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贏得青年。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和希望。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的歷史。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對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始終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不同時期,中國青年人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是什麼讓中國共產黨一次次贏得了廣大青年?一起來看《人民論壇》最新文章。
中國共產黨透過崇高的理想信念指引著青年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最重要核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指引著青年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百年來黨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也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與奉獻。
在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困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經歷了一次次的考驗但未曾改變。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陷入低谷,部分青年對革命前途產生疑慮。毛澤東同志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和規律出發,闡明瞭紅色根據地必定能夠成為革命星火燎原的重要起點和力量,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堅定了青年的革命信念。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面對“亡國論”和“速勝論”,毛澤東同志對戰爭的性質、力量、資源等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抗戰必定是持久戰、而最終勝利終將屬於中國的結論,堅定了青年持久抗戰的信念。中國革命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任何艱難險阻都動搖不了先進青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動搖不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1935年,方誌敏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發出“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錚錚誓言。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一批批青年投身社會主義建設。開發北大荒是新中國成立後向貧困開戰的一次壯舉。面對艱苦的環境,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引領著以梁軍為代表的一批女拖拉機手參加開發北大荒。1949年10月,19歲的梁軍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日子裡,支邊青年們戰勝種種困難,每天工作達十五六個小時。1958年前後,先後又有20萬名支邊青年來到北大荒,在這片荒野上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國有農場群。經過60多年的艱苦努力,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領域乃至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情況新變化,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針對新情況新變化,黨和國家適時地加強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1984年正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黨的理想信念教育逐步實現正規化、科學化和常態化。新世紀,隨著科技革命和時代發展的浪潮,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密切結合資訊傳播和教育技術的新成果,由傳統學校教育向現代化多媒體教育發展,推動理想信念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在黨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導下,在新時期面對艱難險阻,廣大青年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在1998年的抗洪救災、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救援中都湧現了無數優秀青年。
進入新時代,形勢在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一段時期以來,一些青年理想信念不堅定、“缺鈣”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實現覺得太遙遠沒有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而這個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鬥的。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沒有必要為之奮鬥和犧牲,那共產主義就真的永遠實現不了了。我們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向著最高理想所進行的實實在在努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青年人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用行動踐行著他們的理想信念。
百年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既始終如一地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來感召青年,激勵他們為遠大理想而奮鬥。同時,立足實踐發展和時代需要提出符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用階段性的政策綱領來引領青年,不斷激發青年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吸引著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先進的組織,不斷激勵青年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奮鬥。
中國共產黨透過堅定的人民立場吸引著青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最廣泛動員和組織人民投身到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來,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能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旗幟鮮明地指出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鬥爭。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戰爭、趕走侵略者,都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鬥爭。全民族抗戰開始後,很多熱血青年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延安之所以成為進步青年嚮往的“聖地”,重要的在於,在民族危亡時刻,共產黨人與民同苦、為民而戰及勇於擔當民族使命的責任感。1944年毛澤東同志在作《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時提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黨的七大把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入了黨章。民心是最好的領路石。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各方面實力都遠遠不如國民黨的情況下用了3年的時間就取得勝利,也源於能夠贏得民心,贏得青年。1951年9月,周恩來同志又作了《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的報告,勉勵一切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努力站到人民的立場。後來,學習擴大到了整個知識界,大多數知識分子透過學習毛澤東著作,聯絡思想和工作實際,積極地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明確提出以“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改革得失成敗的標準,強調一切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針對於國內國際情況的變化,我們黨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對社會轉型期人民群眾需求的多樣化,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並且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大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共享發展為要求,以精準扶貧為抓手,以共同富裕為目的,引領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慼與共、生死相依。
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奮鬥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從1921年建黨時50多名黨員到2021年的9500多萬名黨員,百年來人數增長了近200萬倍。年輕黨員持續增加,35歲及以下黨員達2367.9萬名,佔黨員總數24.9%。一個政黨能否成為大黨並建設成強黨、不斷煥發青春,關鍵在於初心使命是否仍然堅持,核心是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並得到人民的擁護。百年來,我們黨的宗旨始終如一,未曾改變。黨透過贏得民心而不斷贏得青年,為黨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贏得了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中國共產黨透過高尚的精神薰陶著青年
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無數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無數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無數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強大精神的支撐。這些精神不斷薰陶著一代代青年,也在一代代青年身上傳承與發展。
在革命時期,形成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容的蘇區精神,使黨的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各級黨組織得到健全、黨員隊伍不斷擴大;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主要內容而凝結成的紅巖精神,體現了共產黨員的鋼鐵意志,等等。這些精神薰陶著青年形成堅定信念、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等革命精神,也引領著青年積極投身於黨的革命事業。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時期,有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慶石油工人,鑄就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鐵人精神;有以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為代表,鑄就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有以人民解放軍戰士雷鋒為代表,鑄就的甘當螺絲釘,勇於奉獻、樂於助人的雷鋒精神;有以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為代表,鑄就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等等。這些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時期,薰陶著青年形成愛國、敬業、奉獻等奮鬥精神,並引領著青年積極投身於黨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決策的推動下,來自四面八方的特區建設者創造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20世紀80年代初,“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的廣泛開展,對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好轉起了積極作用,湧現出一批時代楷模。有甘做追光路上“鋪路石”的蔣築英,有淡泊名利、勇於攻關的“中國式的保爾”羅健夫,有率領東山人民苦戰十幾載在沿海建成防護林的谷文昌。1998年夏天,面對特大洪澇災害,黨和人民鑄就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新世紀又湧現了“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楊善洲、數十年如一日學雷鋒做好事的郭明義等一批優秀典型。這些優秀典型所體現的時代精神,薰陶著青年形成萬眾一心、艱苦創業、頑強拼搏等創新精神,並引領著青年積極投身於黨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華大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形成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同時,湧現了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一批優秀典型,形成了一批批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在偉大抗疫精神的指引下,青年深受教育和鼓舞,在抗疫鬥爭中處處都有青年的身影,也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貌。
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必然會有艱鉅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傳承我們黨的優秀精神。在黨的優秀精神薰陶和引領下,正是因為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也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
中國共產黨透過持續的關愛滋育著青年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對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始終主動走近青年、傾聽青年。面對困難,中國青年人為何願意聽黨話、跟黨走?是什麼讓中國共產黨一次次贏得了廣大青年?根本原因在於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一直高度重視關心和培養青年。
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始終關注青年、培養青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就致力於組織領導工人運動,舉辦工人學校,組織產業工會。黨在工人和整個社會中的政治影響日益擴大,黨在工礦企業的基層組織開始建立起來。隨著工人鬥爭的發展,蘇兆徵、史文彬、項英等一批優秀青年,紛紛加入了黨的隊伍。全民族抗戰開始後,青年從四面八方來到延安,黨中央又及時創辦了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陝北公學、青年幹部訓練班、魯迅藝術學院、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黨校、職工學校、衛生學校等一批幹部學校和專門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將公曆5月4日定為中國青年節。此後,在歷年青年節紀念活動上,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會對青年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毛澤東同志在關於共青團工作要照顧青年特點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並首先提出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寄託了對青年一代的深切關愛和殷切期望。1951年底至1953年,教育部對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大幅度擴大招生,加強了對青年人才的培養。1957年到1966年,從高等學校畢業的學生近140萬人,培養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需的專門人才,黨的隊伍進一步發展。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作出恢復高考制度的重大決策,改變了許多青年的命運,同時希望青年人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1995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正式實施,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青年的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江澤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慶時提出“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的四點期望。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結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任務,胡錦濤同志一如既往高度重視關心青年和青年工作,強調:“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援青年創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我們要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熱心人,努力為青年創造良好發展條件,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2017年4月,《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頒佈,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青年發展規劃,標誌著黨中央將青年的成長與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更加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新時代青年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
在不同時期,我們黨始終尊重青年成長的規律,經常到青年中去,瞭解他們的生活與理想,傾聽他們的聲音與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時刻關愛青年,為他們排憂解難,促進青年的成長成才。我們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在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在青年中號召力和吸引力越來越強,黨的青年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中國共產黨透過不斷的自我革命為青年做示範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從黨建維度而言,就是一部勇於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的歷史。毛澤東同志在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時,把黨的建設作為三大法寶之一提了出來。加強黨的建設,既有日常的經常性工作,也有集中行動。1927年,黨的五大決定設立監察委員會,監督規範黨員的行為,標誌著黨的紀律檢查制度的創立。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為全黨全軍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確立了思想上建黨的原則,指明瞭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來源及糾正辦法。1934年,建立審計監督制度,規範財政財務收支、查處貪汙浪費、促進廉政建設。在全民族抗戰的推動下,中國共產黨迅速發展與壯大。到1938年,全國黨員人數從抗戰爆發時的4萬多人增加到50萬人,對黨的自身建設也提出新的要求。毛澤東同志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提出了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陳雲撰寫了《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劉少奇作《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演說,加強了對黨員的培訓,提高了黨員素質。1941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階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延安整風使全黨端正了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1951年,開展整黨運動,為黨在全國執政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進行教育;年底,黨中央又把其與“三反”運動相結合,嚴肅批判與處理部分黨員幹部存在的貪汙、浪費、受賄等腐化墮落行為,對形成清正廉潔的黨風和健康的社會風氣起到了很大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發揚黨的優良作風,黨中央採取切實措施,健全黨內法規,整頓黨的作風。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透過《關於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對於恢復和健全黨內民主、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肅黨的紀律、促進黨的團結,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解決黨記憶體在的突出問題,1983年至1987年,根據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全黨分期分批開展了以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為基本任務的全面整黨。1995年開展了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的“三講”教育。2000年我們黨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深入思考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深對“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逐步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中央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繼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徵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堅持“打虎”“拍蠅”“獵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八項規定。2013年,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並擺在首位。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開展,同時不斷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並加強黨內法規建設。據國家統計局民意調查顯示,95.8%的群眾認為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卓有成效,比2012年提高16.5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年對黨的政治認同也呈正向態勢,現實獲得感和歸屬感明顯增強。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有著自己的時代擔當,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一代代青年都在奮力跑出好成績。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一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也表達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心聲。
來源:《人民論壇》雜誌及人民論壇網
【宣告:本號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的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