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席專家、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聲生
專家小傳:張聲生,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脾胃病臨床重點專科負責人,國家華北區脾胃病診療中心負責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消化重點專科帶頭人。
“補、消、溫、清”是中醫臨床中常用的四種治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強大的作用,可解病患之苦。用好這四個字,也是治療脾胃病的一大法寶。
補法。補法指用補益藥物補養人體氣血陰陽不足,改善衰弱狀態,治療各種虛證的方法。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不同,補法相應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類。根據病情急緩和體質虛弱程度,又分峻補(用強力補益藥治療氣血大虛的方法)與緩補(用甘緩平和的藥物緩緩調補,促進正氣逐漸恢復)。臨床上可應用補法治療以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等證候的多種脾胃病,如慢性胃炎以胃脘隱痛或腹脹、喜暖或喜按(腹部疼痛因按壓而緩減)、納呆(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進食後有飽滯感的症狀)、神疲乏力、形體消瘦、便溏等為主症的脾胃氣虛證(含脾胃虛寒證),治療原則是以黨參、炒白朮益氣健脾。兼溼者,以山藥、白扁豆健脾化溼止洩;兼氣滯者,以白朮配白芍調理肝脾;氣虛甚者,出現以脘腹墜脹、久瀉久痢、內臟下垂為主症的脾虛氣陷證,以黃芪、升麻益氣升提;陽虛者,以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陽;胃脘灼痛、飢不欲食為主症的胃陰虛證,以白芍、炙甘草或五味子、太子參酸甘化陰。
消法。消法指標對氣、血、痰、食、水、蟲等積聚的實邪,使之消散的治療方法。慢性胃炎以胃脘脹滿或脹痛為主症的肝鬱氣滯證,治療以香櫞、木香理氣和中、疏肝解鬱,兼食積者,以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和胃,神曲、連翹消食化積。慢性萎縮性胃炎無論是飲食不節還是體質因素,皆可能導致脾胃運化失常,飲食後不能化生精微物質,反而成為病理性痰飲,日久可轉化為溼毒,故治療應以八月札、半枝蓮、蜂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久遷延不愈,可以蒲黃、五靈脂活血散結止痛,三七粉、元胡養血活血止痛;腹痛厲害的人群,以全蠍、殭蠶活血通絡止痛。胃食管反流病,是以胸骨後灼痛或刺痛為主症的瘀血阻絡證,可以桃仁、紅花活血散瘀。
溫法。溫法即溫中、補中之意,主要適用於中焦虛弱或虛寒,陽氣失於輸布所致的納差腹脹,或脘腹冷痛、泛吐清水、大便溏洩等症。寒邪是脾胃病的重要發病因素,常有“十胃九寒”之說。久病者,脾胃虛弱為病機之本,寒邪侵襲多為發病之標。中陽不足,脾失健運,內不能運化水谷之溼,外又易感時令之溼,則寒溼內生,壅滯中宮。溼為陰邪,得溫則化;脾為溼土,得陽則運。溫陽藥味辛性溫,能啟動脾陽,醒脾燥溼,使中焦脾土陽氣升發,脾氣散精,則水谷精微得升,水溼得化。因此,治療慢性脾胃病時,常以培土建中、溫運中陽為法。如治療腸易激綜合徵以晨起腹痛即瀉、腹部冷痛、得溫痛減等為主症的脾腎陽虛證,以乾薑、炒白朮溫中健脾,佐附子、肉桂溫補命火;腎虛失攝者,加肉豆蔻、赤石脂以澀腸止瀉;兼脾虛有溼者,加茯苓、山藥以淡滲利溼止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以胃脘隱痛、喜暖等為主症的脾胃虛寒證,以溫存之品參、芪、歸、術以益氣健脾;兼嘔吐者,以吳茱萸、生薑溫中降逆止嘔;兼呃逆者,以丁香、柿蒂溫中降逆止呃;兼氣逆者,以紫蘇梗、蓽茇(bìbá)以溫中理氣。溫之與補,有相兼者,有不相兼者。虛而且寒,則兼用之。若寒而不虛,即專以溫藥主之。
清法。清法又稱清熱法,是指運用寒涼性質的藥物治療裡熱證的治法,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現代人因過食肥甘厚膩,久坐少動或工作壓力大,易導致胃氣壅滯化熱,出現脾病多虛,胃病多實、多鬱、多熱(火)的特點,故臨床上多應用清法治療胃病。清熱作為胃食管反流病的首要治則,臨床多選用連翹、蒲公英、黃芩、黃連、木蝴蝶等清熱瀉火解毒。若兼溼熱者,加龍膽草、玉米鬚、冬瓜皮、厚朴、藿香、佩蘭等清熱化溼或芳香化溼。如治療糜爛性胃炎之肝胃鬱熱證,用藥以黃芩、梔子清瀉胃熱,丹皮清熱涼血,龍膽草清瀉肝膽火熱。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