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多鍾愛黃昏,夕陽將墜,霞光燦爛,黑夜將至,獨飲孤獨。
李商隱曾有詩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在夕陽下,詩人可以看山水,放懷抱,寫風骨,抒憂患。
但是如何描寫黃昏之景,卻不容易。詩,是文字的藝術,也是文字的精華。故而詩人多以巧妙之筆刻畫黃昏,把黃昏之景寫得細膩動人,如在目前。
今天,王和尚推薦三首描寫黃昏的佳作,每首都像一幅畫,每一首都含有詩人的情思和風骨。這三首詩,哪一首觸動了你的心絃?
1.南塘暝興 唐 · 白居易
水色昏猶白,霞光暗漸無。
風荷搖破扇,波月動連珠。
蟋蟀啼相應,鴛鴦宿不孤。
小僮頻報夜,歸步尚踟躕。
相信不少朋友讀詩或評判詩時,喜歡看一些刺激的詩句,好像不夠犀利、熱烈和刺激就不是好詩。其實不然,有些詩,看似寫得沒有深意,但文字組織得非常漂亮,其情緒又寫得非常細膩,這樣的詩一樣是好詩,這樣的詩反而不易寫。
比如白居易這首律,寫得很淡,卻很有韻味。
標題有兩個點要注意:其一,地點是南塘。作者在此處漫步,詩中之景會圍繞南塘而寫。其二,主題是暝興,即黃昏時分的感興。
首聯“水色昏猶白,霞光暗漸無”,起筆細膩。黃昏時分,天雖未全黑,但已慢慢暗了下來。“水色昏猶白”,夕陽未完全落下,空氣已迷濛,水面波光漾動,“昏猶白”寫得非常準確。“霞光暗漸無”,晚霞漸漸暗淡,以至於消失不見,“漸”和“猶”都細膩地表達出時間的遷移。
並且,這一聯詩對仗句,上句寫水,下句寫霞,水白而不刺眼,故稱“昏”,霞光尚存卻已失絢爛,故稱“暗”。
二聯繼續寫景,“風荷搖破扇,波月動連珠”。後文有蟋蟀,證明此時已是秋天,荷葉凋零,稱“破扇”;明月倒映在水中,與水波一起盪漾,故稱“連珠”。
首聯和二聯的寫景,著眼點都在南塘,扣準題目。首聯寫靜景,二聯寫動景,但渲染的都是靜謐的氛圍,且有些寥落孤清之感。
從視角看:前兩聯先寫水,再寫霞光,均屬於遠視;然後寫風荷波月,屬於近景。這就是詩法中景的鋪排。
寫景要寫出立體感,就要調動各種感官。首二聯多是視覺,三聯則轉入聽覺。“蟋蟀啼相應,鴛鴦宿不孤”,夜色漸深,草叢中蟋蟀的叫聲彼此應和,鴛鴦在水中偎依,顯得親密而寧靜。而第三聯則點出了“孤”,由景漸漸轉入寫情。
三聯這麼寫,明顯在暗示作者心境。蟋蟀叫聲彼此呼應,鴛鴦不孤單,就反襯作者此刻的孤獨了。聽到蟋蟀叫聲不僅僅能突出靜,在傳統詩文中,蟋蟀叫聲也多有暗示淒涼之意。鴛鴦之含義自不待言。
在詩的尾聯,終於點出人。先寫景伏脈,最後再點出人,顯得自然而不刻意。“小僮頻報夜,歸步尚踟躕”,小童屢次提醒作者夜已深,但作者卻躊躇不思歸途。“頻”寫出小童報夜之頻繁,暗示夜已深,與作者“尚躊躇”對應。
作者為何不想回家?或許因為孤單寂寞,或許因為喜歡此處的清幽寧靜,原因到底為何並不重要,這就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2.西樓夕望 北宋 · 宋祁
炎氛隨日入,岑寂坐遙帷。
倦鶩昏投浦,驚蟬夜去枝。
桂華兼月破,槎影帶星移。
珍重窗風好,羲人即此時。
宋祁這首詩的章法依然是前三聯寫景,在尾聯露意。時間是夏末秋初,作者在寫景中,融入了志趣和思考。
首聯“炎氛隨日入,岑寂坐遙帷”,這是典型的倒裝起筆,先寫景,再寫人。作者此刻坐在窗邊,心情是岑寂的。“岑寂”是這首詩的情緒起點。岑寂:高而靜,也指寂寞孤獨冷清。隨著陽光的射入,熱浪也衝進了樓中,但作者此刻卻覺得岑寂,這種矛盾,就留下了懸念,給後文留下的發揮的空間。
二聯“倦鶩昏投浦,驚蟬夜去枝”,這是寫景之筆,寫得非常工細。傍晚時分,水鳥歸巢,著一“倦”字,擬人且含情。夜色深了,蟬忽然被驚動,離開了樹枝。這一聯細緻地寫出黃昏時分動物的情態,水鳥投浦,鳴蟬去枝,看似相反其實合一,這是對仗中的反對之法。
三聯“桂華兼月破,槎影帶星移”,作者繼續寫“望”,這一聯寫得很更加工巧,寫景細膩,字法穩健。“桂華”有兩種含義,指桂花和月亮,後有月,此處應指桂花樹。“槎影”也有兩個含義,指神話中泛銀河的船影和現實中的船影,後有星,此處應該實指船。月亮破雲而出,才能看見桂花樹蒼翠之影,故而用“兼”;,星光下,歸舟緩行,好像與星星一起移動,故而用“帶”。要注意“兼”和“帶”的煉字。
詩的題目是“西樓夕望”,作者坐在高樓窗邊遠望,所以詩中之景多遼遠廣闊且寧靜。面對此景,作者怎能不襟懷一暢,驀然忘俗?
傳統詩詞中,詩人為何喜歡登高望遠?因為登高望遠,眼界大開,讓人心懷舒暢,也讓人感受到天地之大和自己渺小,心中之俗念煩惱就會消散一空。
宋祁就是如此,故而他在尾聯說“珍重窗風好,羲人即此時”,在窗邊享受到涼爽的風,這種瞬間的灑脫不值得珍惜麼?羲人,即羲皇上人,伏羲氏。古人認為:在伏羲氏時代,人人都恬靜閒適,忘俗快樂。作者在此用典說:他此時的心境就像羲皇上人一般,恬淡無欲,悠閒寧靜。
這首詩筆法卻細膩動人,用字工穩巧妙,寫景如在目前,故而讀來很有韻味。另外,要注意章法的照應,首聯說“炎氛”且“岑寂”,但是入夜後,有了涼風,作者也不再岑寂,而是自比灑脫閒適羲皇上人了。這就是情脈的流動。
3.暝色 南宋 · 劉克莊
暝色千村靜,遙峰帶淺霞。
荷鋤歸別墅,乞火到鄰家。
疏鼓聞更遠,昏燈見字斜。
小軒風露冷,自起灌蘭花。
劉克莊這首詩中,描繪的點很多,時空變換也比較繁複,妙就妙在他安排得絲毫不亂。
這首詩起筆即寫黃昏之景,“暝色千村靜,遙峰帶淺霞”。黃昏時分,千萬村落顯得特別安靜,遠處的山峰上還殘留著晚霞。詩中的“靜”和“帶”是煉字。另外,這一聯寫景是很闊大遼遠,作者為何要寫如此大?且看後文交代。
其實,這首詩的章法不是線性的,而是先寫景,再交代緣由。按正常順序,起筆是“荷鋤歸別墅”,作者幹完農活,從田野回到自己的莊園,他在回家路上看到的景是“暝色千村靜,遙峰帶淺霞”。
第二聯轉入寫人,上句寫作者扛著鋤頭回家。下句寫作者放下鋤頭,從鄰居家去借火後開始做飯和讀書。這一聯寫得簡淨而有生活情味。
第三聯作者轉換了視角。“疏鼓聞更遠,昏燈見字斜”,夜色漸深,報時的鼓聲也變得稀疏。“聞更遠”即打更的聲音聽起來很遙遠,暗示夜深安靜。此刻作者在幹什麼呢?他在看書,“昏燈見字斜”,夜色深了,作者也漸漸疲憊,眼睛漸漸模糊,在小燈下看到書上的字都歪歪斜斜的。
“昏燈見字斜”寫得非常妙。原因有三:其一,這句詩細膩地表達出詩人的疲倦之態,唯有疲倦眼睛才會模糊,看字才會模糊歪斜,這也照應上文照應“荷鋤歸”。
其二,即便種田如此勞累,作者還要堅持看書,可見他與一般的農夫不同,暗示作者有高尚的情操和追求。
其三,劉克莊是何許人也?劉克莊是南宋中後期的大詩人,他一生傲岸不屈,又憂心國事。他深夜看書,就不僅僅是表現自己情操高尚,而是暗含在讀書中尋找心靈歸宿的無奈之感。
劉克莊一生仕途不順,屢遭貶謫,罷官後他長期在農村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毫不氣餒。此時南宋政權岌岌可危,但統治者卻文恬武嬉,絲毫沒有憂患意識。作者曾寫“落梅詩”諷刺當朝宰相,詩中說“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可見去官務農的劉克莊內心是多麼孤獨,多麼悲涼,對無能的統治者是多麼憤怒,對國家的未來又是多麼擔憂。
瞭解這些,再看尾聯“小軒風露冷,自起灌蘭花”就豁然而解了。作者為何在夜晚感到風露冷,讀完書後為何去澆灌蘭花?這跟劉克莊的遭遇和精神有關。作者深夜感到風露寒涼,不正是他孤獨心境的表示麼?蘭花,不就是作者理想的象徵麼?他就擔心蘭花遭受不住風露的侵襲,故而殷勤地去澆灌蘭花。蘭花的高潔柔弱,又怎能不讓作者憐惜而倍加呵護呢?
這首詩,看似寫得恬淡,卻內含風骨,寫出了作者的無奈和堅守。這首詩寫景寫情,寫人生寫現實,寫孤忠寫傲骨,安排得條理清晰,絲毫不亂,並且能處處照應周全,40個字作如此騰挪,確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