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景山至鐘鼓樓,是北京中軸線的北段。雖然分佈在這條線上的建築數百年來均隱藏於紫禁城的背後,但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築特色,使其能夠俯瞰北京、記錄歷史,從而成為北京中軸線規劃的基準點與定位點。
在金、元時期,北京即有萬歲山,但與後來明清時期的萬歲山(景山) 並非一處。金代在中都北部修建離宮、開鑿西華潭(今北海)時,即於此堆積小丘。元大都建成後,因正處城內中心,遂闢為專供皇家賞樂的“後苑”, 名為“青山”,建有延春閣等建築。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城時,將拆毀元代宮殿和挖掘護城河的渣土堆積其上,形成一座更高的土山。永樂十八年(1420 年) 與紫禁城同時落成,成為整個北京城的最高點。
萬歲山作為皇家御園,其北半部壽皇殿區域是元大都中軸線上的一部分, 將其置於皇城後半部,則與紫禁城前面的金水河構成了依山傍水的格局,體現了傳統文化對建築的最高理想和審美訴求。
明代的萬歲山上五峰並峙,奇峰突起,主峰恰好位於北京內城南北兩城垣的中間,成為全城對角線的中心點。到明代中後期,經過上百年的經營, 萬歲山下遍植果樹,通稱“百果園”,又稱“北果園”,其山上放養麋鹿仙鶴, 山下以石砌牆,是宮中登高望遠的又一去處。山下種植果木,山上則循著土坡栽種松、柏、槐等樹,又飼養了鶴、鹿等寓意長壽的珍稀動物。園內蒼松翠柏、繁花叢草,極其清幽怡人。初夏四五月之間,明帝來山前插柳,為踏春賞花之所。山北多牡丹、芍藥,是供帝后賞花、飲宴之地,重陽則多來此登髙,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以應節祈壽。山頂建有玩芳亭,後改玩景亭、毓秀亭。又有長春亭、萬福閣、集芳亭、會景亭、集仙室等建築。明人文徵明曾作《萬歲山》:“日出靈山花霧消,分明員嶠戴金鰲。東來複道浮雲迥, 北極觚稜王氣高”。
崇禎十七年(1644 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長驅直入攻破北京城, 崇禎皇帝朱由檢見大勢已去,於是殺死皇后,砍傷十五歲的公主,殺死妃子,倉皇出紫禁城,在萬歲山老槐樹自縊身亡,明朝就此滅亡。
明清鼎革,再次將都城定於北京。順治十二年(1655 年),萬歲山改稱“景山”,典出《詩經·都風·定之方中》:“望楚與堂,景山與京”。乾隆帝曾在《御製白塔山總記》中說,“宮殿屏扆則曰景山”,將景山喻為皇宮之屏障。景山入門為綺望樓,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分上下兩層。有兩個小門,中南向者為壽皇殿,門內九間,供康熙皇帝神御,有御製碑文。殿後東北是集祥閣,西北是興慶閣。殿東為永思門,內為永思殿,又東為觀德殿。乾隆十六年(1751 年),在景山的五座山峰各建一座佛亭,自東向西依次命名為周賞、觀妙、萬春、輯芳、富覽,以中峰的萬春亭規模最大。
景山後為壽皇殿,乾隆十四年(1749 年)移建,第二年五月工成。大殿九室,規制仿太廟,左右山殿各三楹,東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二,神廚、神庫各五,殿內敬奉康熙帝和雍正帝御容,供後世祭拜。自乾隆時期修建後,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對東、西三座神龕進行油飾,光緒十八年(1892 年)再次大加修葺。此外,在景山前門還設有景山官學,左右連房四十五間, 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建立,專以教授內務三旗子弟。
康熙及雍正皇帝對於景山的優美景色多有御筆題詠之作,如康熙所題《初秋景山》中載:“新涼樹色向金天,御輦遙停蔓草邊。盛暑已過銷夏日,清風才到有秋年。高臨三殿九重闊,下看千家萬戶連。薄暮山亭觀射畢,回宮複道起蒼煙。”其另一首《九日幸景山登高》中則言“秋色淨樓臺,登高紫禁隈。千門鳴雁度,萬井霽煙開。翠拂鑾輿上,雲隨豹尾來。佳辰欣宴賞,滿泛菊花杯”。
明清兩代,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皇帝由親信大臣陪同,到景山御園山頂上飲酒賦詩,登高為樂,有時在園中“視射較士”及賞花等。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後,壽皇殿逐漸成為存放死去帝后的影像、祭祀祖先及停放梓宮的地方。
1912 年清滅之後,按照《優待清室條件》,景山仍由居住在紫禁城內廷的遜清皇室管理使用。由於清皇室此時無力顧及,景山一度荒廢。1924 年11 月, 溥儀被驅出宮之後,景山作為清室財產,由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1925 年10 月, 故宮博物院成立,景山由其收歸管理。1928 年稍加修葺整理,以公園形式對外開放。但壽皇殿、觀德殿等殿宇未做開放景點,仍由故宮博物院管理使用。
此後,故宮博物院籌措一定數量的工程經費,對景山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包括景山門外的馬路、四周的圍牆,園內的綺望樓、山峰上的五座亭子和壽皇殿、觀德殿等建築,先後進行了路面修築,內外牆修砌,樓閣殿亭瓦頂拔草、揭甕,木架油漆彩畫以及修整上下山的道路等工程數十項,同時還進行了補種松柏樹、栽植花草等綠化工程。1930 年,在景山東邊山腳下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縊的地方立了“思宗殉國碑”,以志追念。
中國自古就有“晨鐘暮鼓”之說,北京的鐘、鼓二樓常合成“鐘鼓樓”, 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是元、明、清三朝的報時中心。鐘鼓樓是北京城中軸線北端的兩大單體建築,也是中軸線結尾的標誌性建築。
鼓樓初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 年),名“齊政樓”。鼓樓曾因雷擊、大火等原因數次焚燬。明永樂十八年(1420 年),向東移後再次重建,卻再遭火焚。清嘉慶五年(1800 年)、光緒二十年(1894 年)兩次進行修繕後, 基本成為今天的模樣。
1912 年後,鼓樓勉強繼續發揮其為京城報時的作用。1924 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等人驅逐出宮,才廢止了鼓樓的報時功能。同年,京兆尹薛篤弼將鼓樓改名為“明恥樓”,刻匾掛於樓門之上,並在鼓樓裡面陳列八國聯軍燒殺搶掠照片、實物等,以警示民眾。次年,繼任京兆尹李謙六恢復“齊政樓”之名,並在鼓樓開辦“京兆通俗教育館”,進行公共衛生及改良風俗方面的宣傳。館內設立圖書部、遊藝部、博物館、平民學校等,陳列歷代帝王像、著名文臣武將像以及北京名勝古蹟照片,供人參觀。又在鼓樓西側、樓後興建兒童和成人體育場。
鐘樓同樣為元代至元時初建,高約 38 米,全為磚石結構,精緻而堅固, 灰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四面開券門,樓內懸掛大鐵鐘一口(後改為懸銅鐘), 位於鼓樓向北約 100 米,是傳統意義中軸線北端的頂點。
元代的鐘樓毀於大火,明永樂十八年(1420 年)進行了重建,位置與元時略向東移動,但後來再次被火焚燬。清乾隆十年(1745 年)在前明鐘樓基礎上又一次重建,兩年後竣工。此後一直承擔為京城人民報時的功能。其間, 用新鑄的大銅鐘替換掉了原有的鐵鐘,換下來的鐵鐘原被放置在鍾褲衚衕東口,後於 1925 年被移至鼓樓北面的空地之上。日據時期,日本侵略者曾想將閒置的鐵鐘拉去冶煉,製作槍炮,無奈鐵鐘體積十分龐大,無法順利搬運, 只得留在原地。1983 年,鐵鐘被安置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替換鐵鐘的銅鐘每日用兩米長的撞鐘木撞擊報時。至 1924 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鐘樓與鼓樓一起停止了報時。次年,荒廢掉的鐘樓被改造為京兆通俗教育館附設的電影院,放映無聲電影。1926 年開設“民眾電影院”, 成為京城百姓的一個娛樂場所。
(來源:北京市社科聯、市社科規劃辦組織編寫的社科普及讀物《北京歷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