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起,乃是由於東漢衰落。與其他王朝相比,東漢衰落的原因顯得十分特別。
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曾說:“國恆以弱喪,而漢獨以強亡。”這簡直是一個悖論,強大怎麼會亡國呢?
縱觀中國歷史,王朝之興亡往往與軍事力量之強弱有直接關係。當軍事走向衰弱,王朝的命運基本上就到頭了。歷史上幾個比較重要的王朝,如唐、宋、明、清,莫不如此東漢王朝則不然。
自光武帝開國,東漢近兩百年的歷史,帝國的軍隊幾乎無敵於天下。周邊諸蠻族勢力,無論是匈奴、羌或烏桓,都不是東漢的對手。
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人被打得落荒而逃,遠遁中亞;即便到了東漢後期,漢軍的戰鬥力仍是雄視天下的。
以段熲平東羌為例,這位東漢蓋世名將,在徵羌最後一戰中,以戰死四百人的代價,殲滅敵軍三萬八千人,創造了冷兵器時代令人瞠目結舌的輝煌戰績。
鮮卑在北方崛起後,一度對東漢帝國構成巨大的威脅,只是這個遊牧民族由於內亂而很快衰落,終究未能撼動東漢超級強國的地位。
東漢帝國如此強大,為何會逐步走向分崩離析,並最終導致群雄割據,三國並起呢?
禍不起於蕭牆之外,而在蕭牆之內。
東漢帝國如同一個外強中乾的大漢,表面上神勇無敵,其實早已疾病纏身。這是因為有兩大毒瘤在作怪:一曰外戚,二曰宦官。外戚與宦官每個朝代都有,可論及其帶來的慘烈禍害,沒有哪個王朝能比得上東漢。
那麼,宦官之禍與外戚之禍又是如何釀成的呢?
有果必有因。當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時,會發現東漢皇宮的上空始終飄蕩著不散的咒語,皇帝與皇后看似高高在上,卻都難逃宿命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