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提起中國古代繪畫,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繁華熱鬧的景象。

它長達五米有餘,在沒有相機記錄影像的古代,卻能將汴京東南城角的景色盡攬於長卷之中,大到河流原野,小到車馬貨物,無不細緻精巧,令人拍案叫絕,無愧“中華第一神品”的盛名。

正是因為它的精妙絕倫,才使它留下了無數傳說。這幅傳世名作使“清明上河”成為了繪畫史中的一大題材,後世仇英、陳枚等畫家也挑戰了這一題材,但在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等綜合考量中,還是無法超越北宋本。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區域性)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正因它摹本偽本眾多,真假難辨,眾說紛紜,經多位專家學者考證研究,才定下故宮博物院所藏本為原作。出於對《清明上河圖》絕代風華的仰慕,現代文學藝術創作中亦屢屢提起它:馬伯庸創作的《古董局中局》系列中,便有一部講的是《清明上河圖》的真贗之爭。

據統計,《清明上河圖》中展現了將近700位的官商農工,70餘匹牛馬等坐騎,30餘棟房舍,百餘棵樹,還有約300件傢俱。張擇端對現實場景的細緻記錄使得我們能夠透過《清明上河圖》回到北宋時期,一窺汴京城中的市井傢俱。

清明上河圖·桌案

縱覽全圖,《清明上河圖》可分為三段:首段畫市郊,中段畫汴河兩岸,後段則是市區街道。300餘件傢俱主要分佈在市區街道的住宅和店鋪中,大概可以分為桌案、椅凳、轎類、箱類四類。其中桌類據學者統計共103件,在所有傢俱中位居第二。

最基本的桌形制極為簡單,無論是方桌還是條桌,似乎都僅用幾根木料接成,簡素方正,與其配套的長凳造型類似。但在《清明上河圖》中,根據不同用途,桌案也呈現出不同的樣子。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孫羊店附近的三處店鋪主人售賣不同的貨品,也用了不同的桌案:

最左肉鋪老闆的長桌木料極為厚實,桌面中心稍微凸起,兩端略微下沉,形成一個微妙的弧度,側面還打釘加固,在傢俱中頗為少見。

中間的小販使用的桌子極為特別,上方一根圓弧狀上翹的扁擔,下方兩張桌子上各自擺著貨品,下方正有另一個小販挑著這種桌子在問路,這種挑桌的具體形制可以在《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看到,它是將兩側桌足直接與扁擔相連,靈活便攜。

最右的小販則似乎是自己用長凳和木板搭了一張桌子,雖然不是什麼新型傢俱,但這一現象至今仍可見到,可見人民生活的智慧確實是古今相通的。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 國家博物館藏

除了以上三種,還有一種小販愛用的交足桌,底足為交叉的X形,同交椅一樣,不過腿足更長,底端用橫棖穩定結構,這種形制源於胡床,是為了方便收合攜帶。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擺攤的小販用著各種各樣的桌,其實店鋪裡還有另一種可以承放物品且沿用至今的傢俱,那就是櫃檯。檯面擺放商品等,臺下儲納其他,圖中使用櫃檯的店鋪似乎是布帛店。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還有兩件比較特別的,一件是極狹長的條案,似為家庭廚房所用,結構簡單,腿足用幾根木料支撐,側腳明顯,僅在側面腿間施雙橫棖加固;一件是王員外家書生所用的書桌,既像案式結構,又像一腿三牙,其牙板還做曲線造型,氣質秀雅,頗具文人傢俱之風。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清明上河圖·椅凳

椅凳類傢俱的發展伴隨著垂足而坐習慣的普及,它們的數量遠超桌類,可以說是《清明上河圖》中傢俱的主力軍,其中又可分為椅和凳。椅有三類:交椅、靠背椅、雙人椅。

交椅自胡床演變而來,五代時發展起來,盛行於宋。宋代王明清《揮麈三錄》中便記載了交椅風靡官民之中的事:

紹興初,梁仲謨汝嘉伊臨安,五鼓往待漏院,從官皆在焉。有據胡床而假寐者,旁觀笑之。有一人云:近見一交椅樣甚佳,頗便於此。仲謨請之,其說雲:用木為荷葉,且以一柄插於靠背之後可以仰首……今達宦者皆用,蓋始於此。

宋·王明清《揮麈三錄》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宋 《蕉陰擊球圖》 故宮博物院藏

而《清明上河圖》中共有四把交椅,分別在城門樓下、趙太丞家、趙太丞家左邊和“久住王員外家”。這四把交椅形制不同,但椅圈近似,搭腦都與扶手連成一線,且扶手向外捲曲似牛頭,方便使用者倚靠和搭手,這一造型在宋代頗為流行。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靠背椅則較多,分別在小攤、酒館等地方,事實上靠背椅正是宋代使用數量最多的椅子。宋代靠背椅按照搭腦形狀不同可分為曲直兩種,《清明上河圖》中的靠背椅多被人擋住,僅可看到部分,有一統碑式的梳背椅,還有直搭腦出頭的和搭腦不出頭的。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雙人椅在整幅圖中都比較特別,只有一把,在“劉家上色沉檀楝香”門口,形制方正,造型簡潔大方,似兩椅合成,搭腦兩端出頭,腿間施牙板和管腳棖,棖下還接牙板。這種椅子實物都極為少見,蘇州網師園中有一件雙人玫瑰椅與之頗為相似。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比起椅子,市井平民最常用的凳子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它們簡單實用,為人們提供便利,《清明上河圖》中的凳子大致可分為條凳和箱凳兩種。

條凳長短不同,高矮有別,它們分佈在汴河兩岸的街市店鋪中,農家宅院中亦有不少,可見此時高型傢俱已經在人民生活中廣泛推廣開來。

條凳結構簡單,似乎只用幾根木料拼接而成,有看面腿間施一根且側面腿間施雙橫棖的,亦有看面和側面腿間都只施一根橫棖的,常與桌案搭配使用。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還有一種條凳比之前者更為簡潔,它側腳明顯,重心低,只在側面腿間設橫棖加固。其中木料厚實的,極為狹長低矮,十分穩固好用,圖中的木工正是在這樣的條凳上刨花。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箱凳是凳類傢俱中最為特別的一種,如其名,其外形似箱,實際功用可作凳,同時它也有箱的儲納功能,比如趙太丞家旁邊的工匠就坐在一個階梯狀的箱凳上,或許正是為了適應工作需要,才有了這樣二合一的設計。

清明上河圖·轎類

轎子作為一種出行工具,比起桌椅自然少了許多,《清明上河圖》中可見的只有7個轎子。這些轎子與前代的截然不同,轎身較高,與當時高型傢俱廣泛應用的風尚相符。

細緻觀察這七個轎子,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頗為相似,轎頂隆起,四角都向內翹起,頗有意思。轎身前半開方形窗,甚至還配錦繡瓔珞作簾幕,使轎子裡的人可以同時觀看轎外的風光。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富人用人力轎子,那平民呢?

平民用牛車,牛車形制頗大,極寬長,上方作拱起的蓬以避風雨,下方接於板車上,兩個大車輪放在兩側,兩牛並行才能將牛車拉動,看起來似乎比轎子還要氣派。或許是為了隱私考慮,牛車的前後都設了門,也形成了一個比較私密的空間。

清明上河圖·箱類

箱類比較隱蔽,數量比轎子還少一些。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階梯狀箱凳,其餘多是挑箱。

挑箱顧名思義,蓋上另設一個框架,方便使用者用扁擔或挑杆將其掛在前後,在《清明上河圖》中,挑著挑箱的人多跟在轎子車馬後,應該是為富人工作的奴僕。而其他用挑杆的百姓挑的是各式的筐。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宋代雖然始終沒有統一天下,邊疆紛擾不斷,少數民族政權虎視眈眈,但我們無法否認,宋代經濟、文化、教育之繁榮在歷朝歷代中都是佼佼者,陳寅恪先生甚至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東京夢華錄》中也曾這樣描述汴京城: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

但我們能從《清明上河圖》中看到的,其實更多的是市井的平凡生活,或許少了宮殿的輝煌氣魄,也沒有大宅邸的柳陌花衢,但當這幅長卷在眼前慢慢展開,我們無法不為其動容。

《清明上河圖》中的市井傢俱

店鋪林立,小攤擁擠,人們各司其職,叫喊吆喝聲響成一片,人群摩肩接踵,在各自的生活軌跡上奔忙著。偶爾的一點失誤,便引得手忙腳亂,待反應過來,身邊已圍了一圈,熱鬧散去,又各自回到各自的軌跡。

城市因人聚而成,又使眾人從這裡出發往別處去,這裡有一種冷月殘花山風孤影都無法替代的東西,一種能使人回想起深夜中魚湯滋味的溫暖氛圍,它叫【人情】。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讀懂的,還有許多......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10

相關文章

散文:借一幅清明上河圖,繪十年楚河漢街景

散文:借一幅清明上河圖,繪十年楚河漢街景
一 清明上河圖,中國宋代名畫,國寶.五米多長的畫卷,令人眼花繚亂.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各式建築,各種牲畜,各樣橋船,栩栩如生. 在廣闊的原野上,小橋流水人家:繁鬧的城郭裡,車水馬龍:浩瀚的河道中,船來 ...

重慶十八梯涅槃重生,國慶遊客人山人海,堪稱重慶版清明上河圖

重慶十八梯涅槃重生,國慶遊客人山人海,堪稱重慶版清明上河圖
十八梯,是重慶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繫著新重慶人和老重慶之間的記憶紐帶,5年前,十八梯封閉的時候,多少人扼腕嘆息,多少人不捨離去? 如今經過5年的升級改造之後,十八梯終於在國慶節涅槃重生,重新開放 ...

好玩的《清明上河圖》:打架抓頭髮、街頭玩“套圈”、樹上看大戲

好玩的《清明上河圖》:打架抓頭髮、街頭玩“套圈”、樹上看大戲
<清明上河圖>一共有三個知名版本:宋代張擇端.明代仇英.清院本版(清宮畫院五位畫家合成). 刺繡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副享譽世界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卻發現一尷尬細節:樹下睡午覺的男子在幹什麼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卻發現一尷尬細節:樹下睡午覺的男子在幹什麼
<清明上河圖>曾言:"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千年變遷中,藝術珍品接連現世,助華夏文明蓬勃發展.當今社會內,文物典藏引人追捧,致中華藝術再創輝煌. 中國古代社 ...

衡山:手工“繡才”耗時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衡山:手工“繡才”耗時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紅網時刻 通訊員 趙詩 彭馨 記者 宋美君 衡陽報道 "每次繡著繡著,都能用斷好幾根針,你看,我每個手指都搓出了很厚的繭."186萬多個繡布 ...

遇見世遺 | 由《清明上河圖》說起——記文史收藏家鄭振鐸
來源:福州廣電-福視悅動 若向中國老百姓提問,最有名的中國古畫是哪幅?多數人恐怕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雖然不一定人人親眼看過原作,但無人會否認它是中國古畫在大眾場 ...

上百萬針刺出《清明上河圖》90後帥小夥葉雕技藝太精妙
湖北咸寧的90後小夥丁力,用刻刀針和毛筆在菩提葉玉蘭葉上創作各種國畫,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葉雕的第四代傳人.他大膽嘗試,耗時一年多,用十片葉子,刺染上百萬針,創作了全國第一套葉畫版本<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 最終花落誰家呢?
清明上河圖 北宋畫家張澤端創作的常見名畫清明上河圖被公認為是稀世珍品.幾千年來,它曾五次進入宮廷四次從宮中被人盜走,歷經磨難. 首先收藏此畫的是北宋宮廷,宋徽宗召集,視之為神品珍寶.據歷史考證,該圖前 ...

一日一畫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一日一畫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宋代, 張擇端作 ,清明上河圖(畫芯) 絹本 ,淡設色,縱24.8cm,橫5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圖>卷,北宋,張擇端作,絹本,淡設色,縱24.8釐米,橫528釐米. &l ...

如果家中有院子,定要種上“花中四君子”,流轉四季美如畫,安排

如果家中有院子,定要種上“花中四君子”,流轉四季美如畫,安排
如果家中有院子,大家會種上些什麼花卉植物呢? 對於阿野來講,如果擁有一座大院子,那簡直是一件太快樂的事了,因為可以種的花卉植物就更加的多啦!不過當真正做起決定的時候,就會開始犯迷糊了,畢竟想養的花卉植 ...

講述六七十年代懷舊美術畫作裡的老百姓生活故事,天天上傳中

講述六七十年代懷舊美術畫作裡的老百姓生活故事,天天上傳中
修復版高畫質年畫天天上傳,賞析解讀文章日日更新. 每一幅作品均經過高清修復,不新增任何的水印.商業標誌和廣告圖示,確保把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年畫.海報.宣傳畫等作品,原汁原味的奉獻給朋友們. 凡我所發 ...

大棚持續上新中,小帥介紹兩款充滿浪漫氣息的多肉,驚喜不斷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帥.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近幾天呢 北方的天氣一直不是很好,小帥這裡呢也是陰雨連綿.但是再惡劣的天氣也擋不住一顆熱愛多肉的心.秋天本來就是屬於多肉的黃金季節,小帥也想著多上點新品,帶 ...

絕世木雕,清明山河圖

絕世木雕,清明山河圖
藏於江蘇海安紅木博物館,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一下.

央視中秋晚會上的5大藝術家,個個實力超群,狂甩流量明星幾條街

央視中秋晚會上的5大藝術家,個個實力超群,狂甩流量明星幾條街
9月21日晚8時,央視中秋晚會終於拉開序幕. 鄭愷和張含韻的<明月升>作為開場曲,整個舞美向觀眾們演繹了"金夜元宵,滿庭芬芳;桂花豐年,四海同唱." 隨後井柏然和劉詩詩 ...

這卷草書被譽為書法史上的“第一神品”,禁止出國展覽

這卷草書被譽為書法史上的“第一神品”,禁止出國展覽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徽宗趙佶,本無緣皇位,奈何運氣爆棚的他一次偶然的機遇榮登大寶,成為了宋朝第八位皇帝. 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童貫等逆臣,他聽信小人讒言,導致這些害群 ...

戈壁煙雨嘉峪關

戈壁煙雨嘉峪關
原標題:[隴上煙火城]戈壁煙雨嘉峪關 雄偉傲立的嘉峪關城樓 文/劉恩友 南望祁連雪,北倚黑山險,鎖鑰咽喉地. 雄偉的長城和古老的絲綢之路,像兩條歷史的飄帶在這裡匯聚交融,張騫西去的駝鈴彷彿仍在這片土地 ...

精品推薦—烏金釉五彩爐,南鄉舊夢圖

精品推薦—烏金釉五彩爐,南鄉舊夢圖
烏金釉:瓷器釉色名.始於明代成化年間而以清康熙朝作品為代表.以後衍為古銅.墨褐和鐵棕等.料地有純黑與黑地彩兩種:純黑為一色:黑地彩即在黑地上施彩繪,以黃.綠和紫三色為多.系景德鎮瓷工利用含鐵量達13. ...

中國真正的小吃之城:誕生了最早的外賣,宋朝就有外賣小哥

中國真正的小吃之城:誕生了最早的外賣,宋朝就有外賣小哥
小吃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美食,茶餘飯後來一點,既當主食又當零食.那你知道中國的小吃誕生於哪裡嗎?它就是開封. 提起開封,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清明上河圖>,這幅國寶級的名畫,描繪的是北宋時期都城 ...

600年的故宮,2000年的敦煌,發生大事了

600年的故宮,2000年的敦煌,發生大事了
華夏兒女的鄉愁,又到了得以消弭之時. 中秋將至,河南衛視又在憋大招. 從春晚爆火的<唐宮夜宴>開始,河南衛影片頻出圈,在每個不同的中華傳統節日都糅合了科技與藝術,將大家帶回大唐盛世的種種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