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面板科副主任醫師 李薇薇
幾年前,一位老年女性患者來看面板腫瘤專家門診,我參與了會診。最初我並未發現她的面板有什麼問題,反倒是她精緻的妝容和一臉焦慮讓我印象深刻。透過詢問病史我瞭解到,大概1年前,她一側下眼瞼出現了一個黑色皮疹,並逐漸增大。出於對自身容貌的關注,她注意到了這個皮疹。來就診時那個黑點雖然只有2~3毫米,可她已經輾轉到過北京多家醫院面板科,專家都認為皮損太小,病程太短,良性可能性大,鑑於部位特殊,建議她觀察就好。
但是,這個黑點總是讓她惴惴不安。對自身形象的在意和性格上的細緻,令她十分糾結——如果皮損是良性的,貿然手術就太不值得了;但如果是惡性的,就這樣觀察等待著,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將來再做手術對健康和美觀的影響更大,甚至可能發生轉移。看得出來,患者極其渴望得到準確、早期且無創的診斷建議。這對於我們面板科醫生來講確實很難,像這樣皮損太小、形態不典型的情況,一般我們只能透過病史綜合推測可能是什麼診斷。
基於長期對面板癌篩查的經驗積累,我覺得這個皮損有可能是基底細胞癌,但最終確診還需要病理結果。鑑於外院一些專家已經考慮為良性,如果我的意見不同,認為是惡性,讓患者做手術,一旦最終病理結果是良性,這對患者的外觀和心理上都會造成影響。
那時,我也備感壓力。我給她做了面板鏡檢查,想試圖透過這項技術發現一些額外的臨床資訊。在鏡下並未見到基底細胞癌典型的面板鏡特徵,但透過反覆分析比較,我發現這個皮損與其他一些良性色素性的損害相比,顏色和血管形態都有特殊性,再結合患者的臨床和病史,我更加傾向於這就是一個惡性皮損,基底細胞癌可能性大。
那時候我才剛晉升主治醫師不久,患者在別的醫院也做過面板鏡檢查,無人考慮惡性,因此我的信心很不足。但我覺得還是應該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就把我的考慮跟患者充分溝通,建議儘早手術並做病理檢查。
患者認為我的專業態度令她信任,決定接受手術。術後病理證實,這確實是一個基底細胞癌,由於發現得早,手術既可以達到治癒,又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術後患者非常感激,感謝我們能幫她做出人生中的這一重要抉擇,對醫生也更加信任。
醫生面對的不單單是疾病本身,還要考慮到患者是有思想和情感的個體。有的時候,我們的一個臨床決策很可能會影響患者一生,因此要不斷努力,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幫患者少走彎路。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