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9月28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宣佈與聯影醫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宣武-聯影腦功能與分子影像聯合實驗室,以聚焦重大神經疾病攻關與腦科學前瞻研究,共同打造世界級腦科學創新中心。
從中國神經科學的“搖籃”,到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作為世界神經科學的“夢之隊”,宣武醫院一次次創造充滿先鋒色彩的醫療奇蹟:藉助“腦機介面”,下肢完全癱瘓的牧羊女在臥床6年後重拾行走能力;經歷火車脫軌車禍,曾被國外醫生認定“腦死亡”的知名女主播重返熒幕;與毒販殊死搏鬥成為“植物人”多年的緝毒英雄,重新說話行走……
那麼,此次宣武醫院與“最強夥伴”聯影合作升級,又會給神經外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宣武醫院作為三大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之一,在神經外科領域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01
宣武醫院與聯影
戰略合作全面升級
前不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宣武-聯影腦功能與分子影像聯合實驗室,以聚焦重大神經疾病攻關與腦科學前瞻研究,共同打造世界級腦科學創新中心。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國家賦予了公立醫院一系列新的時代使命。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表示,透過宣武醫院與聯影全方位戰略合作,希望在全球範圍豎立起一個產學研醫融合創新的新標杆,圍繞神經疾病精準診療與腦科學的前瞻探索,共同打造國家醫學中心排頭兵,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強表示:“此次戰略簽約,不僅是一場充滿時代精神的創新實踐,也是聯影和宣武醫院持續7年的融合創新模式的全面升維。在全新的創新模式、全新的發展願景、全新的戰略合作推動下,聯影將聚焦重大醫學難題,加速醫學轉化、產業轉化,共同為打造世界級的腦科學創新中心謀篇蓄力。”
基於此次合作,宣武醫院和聯影將共同打造腦功能與分子影像聯合實驗室,推動晶片級源頭創新和全鏈條聯動創新。圍繞神經及老年疾病的早期診斷、精準治療、療效隨訪、藥物開發與療效評估,雙方將開展“醫療裝置-技術創新-探針、新藥研發-臨床轉化”全鏈條聯動創新,以晶片級源頭創新攻關“卡脖子”和“臨門一腳”技術,加速醫學轉化、產業轉化。
共同打造多模態智慧手術室
據悉,雙方還將共同構建神經疾病診療一體化創新生態,實現智慧互聯、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圍繞腦機介面、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經疾病診療新場景、新技術應用開發,與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核醫學科、放射科等多科室創新聯動,共同開發神經診療一體化創新技術、應用與裝置;與此同時,藉助物聯網、可穿戴、大資料技術,AI賦能、遠端協同,推動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產品技術的創新探索與臨床應用。
02
聯影牽手神經外科“夢之隊”
公開資料顯示,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是我國神經外科的初創基地和培養神經外科人才的搖籃之一。上世紀60年代初由我國神經外科先驅趙以成教授創立,先後在王忠誠院士、丁育基教授、凌鋒教授、張鴻祺教授等的帶領下,現已成為裝備現代化、技術精良、梯隊合理、在國內外有較高影響力的神經外科中心。
2004年,由北京市政府牽頭,透過宣武醫院和德國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 Hannover)合作,共同成立神經醫學醫療、研究和教育機構,成為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
2006年7月25日,China-INI專案作為宣武醫院改擴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獲得批覆。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與宣武醫院神經外科融合統一,神經外科是臨床載體,研究所是研究和國際資源整合平臺,相互依託,優勢互補。
2016年11月,顱腦型建築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在首都核心區落成;2017年9月,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在宣武醫院揭牌;2018年12月,作為宣武醫院國際神經科主體建築的“顱腦大廈”正式投入使用。而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正式啟用,也意味著宣武醫院南區擴建任務正式完成。
資料顯示,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除了由世界神經外科泰斗薩米教授擔任所長,還有來自全球十多位頂級神經外科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被稱為世界神經外科“夢之隊”。“夢之隊”成員將定期來華進行學術交流,提供醫療服務,讓國內患者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際頂端的神經外科醫療服務。
此外,研究所還擁有一批國內頂尖的神經外科專家,包括宣武醫院首席專家凌鋒,出血性腦和脊髓血管病張鴻祺、李萌、張鵬教授,缺血性腦和脊髓血管病吉訓明、焦力群教授,脊柱脊髓病變菅鳳增、陳贊、吳浩教授,顱底外科鮑遇海教授,功能性腦病趙國光、單永治教授,顱腦損傷和神經ICU王寧教授,顱腦腫瘤徐庚教授,小兒神經外科杜建新教授等。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能提供現代神經外科所有亞專業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團隊。
事實上,早在7年前宣武醫院就已經與聯影進行了牽手合作。
2014年,宣武醫院率先引進由聯影推出的中國首款自主研發超清光導PET-CT,開創國產PET-CT應用示範先河,產醫協同,不斷打磨、迭代,讓“中國智造”愈發成熟、創新愈發堅定。
2016年,聯影牽頭與宣武醫院等單位共同承擔“十三五”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一體化全數字PET/MR,攜手填補了國內科技空白。多年來,基於聯影的高階醫學影像裝置,宣武醫院多科室臨床專家圍繞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癲癇等神經疾病預防與診療開展研究探索,系列創新成果連續多年入選國內外頂尖會議、期刊。
而日前宣武醫院與聯影簽署的最新合作協議,聚焦重大神經疾病攻關與腦科學前瞻研究,使雙方戰略合作全面升級,為打造世界級腦科學創新中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03
宣武醫院入選
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
2017年,國家衛健委開始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國設定了十個國家醫學中心。其中,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三個醫學中心構成。
據悉,國家醫學中心是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依託高水平醫院設定的國家級醫學中心,旨在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我國整體醫療水平,並在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等方面有力發揮牽頭作用。
神經外科作為外科學的一個分支,是在外科學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基礎上,研究人體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及其附屬機構(顱骨、腦膜、頭皮、腦血管等)的損傷、炎症、腫瘤、畸形和某些功能紊亂疾患(如神經痛、癲癇等)的病因、發病原理、病理、症狀、診斷與防治的理論和技術,是一門高、精、尖學科。
神經外科治療的疾病主要可以劃分為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功能神經外科疾病、腦血管病以及顱腦損傷等。由於神經系統疾病病情較為複雜,診療難度大,患者的負擔也較重,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資料,各類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在 9.01 至 15.95 天之間。
2019年,《柳葉刀》的一篇學術論文對 1990 年至2016年全球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發病情況進行了研究。資料表明,2016 年,全球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新發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均為中國,其中新發病例數為106207 人,死亡人數為59120人,發病率約為 0.77/萬人,且呈現上升態勢。
而來自《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 2020》的資料顯示,全國每年新發腦血管病數量約 340 萬,2019 年我國城市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率約為 129.41/10萬人,農村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率約為 158.63/10萬人。神經外科手術和介入治療是腦血管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對於顱內出血、腦梗死、顱咽管瘤等疾病,及時、精準的手術治療是降低死亡率、提升預後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入選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的宣武醫院,其神經外科作為國家首批臨床重點專科之一,設有出血性腦血管病、缺血性血管病、顱腦腫瘤、顱底疾病、脊柱脊髓疾病、小兒神經疾病、顱腦創傷、重症監護、功能及立體定向等專業組。
據瞭解,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基地總床位數達到 345張,共有 17 間專用手術室(包括 DSA 複合手術室 2 間、MRI 複合手術室 1 間)、6 間神經介入導管室,及 1 臺伽馬刀和 2 臺直線加速器,每年完成各類神經外科手術超過 1 萬例。目前,在國內神經外科領域起著引領行業發展的作用。
——
宣武醫院和聯影作為其所在領域的佼佼者,每一次技術創新與突破都對行業發揮著促進作用。此次二者再次強強聯合、全面升級合作,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構建產學研醫融合創新體系,再次給神經外科這一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期待。未來,以宣武醫院這支神經外科“夢之隊”到底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