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這麼一類人,常年上火不斷,但是同時又經常出現虛、寒、弱的症狀,尤其集中在身體的中下部。
而且這類人越是喜歡用性寒涼的清熱下火之物來滅火,虛寒的表現反而會加重,即便是突然間的心煩氣躁,貪吃了那麼一杯冷飲,就會出現拉肚子或者痛經等諸多問題。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奇怪顯現,那麼就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中醫口中所說的上熱下寒體質了。
體內“交通阻塞” ,身體便會“上熱下寒”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海濤主任醫師解釋道:首先我們要講講“三焦”,它是六腑之一,指位於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隔以上是上焦,包含心、肺等臟器;
橫隔與肚臍之間為中焦,包含脾、胃等;下焦指的是肚臍以下的下腹部,包含腎、大腸、小腸、膀胱等。
我們把上、下焦設想成兩個車站,這兩個車站互相向對方發車,會有兩種原因導致這種交流失敗,一是車站不能發車,二是路途中有堵塞。
下焦[車站」腎陽不足,不能正常發車」,鼓動腎水上升, 使得上焦「車站」心火得不到腎水的滋養,就會出現「.上熱」的症狀。
同時,下焦 [車站」腎也得不到上焦「車站」心火的溫煦,會出現「下寒」的症狀。同理,上焦「[車站」心陰不足,不能主動向下焦「[車站」 腎發車」,也會造成「上熱下寒」。
飲食不當情緒壓力等引起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堵塞了上、下焦[車站」之間的道路,就會出現熱盛於上、寒滯於下的現象。
那麼,上熱下寒的體質應該如何調理呢?
治療上熱下寒,醫聖張仲景有5個不同的代表方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上熱下寒”證有5個代表方,有梔子乾薑湯、黃連湯、烏梅丸、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麻黃升麻湯”,這5個方證雖同屬“上熱下寒”證,可5方各具特色,有很大差異。
1、胃熱脾寒證
此證會導致出現胃脘灼熱、嘔吐、心煩、口乾、身熱以及腹部畏寒、大便稀溏等症狀出現,患者的舌苔淡而紅,脈象數或沉。之所以會出現此證,是由於患者體內鬱熱蘊結上擾、寒氣凝結下注所致。
《傷寒論》第80條指出,對胃熱脾寒證者,可用“梔子乾薑湯”進行治療,該方由梔子和乾薑二味藥組成。針對不同的病症,可適當地增加藥物來進行治療。
如若脾寒明顯的話,可以適量增加乾薑、桂枝,以起到溫脾散寒效果;若胃熱較為明顯的話,則可以新增黃連、石膏來清胃熱;嘔吐人群可以新增陳皮、竹茹、半夏等藥,可以起到止吐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陰虛證的人群,不適合使用該方進行調理。
2、胃熱腸寒證
胃熱腸寒證會引起心煩、心下痞滿、腹痛以及乾嘔下利症狀出現。引起該證發生的誘因是患者體內陰陽不調、升降失常所致。
陰陽升降失常會導致陽不能下交於陰,會引起胃熱、嘔吐症狀出現;而陰在下不能上交於陽時,則會引起腸寒、腹痛的症狀出現。陰陽相格,上熱者自熱,下寒者自寒。
《傷寒論》第173條指出,胃熱腸寒證需用“黃連湯”進行調理,黃連湯的組方包括黃連、半夏、炙甘草、乾薑、桂枝、人參以及擘大棗,病屬虛寒者不宜使用此方。
3、寒熱格拒證
寒熱格拒證會引起進食即吐、謂之寒格;更復吐下,則重虛而死,是更逆吐下症狀出現。該病是由於上熱被下寒格拒,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換句話說就是下寒導致脾氣不升,上熱導致胃氣不降,從而導致胃內熱盛、胃氣上逆,從而引起了一系列不適症狀出現。
《傷寒論》厥陰篇359條指出,寒熱格拒證需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該方的組成包括乾薑、黃芩、黃連以及人參四味中藥,脾胃陰虛證人群不適合使用該方。
4、虛實錯雜證
虛實錯雜證會引起肢寒手冷、咽部不適、口乾舌燥、腹瀉不止等症出現,該病的患者寸口脈沉遲,關脈、遲脈幾乎摸不到。引起該證的原因是因陽氣被內陷的邪氣遏止,從而鬱結在體內引起了“上熱下寒”,繼而誘發一系列的異常表現。
《傷寒論》第357條指出,虛實錯雜證需用“麻黃升麻湯”進行調理,該藥的組方包括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萎蕤、白朮、乾薑、芍藥、天門冬、桂枝、茯苓、甘草。該藥的組成包括多為藥物,可起到“寒、熱、溫、涼”多種屬性,並且具有“清、散、宣、洩”的功效,可以說是“寒熱並用”的一味藥,可以滿足虛實錯雜證複雜病情的治療。
5、正氣虛損證
正氣虛損證會引起患者出現上腹部鑽頂樣劇痛,疼痛感呈陣發性加劇,還會出現噁心、胃氣上逆的嘔吐症狀。部分患者甚至會在嘔吐時突出蛔蟲,並伴隨手足逆冷、冷至肘膝的表現。該證是由於腸寒胃熱、正氣虛損兼心神被擾,引起的胃氣上逆所致。
《傷寒論》第338條指出,正氣虛損證需用“烏梅丸”進行治療,組方包括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以及黃櫱。烏梅丸具有寒熱互濟、心甘酸苦並用的特點,可起到補瀉兼施、溫情並舉以及氣血兩調的作用。
不同病症所引起的症狀表現也不相同,在出現症狀後,需明確自己是什麼“證”,再去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最好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參考資料:
[1]《“上熱下寒”證的中醫辨證及其新發展》.中國醫藥導刊.李春林、楊慧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