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中醫專家:治療脾胃病,用好“四字法”

來源:生命時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席專家、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聲生

專家小傳:張聲生,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脾胃病臨床重點專科負責人,國家華北區脾胃病診療中心負責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消化重點專科帶頭人。



“補、消、溫、清”是中醫臨床中常用的四種治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強大的作用,可解病患之苦。用好這四個字,也是治療脾胃病的一大法寶。

補法。補法指用補益藥物補養人體氣血陰陽不足,改善衰弱狀態,治療各種虛證的方法。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不同,補法相應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類。根據病情急緩和體質虛弱程度,又分峻補(用強力補益藥治療氣血大虛的方法)與緩補(用甘緩平和的藥物緩緩調補,促進正氣逐漸恢復)。臨床上可應用補法治療以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等證候的多種脾胃病,如慢性胃炎以胃脘隱痛或腹脹、喜暖或喜按(腹部疼痛因按壓而緩減)、納呆(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進食後有飽滯感的症狀)、神疲乏力、形體消瘦、便溏等為主症的脾胃氣虛證(含脾胃虛寒證),治療原則是以黨參、炒白朮益氣健脾。兼溼者,以山藥、白扁豆健脾化溼止洩;兼氣滯者,以白朮配白芍調理肝脾;氣虛甚者,出現以脘腹墜脹、久瀉久痢、內臟下垂為主症的脾虛氣陷證,以黃芪、升麻益氣升提;陽虛者,以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陽;胃脘灼痛、飢不欲食為主症的胃陰虛證,以白芍、炙甘草或五味子、太子參酸甘化陰。

消法。消法指標對氣、血、痰、食、水、蟲等積聚的實邪,使之消散的治療方法。慢性胃炎以胃脘脹滿或脹痛為主症的肝鬱氣滯證,治療以香櫞、木香理氣和中、疏肝解鬱,兼食積者,以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和胃,神曲、連翹消食化積。慢性萎縮性胃炎無論是飲食不節還是體質因素,皆可能導致脾胃運化失常,飲食後不能化生精微物質,反而成為病理性痰飲,日久可轉化為溼毒,故治療應以八月札、半枝蓮、蜂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久遷延不愈,可以蒲黃、五靈脂活血散結止痛,三七粉、元胡養血活血止痛;腹痛厲害的人群,以全蠍、殭蠶活血通絡止痛。胃食管反流病,是以胸骨後灼痛或刺痛為主症的瘀血阻絡證,可以桃仁、紅花活血散瘀。

溫法。溫法即溫中、補中之意,主要適用於中焦虛弱或虛寒,陽氣失於輸布所致的納差腹脹,或脘腹冷痛、泛吐清水、大便溏洩等症。寒邪是脾胃病的重要發病因素,常有“十胃九寒”之說。久病者,脾胃虛弱為病機之本,寒邪侵襲多為發病之標。中陽不足,脾失健運,內不能運化水谷之溼,外又易感時令之溼,則寒溼內生,壅滯中宮。溼為陰邪,得溫則化;脾為溼土,得陽則運。溫陽藥味辛性溫,能啟動脾陽,醒脾燥溼,使中焦脾土陽氣升發,脾氣散精,則水谷精微得升,水溼得化。因此,治療慢性脾胃病時,常以培土建中、溫運中陽為法。如治療腸易激綜合徵以晨起腹痛即瀉、腹部冷痛、得溫痛減等為主症的脾腎陽虛證,以乾薑、炒白朮溫中健脾,佐附子、肉桂溫補命火;腎虛失攝者,加肉豆蔻、赤石脂以澀腸止瀉;兼脾虛有溼者,加茯苓、山藥以淡滲利溼止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以胃脘隱痛、喜暖等為主症的脾胃虛寒證,以溫存之品參、芪、歸、術以益氣健脾;兼嘔吐者,以吳茱萸、生薑溫中降逆止嘔;兼呃逆者,以丁香、柿蒂溫中降逆止呃;兼氣逆者,以紫蘇梗、蓽茇(bìbá)以溫中理氣。溫之與補,有相兼者,有不相兼者。虛而且寒,則兼用之。若寒而不虛,即專以溫藥主之。

清法。清法又稱清熱法,是指運用寒涼性質的藥物治療裡熱證的治法,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現代人因過食肥甘厚膩,久坐少動或工作壓力大,易導致胃氣壅滯化熱,出現脾病多虛,胃病多實、多鬱、多熱(火)的特點,故臨床上多應用清法治療胃病。清熱作為胃食管反流病的首要治則,臨床多選用連翹、蒲公英、黃芩、黃連、木蝴蝶等清熱瀉火解毒。若兼溼熱者,加龍膽草、玉米鬚、冬瓜皮、厚朴、藿香、佩蘭等清熱化溼或芳香化溼。如治療糜爛性胃炎之肝胃鬱熱證,用藥以黃芩、梔子清瀉胃熱,丹皮清熱涼血,龍膽草清瀉肝膽火熱。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09-29

相關文章

治療脾胃病,可疏肝

治療脾胃病,可疏肝
小編導讀 五臟六腑之間關係密切,可相互影響,相互為病,脾胃病便常由肝木失調而引起.肝木失調,脾胃受之,臨床症狀雖重在脾胃,然其病機實在於肝,用疏調肝木法,使氣和而順,脾胃自安.臨床透過疏調肝木,以調整 ...

人體的中醫穴位治療,常見病自己按摩也可以治

人體的中醫穴位治療,常見病自己按摩也可以治
眾所周知,我們人體是有許多的穴位存在的,而這些穴位幾乎分佈在我們人體的每一個部位,現在很多人都會用穴位來養生,而不同的部位的穴位的功能是不同的,透過按摩這些穴位可以治療許多的疾病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 ...

中醫專家推薦男性養生四原則,你能做到幾點?

中醫專家推薦男性養生四原則,你能做到幾點?
作者:衣曉峰 趙兵 醫學研究告訴我們,人類的健康狀況和壽命的長短,雖然與先天稟賦的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但是後天的調攝養生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中醫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對此問題就有了高度 ...

糖尿病多尿、腎病多尿、老年多尿,中醫辨證治療多尿症

糖尿病多尿、腎病多尿、老年多尿,中醫辨證治療多尿症
昨天講了冬季生理性多尿和夜尿頻多的中醫治療,今天再講講多尿症,多尿症是指小便色清而量多,24小時尿量往往大於2500ml,而正常人24小時尿量大約1000~2000ml.正常人攝入水分太多,可出現一過 ...

秋季如何養生?中醫專家給您支招
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夜晚的省城已經有絲絲涼意.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立秋之後,該如何養生呢?山西晚報邀請山西省中醫院.山西省兒童醫院的多名中醫專家給 ...

脾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按摩、艾灸這個穴位,可健脾養胃、溫中補虛

脾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按摩、艾灸這個穴位,可健脾養胃、溫中補虛
文 / 宋愛群 湖北省中醫院 副主任醫師 建裡穴即是指建設人體內部中焦之氣,是補中之要穴,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臍中上3寸處,即在中脘穴下1寸,下脘穴上1寸. ...

中醫專家透露妙招:小兒發燒常見的推拿手法都在這了,記得收藏

中醫專家透露妙招:小兒發燒常見的推拿手法都在這了,記得收藏
今天,北京弘醫堂中醫專家給大家介紹幾個小兒推拿手法,當家中小孩生病.不舒服了,家長可以自己為孩子解除病痛. 以下手法適用於積食發熱: 掐揉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節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 ...

李鏵醫生談中醫如何治療癌症
癌症是目前尚未完全攻克的疾病之一,從這個病種衍生出來的治療方式層出不窮,從西醫的化療,放療,手術,免疫療法,以及高達120萬一針的中微子靶向治療技術.以及傳統醫學的中草藥治療,從治療方式來看均是消除病 ...

中醫講的脾是什麼
西醫講脾臟是人體的儲藏血液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迴圈中,以增加血容量. 2.脾臟又是一個最大的免疫器官,裡面富含免疫 ...

會“偽裝”的風溼病?中醫專家:風溼不只“風”與“溼”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風溼科 主任醫師 侯秀娟 風溼病,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痺病".多數人從風溼病這個名字,認為就是和受風關係的關節病,出現關節疼痛,大家知道看風溼病.但風 ...

常用香砂養胃丸,這個藥能治療哪些胃病?這些問題你應該瞭解清楚

常用香砂養胃丸,這個藥能治療哪些胃病?這些問題你應該瞭解清楚
近年來生活水平高速發展,但是各種各樣的疾病也隨之而來,當前的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各種的學生群體難免都會受到胃病的困擾,但是胃病又是一種十分難纏的疾病,不少得患者會尋求各種藥物的治療. 但是治療胃病的藥物多 ...

【友誼科普】孕婦感冒怎麼辦?中醫專家來支招

【友誼科普】孕婦感冒怎麼辦?中醫專家來支招
孕期遇上感冒,真的是很讓人頭疼.很多孕媽媽因為擔心藥物有副作用,不敢隨意吃藥,只能硬抗下來.得了感冒,孕媽媽該如何緩解不適症狀?讓我們聽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楊帆來進行講解. 感冒分四種,且聽 ...

三伏養生要避免五誤區!中醫專家的小建議分享給家人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的階段,也是養生的重要時節,網上流傳的各種養生法,如伏天喝熱水逼出體內寒氣,多吃羊肉和生薑等,這些都正確嗎?山東省名中醫,濟寧市中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王祥生介紹,中醫養 ...

中醫如何治療泛酸?

中醫如何治療泛酸?
泛酸是指泛吐酸水的一種症狀,中醫稱"吞酸"."吐酸".泛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較為常見,常常是空腹時出現.古人有泛吐酸水之症,其病在胃,與肝有密切的關係,臨床多見於 ...

為什麼總是大汗淋漓,自汗、多汗的中醫辨證治療

為什麼總是大汗淋漓,自汗、多汗的中醫辨證治療
很多人有容易出汗的毛病,沒有感冒,也沒有慢性病,明明天氣很涼快,坐在屋裡不動卻總是大汗淋漓,稍微一活動則出汗更為嚴重,這種天氣不熱而異常出汗的情況中醫稱之為自汗症. 自汗是指不因炎熱.勞累.穿衣過厚. ...

錦旗的故事 | 中醫特色治療為頸椎病患者健康護航

錦旗的故事 | 中醫特色治療為頸椎病患者健康護航
近日,受頸椎病困擾多年的薛女士來到了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中醫特色護理門診,將一面寫有"技術精湛為患者,親和體貼如家人"的錦旗送到了護士蘭雯靜和劉華手中. 30歲的薛女士因工作環境的原 ...

大眾網快快幫|秋季如何健康養生?中醫專家來支招

大眾網快快幫|秋季如何健康養生?中醫專家來支招
秋季空氣乾燥,天氣漸漸變涼,換季的過程中,不少人都容易生病,這時候該怎樣健康養生呢?本期快快幫我們邀請中醫醫師曹春雪為大家科普秋季養生知識,趕緊學起來吧!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孟娜 王豔彩 ...

吃銀耳能補充膠原蛋白嗎?若有疑惑看這裡:中醫專家給出答案

吃銀耳能補充膠原蛋白嗎?若有疑惑看這裡:中醫專家給出答案
入秋後,天氣開始變得乾燥,不少人開始出現唇乾舌燥.面板乾燥.乾咳.便秘等燥邪引起的症狀.秋季養生重點是防"秋燥",而防秋燥的關鍵是"潤肺".價廉物美的銀耳是一個 ...

體寒是萬病之源,中醫專家支招:教你趕走一身寒氣
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冷氣的盛行,各種冷飲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體寒"的隊伍. 這類人群常出現以下症狀:1.手腳冰涼.怕冷,易感冒:2.易疲勞.浮腫,口唇色淡.舌苔發白: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