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名言記終生
作者:焦念德
我1973年在齊河六中讀高中二年級時,我班的班長、團支部書記路公健曾給我讀過一句古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公健大哥給我讀這句古語,是因為我與一位同學因一件小事當面發生了爭執,且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非要爭論出個是非曲直不可。近50年來,這件事我時時銘記,這句話我也時常在耳,並且影響了我的大半生!一個人如果對任何事都要分個青紅皂白,爭個你高我低,說個“過去過來”,“眼裡容不得半點沙粒”,那麼,他身邊的朋友慢慢地就會離他而去,甚至他自己也會變成一個孤家寡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有失誤,任何人都會犯錯誤。所以與人交往時相互包容、且給別人一個知錯改錯的機會,才是最基本的原則。縱觀歷史,那些有成就的人身上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博大的胸襟和容人的氣度以及求同存異的原則!
後記:我這篇短文於10月10日分享到我的老團隊群裡後,得到了眾多老首長、老領導的高評。其中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閆殿玉老首長點評道:“心胸容天地,是非蕩無存。人生誰無過,諒解方為仁!”。藉此平臺,對閆老等老首長的關注和點贊表示誠摯的敬意!
歷冬方知三春暖
作者:焦念德
“自古英雄出少年,紈絝子弟少偉男”。“不經嚴冬徹骨寒,哪感三春切身暖”!我在齊河六中讀高一時所經歷的一件小事,使我真切地感悟到這兩句話的深刻內涵。這件小事也使我至今難以忘懷,每每想起,對父母、對老師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那是1972年的夏天,我就讀的“七二級”全體學生統一組織到泉城濟南府參觀,往返三天,交通工具(腳踏車)自備,每人交五塊錢作為食宿費。我晚上特意回家向我爹要錢。我爹說:“咱到哪摸這五塊錢去?”我媽說:“要不給他大舅藉藉!”我爹說:“咱借了指著什麼還哩?”是啊,我家當時那個爛包樣子,借了又能拿什麼還呢!我媽看到我委屈的樣子,把我攬到懷裡悄悄地抹眼淚。我也從媽媽的眼淚中讀懂了父母面對這五塊錢的無奈,真切地體會到了父母供我讀高中的生活艱辛!
我因臉皮薄,返校後,就像孫少平面對那個“非洲黑麵饃”一樣,和同學羞於面對,更不好意思向老師請假,同時也怕老師說我不願參加集體活動。無顏說“不能去”,卻又真的不能去!正在我左右為難時,校方通知每個班要留一名學生看校。但因去濟南府這樣的“大城市”開眼界,對我們這些連縣城都沒去過的農村娃娃而言,是天大的好事,讓哪個學生留下看校,老師都捨不得,都難以說出口。當我聽到班長傳達班主任老師的這一安排時,腳下像踩著了彈簧,馬上站起來說:“我留下看校!”全班師生都以為我風格高,樂為老師分憂,其實箇中原因只有我自知。
師生去泉城參觀的三天期間,我除按要求餵豬、打掃豬舍,晚上巡查校園以外,還以《我快樂的一天》為題,寫了一篇作文。師生返校後,語文老師給全班出的作文題目是《泉城三日》,我因留下看校,老師讓我題自擬。於是,我就把事先寫好的作文交給老師。老師隨後在我的作文字上用紅色蘸水筆批了一個大大的“優”字,並作為範文,讓我在全班宣讀。我明白,老師肯定的不止是我的這篇作文,更是我為老師分憂的主動。雖然如此,我更覺得是老師為我解除了尷尬,我心存感動!也使我更明白了父母省吃儉用、辛勞持家的艱難,我一生感恩!之後幾十年的時間裡,我也切身體會到當時那段苦沒有白吃,並且打心眼裡覺得夕陽暮年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