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每種植物都有自己開花的時候,養育男孩,父母要有更多的耐心。
作者丨楓子
前兩天,朋友深夜感嘆:當媽不容易呀!
原來,她最近常常被兒子氣到吃頭痛藥,可兒子不僅視若無睹,還嬉皮笑臉道:“媽媽,快點吃藥啊,這樣就不會氣死了!”
氣得她無話可說,只能髮圈吐槽一下不開竅的兒子。
沒想到,引發了朋友圈眾多男孩媽媽的共鳴。
有人抱怨:兒子丟三落四,天天丟鉛筆橡皮擦,不是忘帶書本就是忘帶作業本。
有人訴苦:鄰居女孩看《小豬佩奇》學會了很多英語口語,自家兒子就只學會了豬叫!
吐槽最多的莫過於:男孩經常詞不達意,分分鐘化身咆哮帝,動不動就用“我恨你”“我要打死你”這種自認為很得勁的話中傷老母親。
實在是太令人頭疼了。
這些小男孩們學語言不行,氣死人卻很厲害,察言觀色不行,火上澆油卻很會。
聊到最後,一位媽媽發出靈魂拷問:天要降什麼大任於我,才讓我生了一個如此不“開竅”的兒子!
其實,我們的男孩不是不“開竅”,只是成長慢了點。
就像硬幣有正反面一樣,男孩N個槽點的背後,也隱藏了不少bling bling的閃光點。
“沒長耳朵”的男孩更專注
有科學研究表明:男孩媽媽的嗓門要比女孩媽媽平均高一倍。
你以為男孩媽媽這麼喜歡吼嗎?
並不是啊!著實是因為和男孩說話太累了。
比如他正在玩玩具,我讓他不要趴地上,可是不管你怎麼嘮叨,他全程無動於衷。
我讓他刷牙洗澡,一晚上要叫幾十遍,從9點叫到10點,他才終於應一句:“哦!”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不管跟他說什麼,他該幹嘛還幹嘛,就像沒長耳朵一樣。
任爾千呼萬喚,他自是充耳不聞。
養個男孩,老母親嗓門完全不夠用!
以前,我總以為兒子是故意聽不見,後來才知道,原來男孩的胼胝體(連線兩個半球的纖維素束)體積小,無法處理更多的交叉資訊。
這也就意味著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
瞬間豁然開朗,往好了想,這就是專注啊!
記得有一次,閨蜜來我家做客,談笑風雲間,她閨女一邊玩一邊望向我們這裡,時不時就湊過來問話:“怎麼了?”“後來呢?”
自己玩不到兩分鐘,就開始找媽媽:“陪我玩吧!”“給我講個故事吧!”
閨蜜無奈道:“在家裡也是這樣,想讓她自己待幾分鐘都難。”
再看我兒子呢,自始至終都在搗鼓他的挖土機。
哪怕是後來我送閨蜜下樓回來,他也全然不知。
教育家說:
“提升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有趣的遊戲中去培養。”
所以,即便男孩刨了一小時的泥土,拼了一下午的樂高,也儘量不要去打攪他,他正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暢遊呢。
要知道,投入是孩子走向專注的通道。
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多一點時間和空間,給他多一點理解和包容。
唯有如此,才是對男孩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好動的男孩更聰明
“我懷疑我家兒子有多動症,一天到晚坐不住,四處亂竄,一刻都停不下來。”
每次在樓下遛娃,總能聽到媽媽們吐槽男孩好動。
可不是嗎?我們生的哪裡是兒子,分明是永動機,白天不吃飯,晚上不睡覺。
一寫作業不是摳這兒弄那兒,就是腰痠,屁股痛,腳癢。
一看電視就精力充沛,跳沙發,爬桌子,螢幕前手舞足蹈。
一出門就像出了籠子的野兔,到處亂跑,滿地打滾,逮都逮不住。
養男孩,真是費媽。
可是竟然也有例外,表姐家7歲的小侄子,每次都能自己安靜的讀書寫作業,不用催也不用盯。
僅僅比我兒子大了兩個月,憑啥同兒不同命吶!
表姐笑了:
“哪個男孩不好動啊,我只是把他的精力先釋放掉了。
每天放學後,1小時運動是必不可少的,跑步,騎車,籃球,滑板。
1小時的運動,不僅沒有耽誤學習,反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成績也上去了。”
原來,男孩坐不住,好動,是因為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太高。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Arvid Carlsson 曾提出,多巴胺在人身上會導致三個結果:興奮,動機和學習。
讓男孩運動起來,就可以有效利用多巴胺,還可以刺激腦部發育,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
老話說“好動的孩子更聰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男孩好動,就讓他去盡情地釋放吧。
只要引導得好,好動的男孩贏的不只是一點點。
“粗線條”的男孩更樂天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女孩放學後會事無鉅細地告訴父母:“我今天和誰玩了,她送了我××,老師跟我說了……”
可你若問男孩:“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事呀?”,他撓頭抓耳想了半天,最後就只告訴你“不記得了”。
不僅如此,他還常常忘記當天學了什麼,要寫什麼作業。
生孩子不會讓你變老,養兒子卻絕對讓你變躁。
明明交代他睡前要檢查好書包,帶齊東西,可他還是常常到了學校才發現,不是忘記帶水壺,就是忘記帶本子了。
你苦口婆心地和他講道理,10句話能進耳朵的只有半句,最後留在腦子裡的就只剩仨字:“什麼呀?”
分分鐘氣死人的節奏,你卻拿他毫無辦法。
但他也不是故意的,男孩大腦儲存感知記憶的神經連線不夠強大,導致了他們常常記不住事。
其實,男孩神經大條,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前幾天,我從廚房忙出來,發現兒子又在偷玩水, 時不時把水抹頭髮上,抹臉上,還哼著歌:“洗髮膏,抹頭上,搓呀搓,毛巾手中拿,小小臉兒擦呀擦。”
因為貼著洗手池,他上衣基本溼透了!
我只好忍著怒氣先給他換衣服,他卻一下接一下打起了噴嚏。
一想到他又要感冒吃藥了,我就沒忍住打了他幾下手心,吼道:“叫你玩水呀,感冒了吧!”
他瞬間哇哇大哭。
幾分鐘後,冷靜下來的我,內心無比懊悔,以為他會記仇不理我,沒想到,他一轉眼就全忘了,嬉皮笑臉地跑來媽媽長媽媽短……
真是讓人又好笑又無奈。
大大咧咧的男孩,經常記不住事的同時,也使得他們不會深陷負面情緒當中。
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不會被煩惱和挫折困擾太久,不會走進心裡的死衚衕。
因為不愉快的事,很快就如天邊浮雲,煙消雲散。
孩子平安喜樂,不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許嗎?
“孩子氣”的男孩更溫情
一位媽媽說:男孩的養育過程,道阻且長,他就像塊狗皮膏藥,黏人,沒有安全感。
簡直不能再贊同了!
男孩往往需要父母耗費更多的心力。
每次我下班回來,準是我走哪跟哪,像個小尾巴一樣,甩都甩不掉。
平時吃飯,睡覺要我陪著也就算了,我上個廁所,他也要黏著,不停地敲門問:“媽媽你在幹嘛?”“媽媽好了沒有啊”……
不僅如此,他還特別“矯情”,做錯事了,我說他兩句,他立馬哭給你看。
發完脾氣又要來顧及“關係”,一開口就先指出我的不對:“媽媽不可以這麼兇,不能說話那麼大聲。”
然後,又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問我:“你還愛我嗎?”
我不說話,他就著急了,一直問:“你還愛不愛我呀?”
我只能無奈地說愛,他立馬眉開眼笑地張開雙臂:“我也好愛你,有這麼,這麼多。”
比劃完感覺還是不夠,又要往我身上爬,要我抱住他,然後對著我就是一頓猛親。
“這下,媽媽可以原諒我了嗎?”
養兒子,就是你受夠了他,但你依然愛他愛到心窩窩。
有研究表明:男孩的心智發育晚於女孩,所以同年齡的男孩,總比女孩更“孩子氣”,比女孩更需要你,更依賴你,也會流露出更多的愛。
每每我吐槽兒子長不大時,我姐都會忍不住翻白眼:
“知足吧你,這是甜蜜的負擔!
再多幾年他成熟了,可就像我女兒這樣了,啥都不和我說,每天回來只有三句話:“媽,我回來了”、“媽,我吃完了”、“媽,我走了”。
到那時你就會懷念現在,天天跑向你,抱著你的兒子了。”
想想真是,“孩子氣”的男孩,雖然比較費媽,卻一直很暖心。
雖然有時候比較燙手,卻一直很溫情。
有如此”暖寶寶”在手,他成長慢了點又有何妨。
心理學教授葉斌說:養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因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但給男孩媽媽的是一盒黑巧,100%那種,又苦又澀。
好在,黑巧吃了不胖人,還可以鍛鍊意志品質。
所以,面對不“開竅”的男孩,父母要學會睜隻眼閉隻眼。
睜大眼睛,去發現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多一點鼓勵,提高他的自信。
閉上眼睛,去接納和理解孩子身上的不足,多一點耐心,等待他的成長。
畢竟,男孩的成長就是化繭成蝶,慢慢悠悠。
點個贊吧,讓我們的男孩在父母愛和陪伴的滋養下,完成蛻變,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