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一院普外三科用堅守和大愛護航生命!
國慶假期,有一群人不曾放下肩上的責任,他們以專業的技術、敬業忘我的精神,堅守醫療救治第一線,守護著這座城市的祥和和平安。大醫一院普外三科(腹部急症外科)醫生們就是這支隊伍中的排頭兵,他們默默守護,甘於奉獻,放棄了和家人的團聚,在無影燈下奮戰。
一夜五臺手術,迎接來自祖國華誕的第一縷曙光
作為醫院的最前線,急診科常年累月需要接治危、重、急症患者。尤其各種節假日,急診科就診量常常不降反升。僅9月30日一晚,大醫一院普外三科(腹部急症外科)主任張桂信教授和他的團隊連續進行了五臺手術,兩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一臺超聲引導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膽囊結石合併急性重症膽囊炎、不能耐受全麻手術);一臺DSA聯合腸鏡結腸支架置入術(晚期結腸癌合併完全性腸梗阻);一臺剖腹探查脾切除術(外傷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隨著提示最後一臺手術結束的紅色訊號燈熄滅,天光已破曉。
“節假日裡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容易發作,再加上這團圓的日子裡少不了相聚,又會增加一些急性腸胃疾病患者”。張桂信主任和團隊的醫生們常年奮戰在急危重症救治第一線,對這樣忙碌的假期早已習以為常。五臺手術之一,是一名晚期結腸癌合併完全性腸梗阻患者,病情危重,十分兇險。“再晚一些就情況堪憂”,張桂信主任和團隊當機立斷,迅速為病人制定手術方案,並透過急診外科綠色救治通道第一時間為患者做了DSA聯合腸鏡結腸支架置入術,爭分奪秒為病人奪回生機。
普外三科急診外科團隊節日期間堅守崗位,接診並診治外科急症病人500餘人次。普外三科病房收住院病人近50人次,病房床位一直滿負荷執行,急診手術20多臺次,包括胃腸、肝膽胰、疝各種普外疑難急症微創手術。
前沿先進技術應對“危、重、急”疾病
張桂信教授表示,近年來科室發展迅速,開展了多項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的新技術,多項手術為省內首例。針對複雜膽石症、重症膽管炎、膽胰晚期惡性腫瘤、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梗阻等疑難複雜急腹症,科室搭建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一體化數字手術室,配備有腹腔鏡、膽道鏡、超聲內鏡、十二指腸鏡、膽胰內鏡、術中超聲、平板中C等微創裝置,實現一站式、多元化、立體化綜合診治體系,避免傳統外科開腹手術帶來的創傷和高病死率。
學科帶頭人大醫一院副院長尚東在國際上首次提出SELECT多鏡組合中西醫微創診療理念及一整套診治技術方案(Spyglass(膽胰內鏡)+ERCP(經內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技術)+Laparoscopy(腹腔鏡)+EUS(超聲內鏡)+Choledochoscopy(膽道鏡)+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醫藥),SELECT),學科團隊綜合掌握以上各種軟硬鏡技術,能獨立完成術中超聲和超聲內鏡介入診療技術,膽胰微創治療技術國內先進。“其中ERCP技術應用,不用開腹,只需經口取出膽總管結石、治療膽道感染、梗阻性黃疸等疾病,極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目前,科室每年開展微創手術治療膽胰急危重症1000餘人次,其中由內鏡治療的外地轉診疑難患者達到300餘人次。
在膽胰疾病防治方面,張桂信教授表示,一定要有防病治病的意識,很多外科急危重症都有早期徵兆,不少患者如能早期診治,疾病進展往往不會如此迅猛,病情也不會如此兇險,同時早診治還可以獲得更多治療機會,將患者痛苦和創傷減到最小。除日常注意飲食起居健康規律,定期體檢尤其重要,早診早治,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