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有哪些素質培訓課程適合小學階段教學?
回覆: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素質應該從小、從生活中養成。童年綜合素質培育需要漫長的綜合性成長引導,而不是被製成塊兒的“方糖”。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童年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是每孩子人格特質生成的關鍵時期。三歲的孩子開始能夠按照自主意願適應生活,比如挑選自己喜愛的玩具、選擇自己熟知的同伴、試著自己獨立用餐+處理排洩物、試著到距父母稍遠的地方獨自活動等等;七歲的孩子大腦神經系統已基本接近成人,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已經達到成年人、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缺乏可供參考的社會生活經驗。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麼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明-無名氏《白兔記 牧牛》:“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日之計在於寅(凌晨3-5時)。春若不耕,秋無所望;寅若不起,日無所辦;少若不勤,老無所歸。”譯文:一整年的計劃要在春天便做好,一生的計劃在於勤勞的決定,一天的計劃在於清晨的決定。春天假如不耕耘,秋天便沒有收成的希望;清晨若不早起,這一整天便辦不了事;年少的時候若不勤勞,老了便無所成。
童年生活習俗與個人生活終身相伴
農業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根本,是輔助人類走出原始叢林的堅實後盾。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春天不播種&秋天就無糧食可收穫、不照顧好莊稼幼苗&秋收就不可能顆粒飽滿。同樣,童年期的孩子各方面的適應能力都特別強,適合培育多樣性的綜合素質,比如只要語言環境允許,孩子學習任何一種人類語言都不存在障礙;只要生活環境允許,孩子能完成各種成年人能夠完成的高難度體育運動專案,幾乎所有競技體育運動專案的練習都是從小開始的,體操、跳水、滑冰等專案更是15歲左右就該達到巔峰了;只要文娛環境允許,孩子學習任何一項文藝技能都比成年人更快。
植物幼苗生長速度快、枝條最柔軟,最適合塑型。同樣,孩子如同不帶仍何色澤的綢緞,教育就是“錦上添花”、越早越好,教育越早孩子受外部環境影響越小、教育越早對孩子的人生性格養成影響越深遠。因此,現實社會生活中,對孩子人生性格影響最大的不是社會、不是學校,而是TM的原生家庭。因為,“錦上添花”不能一針速成、孩子人生中的任何素質都不可能一朝養成。
孩子的軀體更柔軟+生命活力更強,舞蹈、體操、武術樣樣都可練;孩子的思維侷限更少,邏輯推理可練;孩子的音域適應範圍更廣,歌唱、琴藝等練習難度不大......但是,孩子的身心發育是一個整體,需要齊頭並進才好。肢體管運動、大腦管智慧,每個人的成長髮育都可被封為體能與智慧兩大部分,體能負責完成各項智慧指令、智慧同時又根據體能運動反饋完善調整指令,簡單地說就是個人智力源於生活實踐並且指導生活行為實踐。
《珊瑚島》:“萬丈高樓平地起,珊瑚蟲的‘公寓’是固在海底上的。”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孩子才是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大的駑馬群體,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需要透過反覆練習強健自己身體、給自己的大腦穿上智慧的外套。其實,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素質應該從小、從生活中養成。因為:
1、勤閱讀獲得智慧養料
弗朗西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因為,書籍是人類真正的智慧中樞、是人類社會唯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
閱讀是個人與人類社會文明產生情感聯絡的基礎,是個人內心接受人類社會文明陽光照耀的窗戶。因為,眼睛是個人心靈的窗戶,60%以上的人類社會文明透過被閱讀進駐到個人心靈深處,進而成為影響個人行為抉擇的行動指南。
2、勤思考+勤實踐創造新生活
自然生命體系之中唯有人類進化出了成體系的抽象社會文明成果,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抽象思維能力的社群性哺乳動物,比如人類由山火溫暖,想到藉助火來驅趕寒冷、由動物害怕火,想到藉助火來驅趕猛獸、由火燒過的食物更香,想到藉助火來烹調食物......因為會想象,人類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彙集、創造出了抽象社會文明成果。同樣,想象能力依然主導著人類成長進步的的方向,比如廚師看見面粉便能想象到蛋糕、麵包、饅頭、麵條,農民看見土地便能想象到穀物、蔬菜、水果,工人看見鐵礦石便能想象到鋼材、機械工具、鐵釘等等。
砂石+水泥+鋼筋+門窗=人類住房、驅動器+鋼鐵盒子+沙發座椅+四輪=汽車、知詩書+懂音律+曉禮儀+識科學+能創新=人才......人是人類社會消費財富的初始締造者和最終使用者。人類之所以擁有改造自然物質的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人類具備實踐創造能力,懂得透過打磨石塊使其能力方便自己使用、懂得用將棍子和藤條結合形成弓箭、懂得使用高溫將礦物的雜質去除、懂得藉助相對穩定的工具【貨幣】促進消費物資交換。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帶領孩子來到人類世界的人叫父母、父母的父母教祖父母、父母的兄弟姐妹叫叔叔&阿姨、什麼時節應該播種&什麼時節應該收割、應該如何圈養動物+烹調食物+與同伴分工協作......人類社會文明都一一作了規定。但是,如果只知道相關文字、而沒有具體生活實踐,那麼一個人無論TM學了多少書本知識,TA依然不知道到如何適應人類社會生活。因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閱讀是個人獲得知識營養【食物】原料最快的方法,思考等於將食物原料加工成菜品,實踐才是真正將知識營養吃下去、消化吸收成為輔助自己成長的養料。找尋食物原料—>做菜—>食用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找尋到的食物原料越多,做成美味可口菜品的可能性越高;做成的菜品越美味可口,吃起來就越有胃口、最終吸收到的養料就越多、對自己的成長幫助就越大;個體生命長得越強壯,找尋食物原料的能力就越強......因此,一個勤學上進的好習慣就能篤定孩子的成長節奏、成長路徑和最終成長高度。
大發明家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個人成才=1%的天賦+99%的汗水,1%的天賦是酵母【天賦=種子=人體本能=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轉換能力】、99%的汗水新增的食物【汗水=土壤=接受後天培育=社會教育物資投入+社會教育師資投入+孩子在被監督引導環境下“刻意練習”】。那麼,人類個體自帶的天賦如何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成長效益呢?就是從小、從生活中養成。所以,童年綜合素質培育需要漫長的綜合性成長引導,而不是被製成塊兒的“方糖”。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里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群鄰里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