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食物是肥胖主因
本報記者 董超
我們認識的胖子,常常是一副胡吃海塞、慵懶散漫、不修邊幅的樣子,而暴飲暴食被認為是體重飆升的決
定性因素。但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完全顛覆了這一認識,研究指出,吃得過多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相反,當前肥胖症流行主要歸咎於現代飲食模式,其特點是過度食用高血糖負荷的食物。
是增肥的“主謀”
暴飲暴食、身體活動不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肥胖的罪魁禍首。基於這種認識,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020—2025年膳食指南》強調,減肥需要成年人減少從食物和飲料中獲得的熱量,並增加透過體育活動所消耗的熱量。
這種體重管理方法是基於百年曆史的“能量平衡模型”。該模型指出,體重增加是由於機體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所致。可是,儘管幾十年來科學家們都在用“能量平衡”模型來解釋肥胖的原因,勸告人們少吃多動,但肥胖和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卻一直在穩步上升。
近日,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17位國際公認的科學家、臨床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發表的《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肥胖流行病的生理學觀點》的研究論文指出了“能量平衡”模型的根本缺陷。研究認為“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釋肥胖和體重增加,並用該模型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即吃太多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而過度食用高血糖負荷的食物,特別是高加工、可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會引起激素反應,從根本上改變代謝,最終導致脂肪儲存、體重增加和肥胖。
研究人員指出:
當食用高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時,身體會增加胰島素分泌並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這反過來又會給脂肪細胞發出訊號,讓它們儲存更多熱量,從而使提供給肌肉和其他代謝活躍組織的熱量減少,導致大腦感知到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能量,又發出了飢餓訊號。此外,代謝可能會在身體試圖儲存能量的過程中減慢。因此,即使人們已經獲得了多餘的脂肪,可能仍會感覺餓。
高碳水化合物含糖量高
易升高血糖致人發胖
研究人員認為,要控制肥胖的流行,不僅需要考慮吃了多少,還需要考慮吃的食物如何影響激素和代謝;而“能量平衡”模型斷言所有能量對身體來說都是相似的,因此忽略了這一難題的關鍵部分。
糖類又叫碳水化合物,它和蛋白質、脂肪並稱為三大營養素。飲食中必須把這三種營養素搭配好,三者平衡才能使能量供給達到最好的狀態。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文利曾介紹,
高糖碳水食物吸收迅速,會導致人體血糖急劇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引起血糖快速下降,從而讓人感到疲憊、注意力不集中。若攝入的糖太多,消耗不完就會轉化為脂肪。長期高糖碳水飲食,會導致脂肪不斷增加,人就變胖了。
高糖碳水食物有:精製米麵糖,如精米、白麵包、白糖、葡萄糖等;還有山藥、板栗、大棗、蛋糕、餅乾、威化、薯片、果脯等。但由於碳水化合物對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包括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燃料消耗、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的來源等,因此不推薦極低的膳食碳水化合物。合理食用碳水化合物才能保持健康。
此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PURE研究(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研究)提示,高升糖指數飲食顯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升糖指數反映了某種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升糖指數高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能夠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而升高血糖,並激發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血糖產生波動。研究中,近10年的隨訪期間,吃更多升糖指數的“劣質”食物者,死亡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發生風險增加了25%。作者表示,吃東西不一定要密切檢視食物是否有較低的升糖指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循飲食指南,吃質量較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水果、蔬菜、豆類和全穀物。
增加全穀物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指出,目前有充足的證據表明,超重、肥胖會增加冠心病、2型糖尿病、絕經後婦女乳腺癌、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風險。更重要的是,肥胖對人體心理健康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超重和肥胖及其一系列相關的慢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
對於個人來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限制脂肪和糖的能量攝入,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穀類及堅果的食用量;定期進行身體活動(兒童每天60分鐘,成人每週150分鐘)。
對於生產食品的企業來說,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其在促進健康飲食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減少加工食品中的脂肪、糖和鹽含量;確保所有消費者均可以得到可承擔得起的健康營養選擇;限制營銷高糖、高鹽和高脂食品,尤其是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營銷活動。
另外,肥胖症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建議,減重膳食構成的基本原則為低能量、低脂肪、適量蛋白質、含複雜糖類(如穀類)。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避免進食油炸食物,儘量採用蒸、煮、燉的烹調方法,避免加餐、飲用含糖飲料。另外,還建議患者控制食鹽攝入(食鹽攝入量每日<6克)、戒菸、限酒等。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 董超 萬濤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