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位學生的母親找到雷麗霞校長說,"孩子從小學起一直不願意寫作業,上中學後乾脆不寫了,為了作業,老師批、家長管,想盡辦法,孩子還是不樂意。”實在沒轍,只好求助校長。雖然只是個例。到底還有多少學生不願意做作業?不喜歡做作業?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專家簡介
鍾和軍: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校長助理,教科研督導評估中心主任。
原因分析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書寫能力、作業速度和質量呢?經過觀察、調研及分析,總結歸納了以下原因:習慣不良(導致孩子寫作業慢的最主要原因),認知水平(對課堂知識掌握不好,或有偏差),情緒問題(被老師批評了心情不好,或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過分干預,或作業量大、難度大的心理壓力),策略不當(與不會做的題目抗戰到底)。
案例分析
小睿,家在北京朝陽區,今年3年級,寫作業方面的主要問題:
1、不愛動腦筋,遇到難一點的題,馬上就問媽媽怎麼做,從不自己思考;
2、課堂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總是帶回家,每次都要花1個多小時補課堂作業,然後才能做老師當天佈置的作業;
3、作業質量不高,經常塗塗改改、或者寫序列,被老師批評。
小睿的問題是比較有代表性、也是比較普遍的,有學習畏難情緒造成不愛思考,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粗細馬虎造成經常抄錯、寫錯,需要修改影響作業質量。
發現問題,解決方法也就出爐了
畏難情緒透過心理沙盤訓練解決。每週安排小睿到校區,進行一次心理沙盤的疏導。小睿的畏難問題,不光是學習方面,生活中也一樣,遇到事馬上想到的是找爸爸或者媽媽,在心理沙盤疏導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尋找引起他畏難的主要原因。原來小睿從小就非常依賴媽媽,直到2年級還跟媽媽睡,家裡對小睿也過於嬌慣;同時,小睿的內心也相對封閉,在班裡沒有什麼朋友。
老師安排小睿和另一位3年級的學員一起訓練,包括腦電反饋訓練、心理沙盤訓練,讓小睿透過和同齡人的接觸,逐漸習慣自己處理遇到的問題、從而迅速培養他獨立的個性。
注意力不集中透過腦電反饋訓練解決。提快降慢,就是提高他的清醒波,降低睡眠波比例,每個月調整一次訓練方案。
作業質量透過工作記憶訓練改善。每天寫作業前,先進行20~30分鐘的工作記憶訓練,然後再寫作業,此時耳聰目明,就不會看錯、寫錯、序列的問題。
訓練效果
經過3個月的訓練,小睿的改善非常明顯。寫作業能主動思考了,遇到問題也會找媽媽,但主要是跟媽媽討論解題思路;課堂作業基本能當堂完成,老師留的作業,最多2個小時也就寫完了;老師說小睿字寫的越來越漂亮,頁面乾淨整齊,還被當作範例發給其他家長。
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寫作業慢、拖拉、磨蹭雖然是比較普遍的問題,但是經過心理沙盤+注意力訓練+工作記憶訓練,只要跟老師配合,認真訓練,基本上是可以解決的。
參考文獻
《“應該的”可以是“喜歡的”——從作業改革到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