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一天,位於湖南省汝城縣延壽瑤族鄉關亨村的村民胡運海在農閒之際,決定在家裡的老房子裡壘一個灶臺。然而,就當他清理完廚房時突然發現,老房的牆壁上居然有一個洞,洞裡似乎還放著什麼東西。
胡運海的老房子並非他自己所蓋,而是爺爺傳下來的,因此,對於這個老房子,就連他自己也並非完全瞭解。
所以,發現牆壁上的洞之後,胡運海好奇之下將手探了進去,裡邊果然有東西,掏出來後發現,是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盒,難道是祖輩留下來的金銀財寶?
但是,當鐵盒開啟之後,裡面裝的並不是財物,也沒有隱藏什麼驚天秘密,鐵盒裡面裝著一張已經卷好的毛邊紙,開啟之後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張借條,借條上寫到:
下今借到胡四德稻穀105擔,生豬3頭,重量503斤,雞12只,重量42斤。借條是葉祖令所寫。
而且還有落款: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葉祖令,時間為公元1934年冬。
這樣的發現讓胡云海十分意外,因為,借條上的胡四德,正是他的爺爺。爺爺在世時,在村中是一個十分有名望的老人,但是,爺爺早已去世多年。在他生前,他從未聽爺爺說過借給過紅軍東西,更沒有任何關於這條紅軍借條的記憶。
那麼,這張借條是真是假呢?爺爺已經過世,自然無法找到當事人,所以,他想到了這張借條上的落款,曾經擔任紅軍第三軍團的葉祖令,那麼,葉祖令又是誰呢?
胡運海將借條及他的疑惑報告到村幹部那裡,而村幹部則將這一情況逐級上報。很快,準確的訊息傳到了村裡:
據查實,寫借據的葉祖令同志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司務長,於1934年12月在長征路上作戰時英勇犧牲時,年28歲。
也就是說,這張借條是真的。那麼,借條究竟從何而來,當時的紅軍又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胡四德老人直到去世也沒有將這張借條公開,並找政府兌換呢?
其實,從借條的落款也可以得知,留下借條的是紅三軍團,而紅三軍團,則是彭德懷元帥一手帶出的部隊。
但是紅軍時代,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一直戰鬥在湘贛蘇區和中央蘇區,似乎並沒有與汝城有過交集。那麼,這張借條又為何會由紅三軍團落在汝城呢?
其實,彭德懷的紅三軍團雖然沒有在汝城建立過根據地,但是,他們與汝城還是有過交集的,那就是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之後。
包括紅三軍團在內的中央紅軍離開中央蘇區長征之後,接連突破敵人的多道封鎖線,而在長征過程中,中央紅軍及紅三軍團就曾經過汝城,並在此地宿營休整長達7天之久。
著名的半條被子的故事,也就是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將自己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的故事,就發生在汝城縣。
因此,這個留下欠條的時間應該就是紅軍長征之後,而紅軍長征到達汝城縣的時間則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也就是說,當時,這張欠條就應該是那時候籤的。對比紅軍長征時的情況,寫下這張欠條,確實也合情合理。
眾所周知,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之所以離開中央蘇區出發長征,就是因為第5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在蘇區待不下去了。
因此,出發長征出發時,紅軍的條件是十分艱苦的,也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再加上一路上國民黨的圍追阻截,中央紅軍在連續作戰之下十分疲憊。
再加上遠離根據地,沒有足夠的根據地做依託,沒有後勤補給的紅軍十分困難,部隊頻繁出現缺糧、斷糧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之下,迫於無奈向群眾借糧食確實時有發生。事實上,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政府多次向百姓兌換的借條,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紅軍長征時寫下的。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1934年11月,紅軍長征先遣隊到達汝城縣延壽鄉後,情況十分不樂觀。當時接連作戰之下,紅軍不但十分疲憊,而且由於長途跋涉有沒有根據地作依託,紅軍已經出現了斷糧。
但是即便如此,堅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紅軍,在到達汝城之後,依然沒有動百姓的一針一線。
與此同時,早在紅軍到達延壽之前,當地的百姓就已經四散一空。
原因也在簡單,在亂世之中,百姓永遠是最苦的,無論是割據還是土匪,但凡經過此地,必然對當地百姓搜刮,更嚴重的,甚至會趁機姦淫擄掠,甚至屠殺。這也是“兵過如洗,匪過如梳”說法的由來。
也因此,當汝城當地百姓聽聞一支陌生的隊伍即將到來之後,再加上國民黨的一貫汙衊宣傳,根據他們根據以往的經驗,百姓立刻趕著牲畜擔著家裡的稻穀,躲進了深山老林。
所以,在紅三軍團到達延壽後,由於看不見當地百姓,紅軍又有著嚴格的群眾紀律,因此,即便長途跋涉之下十分疲憊,他們依然沒有進入百姓家中休息,而是在祠堂等地搭棚子打地鋪睡覺。
而就在紅軍休整之際,在村中頗有名望的胡四德在偷偷回了家,回到家後他發現,在他們村中休整的隊伍還出現了嚴重的斷糧,最為重要的是,胡四德也發現了這支部隊並不是軍閥部隊,而是紅軍隊伍。
此時的汝城縣雖然並非蘇區,但是,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之處的汝城,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自大革命爆發之後,它還是最先燃起紅色烽煙的地區之一。
著名的湘南起義,汝城就是策源地之一。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接應湘南起義軍時,也曾攻佔汝城縣。汝城縣更是走出了開國將領李濤、宋裕和等人。
所以,汝城有著深厚的紅色底蘊,正因為當地百姓對於紅軍隊伍較為了解,因此,在得知進駐他們村落的隊伍並非軍閥部隊後,在胡四德的號召之下,百姓不但紛紛回到家中。
而且,看到紅軍愛缺糧的情況,村民還在胡四德的提議之下,從自己的口糧之中勻出了105擔稻穀,三頭生豬,12只雞送給了紅軍,解了紅三軍團的燃眉之急。
不僅如此,在紅軍隊伍之後的作戰之中,村民們還幫助紅軍做嚮導,抬擔架,救治傷員。正是因為當地村民與紅軍的軍民魚水情,紅三軍團在離開汝城之前,紅三軍團司務長葉祖令還專門找到了胡四德。
葉祖令除了表示對於村民的感激之外,還專門說到了村民支援給紅軍的物資。他表示,紅軍有嚴格的紀律,絕不會拿群眾的東西,村民支援給紅軍的東西也一定會歸還的。但是,由於眼下紅軍十分困難,所以只好先打一下借條,等革命勝利之後鄉親們找人民政府兌換。
這也正是文章開始,胡運海在牆洞裡發現的紅軍借條的由來。
然而,令人無比痛惜的是,親筆寫下借條的紅三軍團司務長葉祖令,卻在他寫下借條後的不足一個月,也就是1934年12月,在一次作戰之中英勇犧牲。
其實,擔任紅三軍團司務長的葉祖令也是汝城人,不過他並非汝城延壽,而是汝城縣熱水鎮黃石村人。而且,葉祖令犧牲後,在家鄉等待他的妻子扶長英也終身未嫁。
既然已經證實了借條的真實性,人民政府自然應該將這張借條兌現。那麼,在1934年11月紅3軍團所寫下的這張欠條,究竟價值多少呢?
民國時期,一旦稻穀大約為60公斤120斤,也就是說,官亨村村民當時借給紅三軍團的105的稻穀,大約為12,600斤。如今一斤稻穀的價格大約為1.5元,總計約19,000元。
至於三頭豬和12只雞的價格,三頭生豬503斤,按照10元一斤,大約為5000元,而12只雞,即便是按一隻雞50元算,也不過600元。因此,即便是2021年的今天,欠條所列的物資加起來價值也不到24600元。
因此,1996年發現借條之後,當地政府兌現的價值其實是十分合理的。發現借條之後的第2年,1997年5月,在證實借條的真實性之後,當地民政部門根據借條所列的物資實價,最終折算為15,000元人民幣,並歸還給胡運海。
而1997年15,000元的購買力是頗為強勁的,還要遠遠超過如今的25,000元。
當然,村民借給紅軍的糧食絕不能僅僅按價值來算。因為,鄉親們借給紅軍的糧食,不僅僅是當時已經處於斷糧狀態下紅軍的救命糧,同時,他們還冒著被國民黨逮捕甚至殺害的巨大風險借給紅軍的。
而且,借給紅軍糧食時,村民們也從未想到過讓紅軍歸還。這也正是胡四德有了借條,卻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從未找政府要求償還的原因。所以,這份軍民魚水情和對於共產黨的信任,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