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雨東
是夜,月光如練。透過正在承建的猶如巨龍般穿城而過的寶通街高架立交橋望去,天際的那輪滿月更加晶瑩、玲瓏、剔透,是那麼溫馨和細膩。銀色的天空清澈爽朗,潔淨若一泓秋水,讓人心底頓時萌生和澎湃激越之情,紛紛走出戶外,爭睹中秋月風采。
常聽人說,最美的月亮,就是在家鄉的方向。因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然而,我想說,愛之所在便是故鄉,心在一起就是團圓,就如同這上千名遠離家鄉為鳶都重點專案鏖戰的建設者一樣。這天,他們仍然一如既往堅守和奮戰在工地上。工期催人,又值施工的黃金季節,他們不捨得停下這寶貴的大好施工時間,不約而同地放棄回家團圓,留在工地過節。
此時,明月如皓,熠熠生輝。一波又一波柔柔的月光正傾情地傾洩在大地上,溫柔而繾綣。抬望眼,長空高懸的那輪美輪美奐的皓月愈加端莊美麗,也深深吸引了這群剛剛摸黑從腳手架上爬下來,勞累和辛苦了一天的黝黑黝黑的漢子和不少女建設者們,如同無數賞月、拍月人追隨的目光一樣,他們也紛紛舉目仰望,情不自禁地舉起手機拍下這唯美的瞬間。
此刻,手機微信朋友圈中,那經過精心構思的、或隨意拍攝的,或獨特設計,經過費盡一番腦汁和心血以獨特角度構圖拍攝的一張張皎潔圓月圖片,令人目不暇接,頓生慰籍,似乎中秋夜唯有一睹明月的風采才算是真正過節了,才算是團圓了。
在天際那輪明月的漫照下,近處的工地,遠方的高樓,猶似披上了一層薄紗,又像被渲染意境的中國畫。月光的流注,讓人如入夢境。
賞月、拍月、贊月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推崇,從小說《紅樓夢》中刻畫的人物賈雨村在中秋夜誦吟的“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到北宋著名文學家東坡先生在超然臺上所作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以及耳熟能詳的“窗前明月光”,無不道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古人、今人對這輪皓月的心馳神往和由衷嚮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她寄託了多少人的由衷的向望啊。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最美的月亮,就在家鄉的方向這種長長的思念吧……
此時,月如圓盤,月色撩人,月光生輝。此刻,置身室外或窗前,登樓臺攀亭閣,無論大匯南北,到橋上赴海邊,長城旁錢塘江前等等,或者在路上,即便是工地前面的小平臺處,約三五老友,把盞推杯,共話共聊,相聚言歡,講述那月亮的故事,抑或找一絕妙角度,掏出手機盡情地拍攝一番,擇其優者,分享於朋友圈炫耀一番,似乎也留住了圓月在這人世間一年中最美的姣好瞬間。
有月為題,總會讓人滔滔不絕。以月為證,共述友情,共謀發展,共同舉杯,幾杯酒水下肚,醉眼朦朧,那輪皓月,愈發可人溫馨,情不自禁地搖晃起身學著古人的樣子舉起手中的酒杯邀嚮明月,真可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時走夜深,月掛正天。月色更美,月光愈加生輝,人的影子與本人位於縱向同步,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人動影隨,月影成趣。偶有一絲薄雲掠過,整個月亮看上去便動了起來,月亮走了,似乎很快又似乎緩慢,讓人感受到一種愜意的憧憬與嚮往。
偌大的建築工地上,白天的喧鬧蕩然無存,唯有悅耳動聽的秋蟲在肆無忌憚地鳴叫,欣賞著夜空中那輪皎潔的如畫明月,讓人如痴如醉,在這滿月的時光裡,在駐足凝望的同時亦感宇宙洪荒,生命浩瀚無垠……
濁酒一杯家萬里。此刻,作為身在異鄉的遊子,工地的建設者、暢遊的思緒便會在探索宇宙奧妙和思鄉情怯的交織中悸動。情到濃處,禁不住如痴如醉,或賦詩高歌,或迎月作揖,或對月凝望,遐想萬千。仰望那浩瀚無際的銀河,仰望那神奇的北斗,舉目處,還是被那輪美輪美奐的皓月所深深吸引,后羿與嫦娥奔月的淒涼故事,月宮裡玉兔搗藥的神話傳說 無一不讓人回味無窮。是的,我們生在了好時代,這一切的願望,從14世紀末的我國明朝人“萬戶”飛天開始探索,到今天變成活生生的現實,怎不讓人自豪和欣慰?!就在幾天前,三位航天英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成功從太空勝利歸來……。
不止於此,國慶節“神舟”號又將出徵……
那一刻,也是齊聚和吸引了國人目光,如同靜靜地欣賞著這輪讓人充滿無窮幻想和神話故事的滿月,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不言而喻。散落的月光,已譜成了一首優美的樂章,緩緩地流淌。的確,有滿月的夜晚是最美好的夜晚。
雖說月有陰晴圓缺,然而,八月十五的月亮無疑是最美的,尤其是今夜,那輪明月是那麼的圓,潔白的月光投在大地上,也投在建設者的工地上,讓這些為鳶都奉獻的建設者在夢中也笑出了聲。
每逢佳節倍思親。儘管思鄉心切,但建設專案工期迫近,任務繁重,他們唯有把這份思念深深地埋藏心底,偶爾抬頭向著家鄉的方向久久地凝望,那亦是家鄉的一輪明月啊。正如蘇軾所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時間是公平的,她從未停下匆忙的腳步。時下,月光永恆,時代飛速發展,值此盛世,其實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深深的、濃濃的、扯不斷的月之情感,尤其是廣大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建設者們——那些一直奮戰在重大專案建設一線現場的鐵軍們,每個人都幾乎能講述他的月亮傳說和崗位故事。
已記不清有多少箇中秋節了,他們都是這般堅守和置身工地的工作崗位上度過,這來自天籟的月光曲早已成為他們常見的“專利”和相伴,這不是一種和諧嗎?
此時,月光灑了一地,夜愈顯得安靜,周圍的一切都悄悄靜下來,除了蛐蛐和秋蟲此起彼伏的鳴叫聲……
月光下,伴杯觥交錯,那一頂頂紅色、黃色還有白色的安全帽與光照遙相呼應。那張木工用邊料製成的圓形小木桌上,月餅、葡萄和各色菜餚擺滿了桌面,空氣中瀰漫著一縷淡淡的酒香。
頭頂,那輪滿月靜靜地瞧著這裡發生的一切,讓人似乎嗅到了月光的味道,那是一種團圓的滋味,馥郁厚重,綿長悠遠。
月掛中天,一地月光。真美。
(圖片源自網路)
【作者簡介】劉雨東, 70年代生人,中共黨員,山東青島人。1999年在豫東軍旅生涯中發表處女作,2007年入山東省作家協會,曾被原濟南軍區《前衛報》社評為“十佳文學作者”,系山東大學文學院首期“文學創作骨幹研修班”學員,曾擔任過區作協副秘書長。代表作有《排頭兵》、《智戰》、《自我的較量》、《夢之吟唱》、《不畏風雨逆行人》等。獲獎作品20餘次,多篇作品被文學期刊結集。《風雨襲來時》榮獲中國新聞獎、《砥礪》榮獲第二屆全軍軍旅文學大賽徵文一等獎、《驚雷如歌》被中國散文協會評為2010年度網路文學作品一等獎。先後在《解放軍文藝》、《山東文學》、《遼河文學》、《前衛文學》,《解放軍報》、《中國婦女報》、《中國建設報》等純文學期刊、副刊發表散文、小說、隨筆和報告文學作品上百篇,數十萬字。2005年深入一線部隊採風期間,創作的3篇中等篇幅報告文學,均在軍報副刊頭條和顯著位置發表,《智戰》加編者按語。個人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著有文學作品集《最美建設者》(待出版)1部,新聞作品集2部。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絡。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電話:13210570289 (入會) 18765312921 (投稿)
壹點號當代散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