織生產自救。同年11月,指揮兩個團奔襲柱子山,全殲慣匪劉桂堂部,擊斃匪首劉桂堂以下224人,俘敵1000多人。此後,王麓水率部乘勝南下,在陡莊殲偽第10軍榮子桓部近千人;在泗水再殲榮子桓部1600多人,並將榮子桓及其日本顧問擊斃;在滕縣,全殲“和平救國軍”第2師申憲武部,活捉師長申憲武,鞏固和發展了魯南抗日根據地。
1944年,王麓水指導魯南地區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及時深入檢查指導,糾正了“左”的錯誤。國民黨李仙洲部第92軍入魯,進犯魯南抗日根據地。8月13日,王麓水和軍區司令員張光中等率軍區第3團在平邑縣松林一帶設伏,一舉將該軍142師大部殲滅。1945年8月5日,指揮魯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討伐國民黨叛軍山東第2師的戰鬥,經五晝夜奮戰全殲該部。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率部北上攻克嶧縣城。9月,主持所部主力成立山東軍區第8師,任師長兼政治委員。隨後率部在兗州、徐州之間進行自衛戰爭,抗擊國民黨北犯軍隊。同年12月13日,在指揮部隊圍攻滕縣城時遭敵人炮彈襲擊,身負重傷,不幸犧牲。年僅32歲。中共中央領導人相繼發電挽悼,山東解放區黨政機關、團體和人民群眾隆重舉行公祭。
王麓水追悼會
為紀念王麓水,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把軍報命名為《麓水報》,滕縣易名為麓水縣,滕縣中學改名為麓水中學,滕縣人民還在龍泉塔旁、荊河岸邊建造了王麓水烈士紀念碑亭。全國解放後,魯南人民將王麓水烈士的忠骸,由文峰山魯南烈士陵園遷葬於臨沂華東烈士陵園,修建了陵墓,雕刻了塑像,題詞:“身是萍鄉一僱工,參加革命顯英雄。魯南解放開新局,痛惜城郊未竟功。”
《麓水報》
1946年1月23日,《大眾日報》報道滕縣易名麓水縣
王麓水烈士陣亡地紀念碑
麓水縣儘管存在時間很短,但是是為紀念王麓水烈士而設立,見證了那個英雄的時代,見證了王麓水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犧牲精神。人民將永遠懷念王麓水烈士,時至今日,每逢清明節,西集人民及中小學生,都懷著敬仰之情,來到馬莊村麓水縣舊址憑弔王麓水烈士,銘記歷史,開拓未來。
參考館內文獻:棗莊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編《棗莊紅色記憶》
本文首發《 棗莊檔案》,轉載旨在傳播更多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