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遠遊》、《卜居》、《漁父》等不朽的名篇是他留在世間的巨大財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文人。他忠君愛國,憂國憂民,一生都在與楚國宮廷中的邪惡勢力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屈原入朝廷為官後,楚懷王熊槐非常信任他,他們“是生活上的良伴、政治上的知音”,屈原也一度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可惜,好景不長,隨著楚國國力的蒸蒸日上,屈原的改革觸動了貴族的利益,楚懷王也變得昏庸貪婪,對外在親秦、親齊的國家方略上搖擺不定 ,對內寵任奸佞,聽信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被排除在權利中心之外的屈原多次直諫都沒有被楚懷王採納,屈原也一次次被降職、流放,一生顛沛坎坷。
公元前278年4月10日(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懷抱大石,自沉於長沙汨羅江。這一天,也是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首都郢都的日子。世人對屈原自殺的原因爭論不休,大多數的人認為是殉國,也有人認為是其它原因。
第一,殉國。屈原看到自己的國都被攻破,國家即將滅亡,人民將慘遭殺戮,顛沛流離,無家可歸,內心無比痛苦,而自己又不能做什麼去改變這種狀況,於是選擇了自殺殉國。
第二,捍衛自己的道德理想。屈原在自己的絕命詞《懷沙》中說:“我要堅定我的志趣,決不會貪生怕死。世間渾濁無人瞭解我,人心難測,也沒有人可以聽我訴說。人生一死已經不可迴避,但願世上沒有什麼能再讓我矜惜。明白地告訴諸君,我將永遠以先賢們為榜樣前行。”正是由於“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屈原才憤而投江,捍衛自己的高潔。這樣的死,不是怯懦,也不是想逃避責任,而是以死來表明自己對邪惡勢力的抗議,表達自己不與他們同流合汙的清高之志。
第三,尸諫。楚懷王死後,他的長子繼位,就是歷史上的頃襄王。頃襄王任由奸佞弄權,忘記了國土淪喪、父親被騙客死秦國的國恥家仇,反而與齊國斷交,親近秦國,而屈原一直主張聯合齊國對抗強秦。頃襄王最後一次放逐屈原時,屈原感到自己的報國之夢完全破裂,為喚醒昏聵的楚王,效仿殷朝的賢良大夫彭咸,於是投水而死,以死作最後的一諫。不過,也有人指出,雖然屈原的《離騷》中有“願依彭咸之遺則”,“將從彭咸之所君”之語,但他剛被流放的時候並沒有立即投水自殺,所以不存在“尸諫”之說。
除了以上三種主流說法外,今人也從屈原的心理、性格等方面來分析其投江的原因。他們認為屈原崇聖和忠君(愚忠),不知變通,堅持自己的理想釀成了他的悲劇,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殉道”,即不為外境所動,堅持自己的理想。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投江自盡,留給了世人無盡的嘆息。縱觀屈原的一生,憤懣憂患、顛沛流離、報國無門,可以說是空懷報國心,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能不說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始終認為屈原是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與世俗同流,在絕望中憤而自殺,所以屈原是有風骨的偉大的人。放眼歷史,像他這樣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今人用各種形式來懷念他,也許正是看中了他的這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正是我中華民族能屹立不倒的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