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們應該首先搞清楚一件事:
- 我能判斷一道題對不對的前提是:我知道“對”的答案是怎樣的。
- 我能判斷一個人會不會打籃球的前提是:我知道“會打籃球”是怎樣的。
那麼所以,我能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的前提是:我知道“聰明的孩子”是怎樣的。
可是,誰能告訴我“聰明的孩子”的怎樣的?它的定義是什麼?
我相信,暫時沒有人能很有自信地回答這個問題。
所以,在教育當中,我們不要去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
我們要告訴一個孩子,你是聰明的,並且告訴他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
分享一個心理學實驗,這也是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實驗依據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 我是永遠相信光的21世之光@21世之光
- 關注我,瞭解更多“教育”、“生物學”相關話題
- 碼字不易,認同也可以點個贊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