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鈞產生於清朝晚期。
當時禹州神垕鎮的陶工盧振太、盧振中及子侄輩盧天福、盧天恩、盧天增兄弟等人立志恢復鈞瓷。
歷經磨難都沒有成功,離世前囑咐其後人繼續堅持恢復鈞瓷的試驗,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光緒末年燒成了能與宋鈞媲美的小窯盧鈞。
盧家第二代終於把國寶鈞瓷復燒成功,使鈞瓷走出國門,進入宮廷。
後又經盧家第三代傳人盧廣同、盧廣東、盧天華、盧廣文等人進一步研究試驗多年,鈞瓷迎來了中國陶瓷史上一個嶄新的巔峰。盧鈞工藝是鈞瓷世家及鈞窯藝人長期實踐而積累起來的一整套燒成工藝方法。
新中國成立後,在恢復鈞瓷的生產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盧家鈞藝第五代傳承人盧俊嶺,生於1954年,自幼隨父親盧正興學習手工製坯、配釉、燒成等鈞瓷系列工藝,深得家族真傳。
在前輩基礎上,他於1995年重建“盧家世代鈞窯”。
當時建廠的時候,盧俊嶺很想在這個盧鈞釉的基礎上,再創新出其它釉色。他當時想著,在一個器型上既有唐代的東西,或者宋代的東西,這樣釉色表現來更好。
盧鈞因使用燃料為焦炭,火力足,氣氛純,釉料中的物質元素間化學反應充分,晶體發育完美,產品色彩豐富多彩,紅紫相間,青綠交錯,相映成趣。
要想在傳統盧鈞釉基礎上研製新釉色,難度可想而知。
黑唐新花釉在燒製過程中有它一定的規律,有一定它的升溫曲線,所以說這個釉色燒製也是比較難的,難度比較大。難度主體是氣氛的控制,這是最不好控制的。氣氛過輕燒出來也出現不了效果,氣氛過重也出現不了效果,所以說氣氛控制是黑唐新花的一個很不好掌握的東西。
經過兩年多的反覆試驗,新的釉色終於在1996年研製成功,一根根黑色的“筋”佈滿在深藍的釉體上,猶如雪夜裡蒼松一般,讓人為之神往;輔以古樸莊重的器型,遠遠望去,既有唐鈞的色彩,又不乏宋鈞的韻味。
在1996年香港藝術研討會上,這個作品在上面做了展示,當時北京大學古陶瓷研究專家楊根教授,給它定名為“黑唐新花”。
盧鈞產品色彩鮮明,釉色肥潤,變幻莫測,妙趣橫生,堪稱高溫窯變鈞紅釉中的珍品。
黑唐新花釉色是在傳統盧鈞釉色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傳統盧鈞燒製技術的創新和改良的結果。
黑唐新花釉是在前輩盧鈞基礎上的一個發展,它表現出的是近代的產物;它是一個發展過程,表現出了當代一種鈞瓷的美,鈞瓷的一種表現手方法;它是盧鈞釉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進行了昇華,黑唐新花是當代派,是當代盧鈞。
盧家為鈞瓷的恢復、發展,投入了幾代人的心血,功不可沒。
作為盧家鈞藝第五代傳承人的盧俊嶺,在三十餘年的鈞瓷燒製生涯中,透過認真摸索,在實踐中大膽創新,改進釉方和泥方,使鈞瓷窯變風格更加完美,風格獨樹一幟。而黑唐新花釉的成功,讓傳統盧鈞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黑唐新花面世以來,受到了瓷友,包括陶瓷專家的認可,也受到了收藏界的歡迎。從實驗成功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一直很受廣大鈞瓷愛好者和瓷友的一致好評。
一個日本的鈞瓷愛好者,他就是在黑唐新花試製成功後,也就是在2000年的時候,他們到了我這,看到黑唐新花之後非常高興,包括香港也是鈞瓷的愛好者看到這個黑唐新花,他們都愛不釋手,對此讚不絕口。
盧俊嶺的黑糖新花釉作品自問世以來,《鼓釘洗》《古鈞風尊》《仰鍾式花盆》《斗笠碗》等多個作品,在河南省“中國鈞瓷”精品展評會、中國五大名窯陶瓷作品展、中國鈞瓷文化節、河南省藝術陶瓷作品展等展會評選中多次獲獎,廣受好評。
100多年前,盧家先人不畏困苦,敢於擔當,立志恢復鈞瓷。
100多年後的今天,在第五代傳承人盧俊嶺,第六代傳承人陸佔召的帶領下,盧鈞正被不斷髮揚光大。
鈞瓷大師盧俊嶺先生作品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